校园环境规划的统一

校园环境规划的统一

一、校区环境规划的统一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郭选琴[2](2021)在《大学校园交通优化设计研究 ——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大学校园扩招政策的实施,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同时,我国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与大学校园产学研开放式育人理念的推崇,促使大量的机动车涌入校园,形成校园交通空间人车流动数量与校园交通系统建设不相匹配的矛盾,导致大学校园交通通行秩序混乱、人车冲突问题突出、停车难、校园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现象问题存在,因此,合理规划大学校园交通系统对大学校园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发现校园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结合相关交通优化理论指导,提出适合大学校园的交通优化策略。该研究不仅对兰州交通大学的校园交通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国内外其他大学校园的交通优化提供了些许参考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介绍该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的研究分析其不足之处,确定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校园交通相关的社区交通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和借鉴相关理论在校园交通优化中的参考价值。并对兰州交通大学的校园交通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校园空间布局、校园动态交通、校园静态交通、校园交通管理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总结校园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导致问题存在的因,为下一步校园交通优化方案准备充分的基础数据和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提出校园交通优化方案。对前一部分所总结出的校园交通问题,结合交通优化理论方法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措施,设计出兰州交通大学交通优化策略的具体改进措施,并对论文所提出的优化策略行整体总结概况。

陈福洋[3](2020)在《高校学生餐厅空间的可变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首先,本文对选题背景进行了相关资料查询与调研,了解到21世纪高校进行了大规模扩招,高校学生食堂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食堂中的餐厅是校园中非常重要的建筑空间之一,学生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假期闲置的时间也比较长,总计加起来有近三个月时间闲置。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学生餐厅设计有一定局限性,原来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高校学生及教研人员对于学生餐厅的需求。大多数高校学生餐厅功能太过于单一化,而现在学生餐厅正向着多元化、复合化方向发展。原本高校学生餐厅在空间上利用、时间上利用过于单一不变。单纯就餐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学生餐厅的要求。本文特此引入可变设计理念,试图通过可变设计对高校学生餐厅进行探索,并以此为根据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探讨,为新校区建设的学生餐厅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其次,本文在收集大量国内外高校学生餐厅的各种资料、书籍、文献、期刊论文的基础上,也实地考察了相关高校餐饮中心,针对学生餐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总结,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它的建筑特点和类型进行可变设计理念的相关探寻,提出餐厅空间可变设计的方法。第三,本文通过关于学生餐厅空间功能、结构、设施和周边环境探究,将学生餐厅分为空间可变设计和设施可变设计进行论述。空间可变,一是拓展整个空间体积,通过横向空间扩展来实现,二是可以通过空间灵活分隔将空间划分为不同规模的形式,来适应不同情况下空间排列组合,以完成各种状况下空间使用。本文通过对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区学生食堂的餐厅方案可变设计研究,将可变设计的方法应用到了实际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当中。讨论了餐厅变成观演、会展、文娱等空间之后所带来的空间变化。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高校学生餐厅可变设计理论应用的前景。

马晓姝[4](2020)在《基于模数化理念的高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处于快速发展建设阶段,在新建校园中,用地的高效、功能的紧密联系、校园的可变性与自由生长性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模数化理念作为校园规划的方法之一开始运用于我国部分高校建设中。模数理念在校园建设中起到了控制整体尺度、协调校园比例、实施标准化建设等作用,并使校园具有自由生长性。国外基于模数理念的高校校园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日趋成熟,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园模数理念的系统研究与分析,与之相关的着作及论文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模数这一概念针对校园建设提出,首先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入手,分析模数理念在校园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状,研究其可行性。其次从城市模数——校园模数——建筑模数依次进行相关理论梳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构建模数化理念下的校园设计方法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系构建:针对该模式下的校园设计的整体统一性、多样性的塑造提出模数网格的不同运用方法;针对模数化模式下易出现的校园呆板无特色的问题,提出了正负空间、削减、架空、廊道等塑造校园空间可识别性的相关手法;针对校园的未来发展,提出具有空间可变性,能够有机生长的校园设计方法。最后以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实际项目为依托来进行分析,从城市模数化理念对于校园设计理念的影响入手,分析模数理念在其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从模数尺度的确立,到校园群体空间的塑造,再到校园个体空间特色的营造,校园空间的设计弹性几个方面去构建校园的模数体系,通过实例验证了模数化理念在校园设计中的实践可行性。