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从理论与临床观察两个方面对五输穴中的经输穴在治疗中风后肢体水肿前后的临床观察及其临床观察结果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方法:系统概括了五输穴功能作用,并对五输穴中的经输穴在功能主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其临床研究与观察方面:将40例中风后肢体水肿患者(排出病理性水肿和生理性水肿)随机分为两组,经穴组20例,输穴组20例。偏瘫取穴为:上肢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风市水肿选穴为:经穴组:(上肢取穴)加经穴阳溪、阳谷、支沟(下肢取穴)加经穴复溜、解溪、阳辅、中封输穴组:(上肢取穴)加输穴三间、中渚、太渊(下肢取穴)加输穴太溪、足临泣、陷谷、太冲治疗期限为四周,治疗期间未用脱水药物治疗,观察患者肿胀情况、肿胀范围、及肢体功能(肢瘫、指(趾)瘫)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穴和输穴对中风后肢体水肿均疗效显著,说明经穴和输穴对水肿的治疗有较强的作用。而在水肿消失时间的比较上,输穴组具有治疗水肿取效比较快,而经穴组取效较慢的特点,这与输穴所在部位有关,即“输穴所在,主治所在”;经穴的取效较慢可能与其距水肿部位相对于输穴来说较远有关,经穴的经气运行相对于输穴的局部治疗作用慢,虽然较慢但疗效肯定,“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因此如果想达到快速消肿的目的,可以选用输穴来治疗。如果想达到远期的稳固的治疗效果,可以选用经穴。其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所收集的样本量少有关,而且样本为多人收集,可能在手法上有差异而影响了结果,此外患者的积极配合与否也对统计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输穴在指(趾)瘫功能恢复的治疗上效果显著,因此在中风后肢肿的患者如果指趾功能障碍明显可选用输穴对其进行治疗。经穴在肢瘫功能恢复的治疗上效果显著。因此在中风后肢肿的患者如果肢体瘫痪明显可取经穴进行治疗。而经穴和输穴在总疗效前后对比上无明显差异,说明这两组穴在肢肿的疗效及肢瘫、指(趾)功能的恢复上作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