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冷战论文-孙鋆

东亚冷战论文-孙鋆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亚冷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外交,东亚战略,博顿草案,乔治·,凯南

东亚冷战论文文献综述

孙鋆[1](2019)在《冷战早期美国的东亚战略重心转移研究(1947-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早期美国的东亚战略重心的转变,是美国冷战史中的重要部分。从扶持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到转而扶持日本成为东亚的“反共桥头堡”,中间仅仅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在东亚战略重心上的急速转弯,反映了美国政府外交战略上的巨大变化,而新“遏制政策”的实现,也反映出以乔治·凯南为首的国务院规划司在这一时间段内权力的膨胀。“博顿草案”的颁布所引发的大讨论是战略重心转移的导火索。1946年底,国务院远东司东北亚处处长休·博顿授命起草一份对日媾和草案,史称“博顿草案”。由于依然坚持罗斯福时期的东亚战略,在迅速变化的战后新国际形势下,这份草案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内部各方势力的批判,反对声之大使得这份草案到今日也未能完全公布原文。在对“博顿草案”批判的过程中,新成立的由乔治·凯南任司长的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异军突起,就对日媾和问题,提交了PPS10号文件与PPS13号文件,重新审视了中日两国在“遏制战略”前提下的东亚战略中的相对位置,也使得这场由“博顿草案”引发的大讨论偃旗息鼓。政策规划司的强势崛起标志着国务院系统内部东亚政策制定主导权的转移,同时,美国的东亚战略重心也完成了初步的转移。对日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东亚战略重心的确立。为了推行新的对日政策,乔治·凯南于1948年3月访日。在访日期间,他与麦克阿瑟为首的盟军驻日最高统帅部以及陆军部、海军部为代表的军部势力就对日问题进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麦克阿瑟将军与军方的意见之后,提交了被视为对日政策转折点的PPS28号文件,该文件视为美国对日新政策的开端,最终成为NSC13号系列文件的蓝本,也就是冷战早期美国对日正式政策的纲领。在NSC13/2号文件出台之后,美国的东亚战略重心终于确立,日本成为冷战背景下美国对抗苏联的“桥头堡”。而1947年以来的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混沌”的状态之中,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一直滞后于对日政策的变化。战后中国形势的剧烈变化,使得美国对华的利益评估一直处于争论不休与反复摇摆的状态。冷战序幕的拉开,使得决策者不得不对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进行重新评估,中国的地位随之下降。尽管在PPS13号文件中,政策规划司就已经建议抛弃蒋介石政府,但是来自军部与“亲华派”的制约使得美国日益与蒋介石政府绑在同一条船上。1948年秋季由政策规划司出台的PPS39号文件企图将美国对华政策拖回“遏制战略”的轨道之上,也就是“脱身”政策的开端。随后的PPS39/1号、NSC34/1号等一系列文件最终确立了“脱身”政策,但是蒋介石政府所面临的急转直下的形势使得“脱身”政策也失去了现实依据。国民党政府灭亡命运的尘埃落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从此实行彻底的“对华遏制”政策标志着东亚战略重心转移最终完成。美国东亚战略重心的转移是“遏制战略”的具体体现。乔治·凯南作为“遏制之父”以及政策规划司的首任司长,在这一阶段的美国现实主义外交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战略重心转移过程中美国政府内部各方势力的博弈过程也能提供了研究冷战史的新思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9)

曹广伟[2](2018)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变研究——以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段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亚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的考察,作者发现在强权林立的东亚地区,任何大国对一体化主导权的占有都会引发相关各方的疑惧,担心其利用获得的支配性权力损害本国利益或置自己于危险、不利的境地。为此,利益攸关方往往采取权力平衡策略,联合对主导力量进行牵制与制衡。东亚地区犹疑徘徊的经济融合进程深刻地揭示了无政府状态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国家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低级政治"被各国基于权力、安全考量的"高级政治"议题所主导,权力成为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这也意味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力量均衡"既是其艰难行进的前提,也是各方唯一可以接受的进程结果。(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纵横》期刊2018年05期)