本研究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校园模数化理论的分析,结合案例研究,为有关校园模数化理论提供相关资料,通过对校园模数理念的探讨,希望能为以后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糜泽宇[5](2020)在《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 ——模块化设计在学科组团建筑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在传统大学中分散布置的学科楼,其隔离、内向的局限性阻碍着高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强调创新与深化的当下,高校愈发强调学科融合和资源共享,将有交叉属性的学科联合起来形成学科链和产业链,以期各学科融合发展、相辅相成。在此背景下,相应的建筑设计模式也要发生改变,从封闭、独立走向开放、聚合,由单一性的学科楼走向集群式的学科组团。本设计为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生命科学综合大楼,将帮助南农的核心学科进一步发展,加快南京农业大学迈入中国领先、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步伐。在面对学科群实验建筑这类具有同质性、通用化特征的建筑时,以标准化、适应性强等为特点的模块化设计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手段。模块化设计在保证空间组织的秩序性和建筑形式的逻辑性之下,在面对不同设计环境时都能以简洁的设计逻辑达到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并在理性的设计逻辑下充分展现建筑自有的个性。本文将围绕学科群实验建筑中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为建筑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基于实践的设计研究报告,下篇为设计成果。上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项目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设计方法研究,先对学科组团建筑进行研究介绍,,再分析其发展方向及相关优点,聚焦于学科组团建筑中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模块化设计在此类建筑中的应用和优势,最后研究说明其设计方法,归纳设计思路和要点,为之后的项目深化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选取两个高校学科群实验建筑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模块化设计的设计策略,从中学习借鉴设计手法以利于之后的项目实践;第四章为项目设计部分,介绍了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过程,包含项目背景、校园规划等,在围绕模块化设计对立面、功能、空间等进行研究分析,明确建筑设计策略。下篇为设计成果展示,包括设计逻辑、设计过程和技术图纸等。本文正文共约25500字,图表103幅

许玥琦[6](2020)在《基于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的导视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以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导视系统也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在信息高速流通的地方,导视系统通过颜色,符号,图形的相互配合,导视系统以视觉语言的形式在高效率的运作系统中帮助使用者甄别信息快速精准的找到目标信息。校园文化是精神和灵魂的中心支撑点,现代高校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所以校园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校园文化和导视系统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校园文化导视系统在校园里不单单只是一个展示的形象设计,还包含了对校园文化的高度整合与抽象、整体与系统的把握、创新与情感细节的表达。导视系统解决了校园导向明确性不强的缺点,带有校园文化符号的产品不仅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一部分,还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校园生活的珍惜并增强学生归属感的一个捷径。高校的品牌形象在高校林立的现状下越来越收到高校管理者们的注意。校园品牌元素比如:校训,学校logo,特色元素,可以借助导视系统设计的方式进行符号化的抽象与表达。校园文化导视系统解决了校园指示性不明确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使校园导视系统具备识别性、兼容性、延展性,校园文化和导视系统的结合可以更加系统地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也满足了校园文化宣传的实际需求。目前国内外导视系统存在着校园导视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视信息的多以语言文字形式传达,缺乏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来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等问题。而且一些高校导视系统基础设施功能仍有不完善的情况,整体造型单调粗糙、观赏性低。目前国内外导视系统的导视信息主要以语言文字的方式进行方向的指引,整体版式设计的比例规范仍有不统一,图形标识的组合也有不协调,让使用者看的过程中有疲劳感。导视系统在设施色彩和材质应用的统一性上比较杂乱,缺少连贯性。校园文化特色和导视系统的结合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大多数高校的导视系统缺乏校园文化特色。导视系统设计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研究主体,唐山研究院作为导视系统应用的研究对象。本次校园导视设计希望借助设计思维运用在导视系统设计中通过颜色,符号,图形等设计语言相互配合来构建校园文化的整体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导视系统、校园导视系统、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研法、用户访谈法、CRG研究分析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得出大众对于导视方面最本质的需求,从而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部分作者将校园文化通过符号、色彩等形式融入导视系统。把校园品牌文化元素:知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园文化抽象为符号应用在校园导视设计中。另外还将校园文化符号进行的衍生品设计,以此来全面提升校园品牌。

