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马媛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537000)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的80例小儿短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进行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0例患儿划分为研究组(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麻醉维持)和对照组(氯胺酮结合异丙酚麻醉维持)各40例,通过监测两组患者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SpO2(血氧饱和度)以及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麻醉效果更佳。结论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进行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结合异丙酚麻醉维持,具有麻醉效果好,对患儿影响小和安全性高等突出优点。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氯胺酮结合异丙酚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10-02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一直以来是临床手术麻醉面临的问题。因小儿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麻醉药物的反应较为敏感,若简单采取与成人相同的麻醉方法,将对小儿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甚至功能损伤,需特别注意。本文中,选取我院80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80例需行短小手术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0例患儿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麻醉处理及氯胺酮结合异丙酚麻醉处理,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其中,研究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7岁,平均(4.5±2.5)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8岁,平均(5±2)岁。全部患儿手术类型包括外耳道异物取出术,创面缝合术,隐睾下降固定术和尿道下裂修补术等。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可以进行对照统计研究。

1.2方法

所有两组患儿均在术前6h进行禁食禁饮,麻醉前30min进行苯巴比妥钠及阿托品的肌肉注射,本次研究中剂量设置分别为1mg/kg和0.01mg/kg[1];常规术前准备,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持续监测患儿HR、MAP、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喉罩进行持续给氧。研究组麻醉方法:首先采用氯胺酮进行单次静脉推注,剂量为2mg/kg;入室后采用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剂量分别为0.025-0.100ug?kg-1?min-1和50-200ug?kg-1?min-1,异丙酚、瑞芬太尼采用TCI-I型注射泵动态靶控程序计算诱导量和维持量,持续输入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5min[2]。对照组麻醉方法:首先采用氯胺酮进行单次静脉推注,剂量为2mg/kg;后采用15-25ug?kg-1?min-1氯胺酮结合异丙酚50-200ug?kg-1?min-1进行静脉泵入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15min[3]。

1.3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监护仪对患儿HR、MAP、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别在术前、术后和清醒时三个时间点对两组患儿进行指标检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完全苏醒时间;观察恶心、呕吐、错视、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活动和反应为完全苏醒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算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各时间点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3讨论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一直是临床麻醉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麻醉制剂不断出现,其中包括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麻醉制剂,实现了见效快、持续时间短、损伤小和苏醒快的临床应用效果,逐渐成为当前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主要方法。

本文中,选取我院80例需进行小儿短小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对传统氯胺酮结合异丙酚麻醉维持和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麻醉维持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各项监测指标前后变化较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取得满意效果。瑞芬太尼的作用与阿片类药物效应相同,同时具有镇痛和镇静的作用。其镇痛效果较强,见效快,且消除迅速,代谢和排出不依赖肝肾,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关研究中[4],对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剂量尚未达成一致,有研究指出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本文中采用为0.025-0.100ug?kg-1?min-1剂量,并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异丙酚是瑞芬太尼常用的复合麻醉药剂,两者合用效果更佳。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分钟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与其它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TCI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构造TCI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系统,使用时由麻醉医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手术需要设定目标浓度。由于不涉及到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选择,且不断通过药物浓度监测进行误差纠正,理论上要比按房室模型控制给药的方法更为准确。在小儿麻醉中,由于TCI技术可以用适当的输注速度维持一个稳定的、符合临床要求的血浆或效应室浓度,麻醉过程相对平稳,并可减少因血药浓度的过度改变而引起循环和呼吸的波动以及传统给药方法造成的药物蓄积作用。瑞芬太尼的异丙酚结合进行复合麻醉,既可以满足手术要求,又保证了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了氯胺酮结合异丙酚等应用常见的镇静差、体内蓄积、苏醒时间长和不良反应多等缺点,实现了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平稳安全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安全可靠、药效平稳、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炳良,王美珍.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2):157-158.

[2]任培才.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03(3):30+32.

[3]付玉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科手法复位中的麻醉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50-151

[4]艾春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6.

标签:;  ;  ;  

瑞芬太尼结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