高大为[3](2018)在《冷战后期美国东亚战略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虽然不是东亚国家,但其一直以来都是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因素。面对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新的形势,加之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美国的东亚政策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总的来说美国东亚政策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其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考量。(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8年04期)

骆林杰[4](2017)在《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军备发展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两极格局对抗的消失,全球总体军事形势趋于缓和,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和平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引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东亚地区的冷战旧秩序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区域安全合作发展缓慢,安全困境依然存在,东亚多国(地区)的军费开支及军备采购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伴随着东亚地区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加上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各国进一步加快了国防现代化的步伐,持续增加军费开支,大力扩充军备。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各国提高军备技术水平和质量的速度明显加快,国际社会对东亚军事力量的发展倍加关注,关于东亚地区军备竞赛的观点甚为流行,"中国威胁论"也一度甚嚣尘上。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冷战后东亚地区国家的军备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对东亚地区的军备发展状况作出更准确和细致的解析,以期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结论。本文立足于历史研究,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研究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军备发展为主旨,以各国军费开支和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情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总结冷战后东亚地区军备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及现状和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思考。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论。第一部分阐述了冷战后东亚地区军备发展状况研究的基本问题。一是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二是就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军备发展状况研究作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阐述分析;叁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四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军费开支发展态势进行概述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军费绝对量,按全球及东亚地区、东亚各国以及汇率的影响进行分述;二是军费相对量,它包括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军人人均军费和全球军事化指数等内容。第叁部分对冷战后东亚地区的武器转让发展态势进行论述解析。主要分为武器进口和武器出口两部分,着重对武器进口进行分析,具体分为全球的概况、东亚地区以及各国的进口量情况、各武器类型的比重和武器供应国几部分论述。由于东亚地区并不是主要的武器供应地,对于武器出口情况只作简要说明。第四部分介绍了当前东亚地区军备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军费开支、武装力量的规模以及武器装备的概况等内容。冷战结束以来,在大量的军费支撑下,通过武器转让以及自主研发等方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亚各国的军备技术水平和质量迅速发展,军事实力均得到了明显增强。第五部分探讨了冷战后东亚地区军备发展的动因,主要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安全困境,由于东亚社会的无政府特征,使各国认为获得安全的途径是"自助"而不是合作,各国通过"自助"追求安全的同时必然给相关国家带来压力,因此各国在追求安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安全困境,二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东亚地区的军备发展有源于安全困境之下外部刺激的竞争性,也有来自于内在需求的合理性,包括经济的增长、武器装备周期性的更新换代、军事生产的制度化、国内政治活动以及国内安全威胁等因素,同时技术强制性通过内外两个层面产生着影响。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论。首先对冷战后东亚地区各国的军备发展情况,主要是军费开支和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情况进行了一个回顾和评析,然后尝试得出本文的几点结论:一是东亚地区整体而言尚不存在传统的"军备竞赛",其军备发展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在局部地区确是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军备竞争趋势;二是中国军备的较快增长是与中国国力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的和平外交方针与防御性国防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军备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叁是未来东亚地区军备发展的竞争性可能会有所加剧,但还是处于可控水平,地区安全和稳定依然是主要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8)

牛军[5](2017)在《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在那个时期与诸多重大事态一起,塑造了该时期东亚国际政治格局,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国内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历史进程,给世界政治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些重要的后果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并不仅仅是指中美这两个超大型国家从对抗到合作的发生、发展和转变自然会给世界和地区政治带来的那种广泛而自然的变化,如紧张局势的发生和缓和、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动荡和稳定、经济和相互贸易的隔绝与增长、广泛丰富的文化交流被阻绝或蓬勃发展,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它促成了近四十年来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革命性的和最具持久影响的伟大事件。其一是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和平落幕,人类从随时可能被核战争毁灭的恐怖阴影中解脱出来;其二是中国的和平崛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李敦球[6](2017)在《东亚新冷战正由“可能”转向“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美国新防长马蒂斯对韩国和日本展开上任后的首度出访,这也是特朗普新内阁部长的首次出访,因此备受关注。韩国舆论对自己国家成为马蒂斯首访的第一站而表现出异常兴奋。马蒂斯首访韩国释放出来的信息,无论是对韩国还是对朝鲜半岛都不是什么福音,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7-02-08)