梁炜莹[7](2020)在《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张景璇[8](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李东翼[9](2020)在《CIS理论下的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受到空前的重视。随着两次高校建设热潮的到来,国内的高校数量直线攀升,解决了大量学生的入学难题。但近年来,随着“环境育人”理念的兴起,这种粗放的建设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千篇一律的校园景观不仅失去了自身特色,也忽视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的核心是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优化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的优化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达到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提升中国高校的自身竞争力的目的。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明确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脉络与现存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论证可意象性的提升是解决目前中国高校文化氛围缺失、形象定位模糊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的研究,明确其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对应到《城市意象》的五类要素中,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为达到提升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的目的,精准的形象识别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第三章引入组织CIS理论,通过对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在高校人文景观设计中的适用性研究,论证了CIS理论是优化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策略的系统、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高校人文景观的自身特点,确立了从基础调研、人文景观定位、识别要素研究到提出实践原则的运行流程,创建了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策略。最后根据高校人文景观的具体表现内容,结合前期形象识别成果,针对高校人文景观四点特性提出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的优化策略,最终通过传承与发扬校园文化的人文景观设计,解决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现存问题,实现“环境育人”的最终目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文景观虽发展时期较短,也有许多不足,但中国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践行“环境育人”理念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因此,我们更需要利用这一优势,以提升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为出发点,让人们更加直观、准确地解读高校人文精神,同时提升高校校园环境,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氛围。本文引入CIS理论为研究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提出了可行且有效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各类识别系统的相互作用,为高校人文景观的优化提供精准的形象定位,构建起针对高校人文景观四项特性的优化策略,为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提供助力。

苏笑悦[10](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二、校区环境规划的统一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区环境规划的统一性(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2)大学校园交通优化设计研究 ——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校校园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高校校园动态交通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高校校园静态交通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2 论文框架
2 校园交通相关理论
    2.1 社区交通的发展历程
        2.1.1 人车分流交通理论
        2.1.2 人车混行交通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下的交通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
        2.2.2 TDM(交通需求管理)
        2.2.3 海绵城市理念
3 兰州交通大学校园交通现状调查
    3.1 校园概况
        3.1.1 校园区位分析
        3.1.2 校园分区
    3.2 校园空间形态调查
        3.2.1 校园出入口调研
        3.2.2 校园功能分区
        3.2.3 校园道路网规划
        3.2.4 校园绿地和广场
    3.3 校园动态交通调查
        3.3.1 步行及自行车流动线
        3.3.2 机动车流线
        3.3.3 “人行流动线+车行流动线”综合分析
        3.3.4 动态交通流量调查
    3.4 校园静态交通调查
        3.4.1 机动车停车现状及问题
        3.4.2 非机动车停车相状及问题
        3.4.3 校园交通标志现状及问题
    3.5 校园交通管理调查
4 兰州交通大学校园交通优化设计
    4.1 校园交通优化原则
        4.1.1 以人为本原则
        4.1.2 环境友好原则
        4.1.3 整体统一性原则
    4.2 校园出入口优化
        4.2.1 新增设校园出入口——东门2
        4.2.2 西门2优化
    4.3 校园功能布局的优化
        4.3.1 学科群的组团和共享生活区
        4.3.2 相对集中的功能布局
    4.4 校园动态交通优化
        4.4.1 步行流动线和车行流动线优化
        4.4.2 景观步行流动线优化
        4.4.3 自行车道优化
        4.4.4 道路断面优化设计——校园海绵交通
    4.5 校园静态交通优化
        4.5.1 机动车停车优化
        4.5.2 自行车停放优化
        4.5.3 交通标识优化设计
    4.6 加强交通管理措施
结论与展望
    1 论文的主要结论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高校学生餐厅空间的可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价值与预期目标
        1.3.1 创新与价值
        1.3.2 预期目标
    1.4 研究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2 高校学生餐厅可变设计基本解析
    2.1 高校学生餐厅可变设计需求分析
        2.1.1 我国高校教学的需求
        2.1.2 消费观念变化的需求
        2.1.3 高校规划建设发展的需求
    2.2 高校学生餐厅可变设计原则
        2.2.1 空间复合性原则
        2.2.2 灵活多变的原则
    2.3 高校学生餐厅可变设计影响要素
        2.3.1 支撑体要素
        2.3.2 可变体要素
    2.4 高校学生餐厅现状调研分析
        2.4.1 三江学院学生餐厅调研分析
        2.4.2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学生餐厅调研分析
        2.4.3 现状调研分析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学生餐厅空间可变设计方法
    3.1 学生餐厅可变空间的种类
