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因素与说谎、识谎行为关系的研究

人格因素与说谎、识谎行为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说谎是人类生活沟通交往中最为普遍的行为之一。国外对于说谎与识谎行为的研究已经有了近六十年的专业研究历史,在说谎动机、说谎特征以及识谎方法方面有了丰富的成果,而对于人们说谎和识谎时的行为特征差异的基本原因以及影响识谎正确率的原因仍然没有定论。本研究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选取了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为被试,对中国大学生的说谎和识谎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包括了四个研究,所有研究所涉及的人格因素均已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人格因素为基础,四个研究包括:研究一是概括了中国大学生在进行说谎行为时表现出的一般行为特征。研究二是从人格差异角度入手,探讨了说谎行为特征与QZPS七个人格因素的关系。研究三分析探讨了人们在进行识别谎言的能力与哪些人格特征因素有关。研究四分析探讨了说谎者和识谎者双方在人格特征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与人格特征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的识谎者的识谎正确率以及说谎者和识谎者双方在性别异同的情况下识谎者的识谎正确率。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于说实话情境,中国大学生在进行说谎行为时动作、声音和言语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中国大学生在说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与国外研究结果大体吻合,在手部动作、音调、陈述字数方面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差异。(3)说谎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与人格因素存在相关,其中外向性因素与说谎者注视对方的时间、陈述的字数以及对话语的补充修正行为和挑眉与皱眉行为出现的频率存在正相关;行事风格因素与高音重音和语义重复的出现的频率存在负相关,与补充修正的次数存在正相关;情绪性因素的得分与躯体移动、手部动作、挑眉与皱眉以及高音与重音出现的频率存在正相关。(4)识谎正确率与人格因素存在关系。其中人格特征中的外向性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对识谎正确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性因素与识谎正确率负相关。(5)说谎者与识谎者双方人格特征的相似与否对识谎者在识别谎言的正确率有显著影响。说谎者与识谎者若人格特征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识谎者的识谎正确率显著高于说谎者与识谎者双方人格特征有明显差异的情况。(6)说谎者与识谎者双方的性格异同在对识谎者识别谎言的正确率影响不显著。(7)人格特征各异的个体在识别谎言时都没有明显的反应偏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关于说谎和识谎的研究
  • 1.2 中国人心理与人格与中国人人格量表
  • 1.3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一 中国人说谎时的一般特征(以大学生为例)
  •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2.2 被试
  • 2.3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3.1 视频材料
  • 2.3.2 其它材料和设备
  • 2.4 实验特征
  • 2.4.1 说谎风险为低风险程度
  • 2.4.2 实验为单盲实验
  • 2.5 研究程序
  • 2.5.1 实验程序
  • 2.5.2 实验视频分析
  • 2.6 结果分析
  • 2.6.1 表情动作特征方面
  • 2.6.2 声音特征方面
  • 2.6.3 言语特征方面
  • 2.7 讨论
  • 2.7.1 表情动作方面
  • 2.7.2 声音特征方面
  • 2.7.3 言语特征方面
  • 2.7.4 其它非典型特征
  • 2.7.5 与国外说谎研究结果的对比
  • 3 研究二 说谎行为特征与QZPS 人格特征因素的相关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2 说谎行为特征的选取
  • 3.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3.3.1 表情动作类行为特征变化与人格因素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外向性因素得分与说谎行为特征的关系
  • 3.4.2 行事风格因素得分与说谎行为特征的关系
  • 3.4.3 善良因素得分与说谎行为特征的关系
  • 3.4.4 情绪性因素得分与说谎行为特征的关系
  • 3.4.5 人际关系因素得分与说谎行为特征的关系
  • 4 研究三 识谎正确率与QZPS 人格特征七因素的相关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2 被试
  • 4.3 材料
  • 4.3.1 真话视频录像的制备
  • 4.4 实验程序
  • 4.4.1 人格测试
  • 4.4.2 识谎实验
  • 4.5 结果分析
  • 4.5.1 被试识谎的信号检测论结果分析
  • 4.5.2 QZPS 七因素与识谎正确率的相关结果分析
  • 4.6 讨论
  • 4.6.1 识谎正确率与外向性和人际关系因素
  • 4.6.2 识谎正确率与情绪性因素
  • 5 研究四 说谎者与识谎者双方的人格特征情况与识谎正确率的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2 被试
  • 5.3 材料
  • 5.4 实验程序
  • 5.5 结果分析
  • 5.5.1 被试识谎的信号检测论结果分析
  • 5.5.2 说谎者与识谎者人格特征无明显差异和有明显差异的两种情况下识谎者的识谎正确率
  • 5.5.3 说谎者与识谎者在性别相同和不同的情况下识谎者的识谎正确率
  • 5.6 讨论
  • 6 总结性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等
  • 相关论文文献

    • [1].“真理论悖论”的真理论解决:从一个最新方案谈起[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12)
    • [2].真与说谎者悖论[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3].说谎者悖论解决方案之分类标准新探[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对说谎者悖论的探析[J]. 大众文艺 2019(09)
    • [5].说谎者悖论探究[J]. 大众文艺 2018(14)
    • [6].说谎者悖论的真之紧缩论解答[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7].说谎者悖论如何成为一个问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8].真与超越性——说谎者悖论的地位转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9].说谎者悖论中的T-模式[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3)
    • [10].说谎者悖论中的自指与否定[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01)
    • [11].说谎者悖论[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07)
    • [12].6个细节,识破骗子[J]. 37°女人 2016(12)
    • [13].《同尘》:心碎的说谎者——评尔雅长篇小说《同尘》[J]. 飞天 2017(01)
    • [14].谎言[J].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17(01)
    • [15].黑皮侦探社 说谎者[J]. 中学生 2017(02)
    • [16].诚实与真实是一回事吗?[J]. 作文与考试 2017(36)
    • [17].说谎者[J].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16(Z2)
    • [18].生活中的说谎者悖论[J]. 山西青年 2016(22)
    • [19].说谎的能力[J]. 当代工人(C版) 2014(03)
    • [20].破解“说谎者悖论”[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2(02)
    • [21].你,永远的说谎者[J]. 八小时以外 2013(05)
    • [22].伪造名言的说谎者[J]. 八小时以外 2013(05)
    • [23].看破说谎者[J]. 八小时以外 2013(05)
    • [24].死心塌地[J]. 八小时以外 2009(03)
    • [25].说谎者[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0(Z1)
    • [26].说谎者[J]. 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 2008(09)
    • [27].谎言之趣[J].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03)
    • [28].主持人语[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9].别盲目向说谎者开炮[J].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2015(04)
    • [30].关于谎言的箴言[J].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4(06)

    标签:;  ;  ;  ;  

    人格因素与说谎、识谎行为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