张志梅[7](2016)在《东亚冷战起源与扩展中的中国因素(1945-1950》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945-1950年间中国内战以及美苏对华政策的考察,可以看出:1945-1947年,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主要受美苏总体妥协合作的影响,中国并未对欧洲冷战的爆发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但美苏在这一时期对中国东北问题的意见分歧所导致的后果,却已经促成了亚洲冷战的萌芽。1947-1949年,中共实力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美苏博弈对中国内战和革命的进程已不再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共的胜利事实上开始冲击雅尔塔体系关于中国问题的安排。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与苏联结盟,打破了雅尔塔体系下的远东国际秩序,对冷战扩展到亚洲起了助推作用,推动了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黄郑亮[8](2016)在《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了均势的内涵。分析了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国际关系随着中国崛起而迅速变化后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策略:2009年末,美国抛出"重返亚太"战略,其东亚政策核心就是限制中国的发展以维护自身东亚主导者的地位。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理论分析:核心:控制力话语权的争夺;现状与未来;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预测了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政策结局,即美国对中国开展限制中国发展的一系列具有互动变化的制衡措施,希望维持美国在东亚的单极权力体系。(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18期)

刘雨辰[9](2016)在《后冷战时代的东亚海权:基于美国学界的文献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权是指一国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后冷战时代,受地缘政治变动和国际权力转移的影响,东亚海权博弈备受美国学界关注。美国学者认为,东亚各国的海权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大国的海权战略出现深刻调整。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扩大,海权关系日益分化,海洋安全困境持续加剧,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加速解构。研究表明,东亚海权政治呈现出新特点,但美国学界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相对单一的局限,部分研究结果极端化和片面化,缺乏客观性和公信力。(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石源华[10](2016)在《东亚政治安全格局面临“冷战化”的危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争执剑拔弩张,美韩在韩部署萨德体系,从南北两个方面引发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紧张,导致东亚政治安全格局面临重大挑战。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原有的南北两个叁角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东亚新国际秩序和政治安全格局实现了重组,基本达成战略平衡。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霸权守成构成了东亚区域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但美强中弱的大格局一时不会明显改变。东亚区域的所有重大政治安全问题无不受此基本矛盾的制约,东亚各国的外交政策也均会受到中美(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6年15期)

东亚冷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亚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的考察,作者发现在强权林立的东亚地区,任何大国对一体化主导权的占有都会引发相关各方的疑惧,担心其利用获得的支配性权力损害本国利益或置自己于危险、不利的境地。为此,利益攸关方往往采取权力平衡策略,联合对主导力量进行牵制与制衡。东亚地区犹疑徘徊的经济融合进程深刻地揭示了无政府状态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国家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低级政治"被各国基于权力、安全考量的"高级政治"议题所主导,权力成为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这也意味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力量均衡"既是其艰难行进的前提,也是各方唯一可以接受的进程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亚冷战论文参考文献

[1].孙鋆.冷战早期美国的东亚战略重心转移研究(1947-1949)[D].浙江师范大学.2019

[2].曹广伟.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变研究——以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段为中心的考察[J].东南亚纵横.2018

[3].高大为.冷战后期美国东亚战略的影响因素[J].理论观察.2018

[4].骆林杰.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军备发展状况研究[D].南京大学.2017

[5].牛军.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李敦球.东亚新冷战正由“可能”转向“现实”[N].中国青年报.2017

[7].张志梅.东亚冷战起源与扩展中的中国因素(1945-1950[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黄郑亮.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东亚均势策略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

[9].刘雨辰.后冷战时代的东亚海权:基于美国学界的文献考察[J].国外社会科学.2016

[10].石源华.东亚政治安全格局面临“冷战化”的危险[J].世界知识.2016

标签:;  ;  ;  ;  ;  

东亚冷战论文-孙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