        3.1.1 观演空间
        3.1.2 会展空间
        3.1.3 运动空间
        3.1.4 娱乐空间
    3.2 空间可变设计基本方法
        3.2.1 可变设计方法的种类
        3.2.2 餐厅空间可变设计方法
        3.2.3 设施可变设计方法
    3.3 学生餐厅到观演空间的可变设计方法
        3.3.1 空间界面可变设计
        3.3.2 空间环境可变设计
    3.4 学生餐厅到会展空间的可变设计方法
        3.4.1 空间氛围可变设计
        3.4.2 展台可变设计
        3.4.3 采光可变设计
        3.4.4 装饰材料优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可变设计方法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4.1 实践项目概况
        4.1.1 项目区位
        4.1.2 气候特征
        4.1.3 项目设计概况
    4.2 学生餐厅方案设计
        4.2.1 平面功能及面积分配
        4.2.2 交通组织
        4.2.3 造型设计
    4.3 学生餐厅可变设计方法应用
        4.3.1 空间界面可变设计
        4.3.2 装配化可变设计
        4.3.3 空间环境可变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未知可变设计空间的研究
    5.3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致谢

(4)基于模数化理念的高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模数化理念校园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4.2 国内模数化理念校园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模数化理念的相关理论
    2.1 城市模数的理论研究
        2.1.1 古代城市规划对模数理论的研究
        2.1.2 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模数理论研究
    2.2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理念研究
        2.2.1 由城市模数理念引入的校园规划模数理念
        2.2.2 校园规划中模数体系的研究
    2.3 建筑中的模数理念研究
        2.3.1 正负形的模数理论
        2.3.2 从模数到模块
        2.3.3 建筑构造中的模数
    2.4 模数化理念下的相关高校设计实践研究
        2.4.1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理念实践研究
        2.4.2 建筑中的模数理念实践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数化理念下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构建
    3.1 模数化理念下校园统一性的塑造
        3.1.1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网格运用
        3.1.2 相似形规划构图方法
        3.1.3 建筑群体的统一性塑造
        3.1.4 建筑平面布局中模数统一性塑造
        3.1.5 模数单元相似形下的建筑立面协调性塑造
    3.2 模数化理念下的校园多样性的塑造
        3.2.1 以模数理念为主导的校园规划多样性塑造方法
        3.2.2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变异设计方法
        3.2.3 模数多样性在建筑中的运用
        3.2.4 模数化下的建筑构件多样性设计
    3.3 模数化理念下的校园空间可识别性的塑造
        3.3.1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一:群体规划中模块的正负空间塑造
        3.3.2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二:空间模数网中的削减
        3.3.3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三:模数网格下的架空
        3.3.4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四:以模数网格为基准的廊道
    3.4 模数理念下的校园有机可生长性与空间可变性
        3.4.1 校园模数与城市模数的协调生长性
        3.4.2 模数控制下的校园规划有机生长特性
        3.4.3 建筑单体的空间可变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数化在高校校园场所中的实践探讨
    4.1 项目概况
    4.2 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4.2.1 设计理念
        4.2.2 设计思路
    4.3 校园规划分析
        4.3.1 校园规划的群体空间塑造
        4.3.2 校园规划的空间可识别性塑造
        4.3.3 校园规划的可生长性
    4.4 建筑设计分析
        4.4.1 校园建筑的统一性
        4.4.2 校园建筑单体的个体差异性塑造
        4.4.3 校园建筑模数多样性与空间可变性
    4.5 设计小结与反思
第5章 结语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未来展望
相关工程图纸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5)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 ——模块化设计在学科组团建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E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设计背景
    1.2 设计目的及意义
    1.3 设计内容
    1.4 设计方法
    1.5 设计研究框架
第二章 学科组团建筑中的模块化设计
    2.1 学科群实验建筑概述
        2.1.1 学科群实验建筑的由来
        2.1.2 学科群实验建筑的功能
        2.1.3 学科群实验建筑的设计方法
    2.2 模块化设计概述
        2.2.1 模块化设计的定义
        2.2.2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2.3 学科群建筑中的模块化设计实践
    2.4 模块化设计操作方法--分解
        2.4.1 基本模块
        2.4.2 交通空间
        2.4.3 辅助模块
        2.4.4 变异模块
    2.5 模块化设计操作方法--集合
        2.5.1 第一层级-建筑总体结构
        2.5.2 第二层级-建筑内部关系
        2.5.3 平面组合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基础实验楼
    3.2 南京理工大学基础实验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上位规划
        4.1.3 基地分析
        4.1.4 校园规划
    4.2 任务书解读
    4.3 模块化设计实践--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
        4.3.1 组团模块结构生成
        4.3.2 平面模块化设计
        4.3.3 功能模块分析
        4.3.4 立面模块化设计
    4.4 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分析
        4.4.1 环境分析
        4.4.2 绿色建筑技术
下篇:设计成果 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文本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6)基于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的导视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以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导视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校园导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校园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研究概念
        1.3.1 符号
        1.3.2 校园导视系统
        1.3.3 校园文化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价值路径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6.3 价值路径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CRG研究分析法
        2.1.1 CRG研究分析法原理
        2.1.2 CRG研究分析法操作步骤
    2.2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要素
        2.2.1 形态表现
        2.2.2 尺度
        2.2.3 色彩
        2.2.4 材料
        2.2.5 语言文字
        2.2.6 图像符号
        2.2.7 版式设计
    2.3 校园导视系统的分类及功能特点
        2.3.1 校园导视系统的分类
        2.3.2 校园导视系统的功能特点
    2.4 导视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2.4.1 伦敦地铁导视系统
        2.4.2 北京故宫导视系统
        2.4.3 宜家家居导视系统
        2.4.4 月湖公园导视系统
        2.4.5 西来灵水古榕带景区导视系统
        2.4.6 小结
    2.5 校园导视系统案例分析
        2.5.1 马塔德佩拉Frederic Mompou音乐学校导视系统设计
        2.5.2 云南农业大学导视系统设计
        2.5.3 肯迪大学图书馆导视系统设计
        2.5.4 巴西塞阿腊福塔雷萨 Provecto 私立学校导视系统
        2.5.5 大阪国际大学校园导视系统
        2.5.6 小结
3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系统导视设计实地调研分析
    3.1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导视系统现状
    3.2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导视系统现状
        3.2.1 校园导视系统体系建设不完善
        3.2.2 功能性不完善
        3.2.3 缺乏校园文化特色
    3.3 本章小结
4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校园文化与导视系统问卷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研
        4.1.1 问卷设计及目的
        4.1.2 问卷基础数据分析
        4.1.3 问卷调研总结
    4.2 深度用户访谈
        4.2.1 访谈用户画像
        4.2.2 用户画像分析
    4.3 用户访谈深度分析
        4.3.1 导视深度需求分析
        4.3.2 文化深度需求分析
        4.3.3 设计深度需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校园导视系统设计方案
    5.1 导视系统的人流动线分析图
    5.2 导视系统布点落位
        5.2.1 导视立牌布点落位
        5.2.2 导视园区综合概览布点落位
        5.2.3 导视建筑说明牌布点落位
        5.2.4 导视路牌布点落位
    5.3 导视系统应用设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7)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的对象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工作内容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4.1.1 离散型布局
        4.1.2 串联型布局
        4.1.3 集聚型布局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7.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8)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2.4.1 无规划建设
        2.4.2 静态规划建设
        2.4.3 动态规划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内容
        3.1.4 调研对象选取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3.2.1 清华大学调研
        3.2.2 武汉大学调研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3.2.5 烟台大学调研
        3.2.6 厦门大学调研
        3.2.7 北京大学调研
        3.2.8 四川大学调研
        3.2.9 实地调研小结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3.3.1 文献调研内容
        3.3.2 文献调研总结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4.1.2 “文化”的分解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述
    6.2 学校简介
        6.2.1 学校概况
        6.2.2 校园概况
    6.3 校园文化
        6.3.1 学校理念
        6.3.2 校园历史文化
        6.3.3 校园标识文化
        6.3.4 校园文娱活动
        6.3.5 地域文化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综述
    7.2 研究成果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1.清华大学调研
    2.武汉大学调研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5.烟台大学调研
    6.厦门大学调研
    7.北京大学调研
    8.四川大学调研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附录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9)CIS理论下的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育人”思想的发展
        1.1.2 中国高校的扩张与兼并热潮
        1.1.3 对于高校人文环境的追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大学校园
        1.3.2 人文景观
        1.3.3 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
        1.3.4 CIS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高校人文景观研究
        1.4.2 国内高校人文景观研究
        1.4.3 国内外景观CIS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研究
    2.1 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历程
        2.1.1 国外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
        2.1.2 国内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
    2.2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综述与现存问题
        2.2.1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历程综述
        2.2.2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现存问题
    2.3 高校人文景观的构成与特性
        2.3.1 高校人文景观的构成
        2.3.2 高校人文景观的特性
        2.3.3 发展趋势
    2.4 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研究
        2.4.1 概念解析
        2.4.2 研究内容
        2.4.3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要素研究框架
        2.4.4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的内涵
        2.4.5 可意象性优化的重要性
    2.5 本章小结
3 CIS理论在高校人文景观中的应用
    3.1 CIS理论概述
        3.1.1 CIS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目标
        3.1.4 识别要素与构建流程
        3.1.5 构建优势
    3.2 组织CIS与高校人文景观CIS的特性对比
        3.2.1 CIS理论在高校人文景观CIS中的适应性
        3.2.2 组织CIS与高校人文景观CIS的区别
        3.2.3 特性对比总结
    3.3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原则
        3.3.1 满足多样的使用功能
        3.3.2 关注高校的地域属性
        3.3.3 注重高校人文景观的历史延续
        3.3.4 尊重高校生态多样性
    3.4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要素调研
        3.4.1 大连理工大学
        3.4.2 同济大学
        3.4.3 调研结果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策略
    4.1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框架
        4.1.1 构建高校人文景观CIS的必要性
        4.1.2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对象
        4.1.3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目标
        4.1.4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优势
        4.1.5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影响因素
    4.2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识别要素
        4.2.1 理念识别(MI)
        4.2.2 行为识别(BI)
        4.2.3 视觉识别(VI)
        4.2.4 氛围识别(AI)
    4.3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流程
        4.3.1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流程解析
        4.3.2 高校人文景观CIS运行示意图
    4.4 本章小结
5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
    5.1 功能性优化策略
        5.1.1 以轴线为核心实现功能延展
        5.1.2 串联各区域构建功能分区体系
        5.1.3 结合识别成果强化功能属性
    5.2 地域性优化策略
        5.2.1 结合地域优势提升校园特色
        5.2.2 建设双开放人文景观
    5.3 历史性优化策略
        5.3.1 以校园轴线为核心搭建展示平台
        5.3.2 物质元素的精神延续
    5.4 生态性优化策略
        5.4.1 整合自然资源的宏观设计
        5.4.2 多层次搭配建设活力景观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表格来源
附录B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调研访谈大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校区环境规划的统一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大学校园交通优化设计研究 ——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D]. 郭选琴.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高校学生餐厅空间的可变设计研究[D]. 陈福洋.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4]基于模数化理念的高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D]. 马晓姝.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5]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校区生命科学综合大楼设计 ——模块化设计在学科组团建筑的应用[D]. 糜泽宇. 南京大学, 2020(12)
  • [6]基于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的导视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以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为例[D]. 许玥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梁炜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9]CIS理论下的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研究[D]. 李东翼.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校园环境规划的统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