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门护理杂志》订阅征稿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罗文[2](2020)在《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麻疯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预防和医治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民国时期,欧美等国对麻疯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于全球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铲麻运动,而中国麻疯病蔓延却愈演愈烈,麻疯患者数量庞大。扑灭麻疯病,救治麻疯病人渐成为各方关注之事。1926年,国内一部分精英分子于上海成立了中华麻疯救济会,以彻底铲除中国麻疯病作为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救济会进行了三项工作,即宣传麻疯知识、开展学术研讨、救治麻疯病人。中华麻疯救济会各项活动的开展,普及了麻疯常识,破除了时人迷信观念,推动了麻疯病理上的研究,引发了社会对于麻疯病人的关怀。开展活动时,中华麻疯救济会一些不足之处也暴露出来,如麻疯医师人员不足、会内经费欠缺、活动辐射范围小等。从中华麻疯救济会成立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间跨度达18年之久,期间虽有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却丝毫未减其成员扑灭麻疯的热情。中华麻疯救济会的出现,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学社团之一,它的发展和衰微为研究民国时期医学社团的生存状态及环境提供了独特的个案。
胡小京[3](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郭妍[4](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崔良晓[5](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刘洋[6](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刘方[7](2012)在《《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爱国志士们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现状、民族存亡的社会难题时,逐渐认识到女性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倍受中西方文化激荡碰撞、新旧思潮交替冲突的影响,在女性发展的角色定位、平等内涵、实现路径、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着争议与辩论。作为知识分子交流与论战的舞台——《妇女杂志》扮演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引领者”和“宣传者”角色。因此,《妇女杂志》自然而然地成为考察民国时期女性解放与发展问题的一扇“窗户”。在女性发展的角色认知上,《妇女杂志》呈现出来了“男女平等”与“男女有别”的两个女性观本质,由此产生了女性在发展目标上出现了“人”还是“女人”的不同。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提出了本文论述的问题:从《妇女杂志》入手,透视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观念的发展与变迁;其次,通过对于近年来研究《妇女杂志》的相关论文与专着的综述,反映目前对于《妇女杂志》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再次,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妇女杂志》为研究文本,以性别角色为研究视角;“女性观”的论文选题和女性教育、职业和婚姻三个方面的论述观点,体现了本文的创新点;最后,在研究思路上,以女性为女、为妻、为母的性别角色为线索,通过对女性教育观念、职业观念、婚姻观念的梳理与考察,分析女性观念的特点、原因和评价;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第二部分,对《妇女杂志》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妇女杂志》刊行17年,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等社会大变革,其内容是民国社会急遽变迁的历史缩影,更是研究近代女性群体的重要资料。其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出身名门、主持得人、取材精审和推销得法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商务印书馆是《妇女杂志》出版的平台,编译所是其管理者。在主持方面,一是得益于主编的努力,二是得益于其撰稿执笔群;三是得益于固定的读者群。编辑方针和内容安排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使得杂志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容丰富、质量上乘。商务印书馆发行平台的运用、发行专号的推动、读者奖励措施的实行,使得杂志十分畅销。第三部分,女性教育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子教育的观念。传统社会,女子教育局限于男尊女卑的贤内助教育;近代社会以来,逐渐重视和倡导女性学校教育。其次,分析了《妇女杂志》在女性教育观念呈现出来的四种类型:贤妻良母论、职业技能论、男女平等论和女子特质论。再次,分析了女性教育观念的特点。四种类型的女性教育观念在认同女性教育重要性上存在着共同点;在教育缘由、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上存在着“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的分歧点。最后,分析了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观念,在贤妻良母主义的讨论、大学男女同校之争、男女同样教育、教育观念“人性化”与“女性化”等方面的争论。第四部分,女性职业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性职业观念。传统社会中,在职业观上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特点;近代社会逐渐出现了鼓励女性就业的变化。其次,《妇女杂志》在女性职业观念上存在着三种类型:家庭职业论、社会职业论、性别职业论。再次,分析了其特点。三种类型的女性职业观念在力促女性就业上存在着共同点;在职业与生理、职业与母性等方面存在着“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的分歧点。最后,分析了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的争论。两者的争论体现在职业与家事、职业与经济独立、女性职业的“人性化”与“女性化”等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女性婚姻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性婚姻观念。传统社会存在着“夫尊妇卑”的婚姻观念,近代社会逐渐主张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婚姻观。其次,《妇女杂志》存在着四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婚姻观念。包括自由权利论、婚制改良论、性别差异论和离婚保守论类型。再次,分析了其特点。四种类型女性婚姻观念在批判机械婚姻上存在着共同点;在离婚与人道主义、道德标准、人格尊重三个方面存在着“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的分歧。最后,通过对于郑振埙婚姻史透出的离婚性别差异和《妇女杂志》关于是否可以与旧式妻子离婚两个方面,集中反映不同论者在“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上的争论。第六部分,《妇女杂志》女性观评价。首先,分析《妇女杂志》女性观的本质。其女性观呈现出男女平等与男女有别的两个本质特点,由此导致其发展目标呈现出“人”还是“女人”的差异。其次,阐述了《妇女杂志》的女性观特点。观念理解多元化、性别认知差异化、主导核心男性化、理论基础西方化是其女性观的特点。再次,挽救危亡使命的赋予、新旧思潮冲突的消解是其本质和特点产生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妇女杂志》女性观的作用。一是引领了女性解放理论的思潮,二是探讨了女性解放的实践难题。女性观是来源于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观念意识。研究《妇女杂志》的女性观,不仅可以透视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解放与发展的思考;同时,也可以映照出当今社会女性发展问题存在的历史渊源,为当今女性解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宋青红[8](2012)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文中指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作为战时妇女运动的总机构,组织和领导了战时的妇女工作。宋美龄以蒋夫人的身份,团结各派各派各界妇女参与战时妇女新运工作,各妇女工作组织者更是积极推行其妇运理念和主张。在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妇女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乡村服务、妇女文化事业、妇女生产事业和妇女生活指导等各项事业得以展开。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的设置则与国民政府行政机构密切相关,各机关新生活妇女工作队依国民政府中央各机关而设立,各省新运妇委会依托各省机构而设立。新运妇指会领导下的妇女动员具有明显的性别色彩。新运妇指会组织者群体或者由于其丈夫的党派属性或行政职务直接参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工作,或者由于其对某一妇女工作的热情,响应战时妇女工作的需要参与战时妇女工作;或者由于服务某一政党的组织需要,被安插新运妇指会中。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学员,约有三分之二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或各省党部保送,自由考取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新运妇指会的经费来源,既有政府专款补助和其它补助,也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款,政府拨款占据很大比例,当拨款余额不足时,由中央银行代为发放职员薪津。新运妇指会的成员,有国民党妇女干部、共产党员、左派进步人士和督教人士等人,也妇女名流,专家学者俞庆棠等人,还有宋美龄的私人秘书钱用和等人,各方各面的妇女参与新运妇指会。其中又以国民党政要夫人和女国民党员占相对多数,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更占据新运妇指会的主导地位。与其它妇女组织相比,在抗战前期,新运妇指会起着统一领导全国各界妇女,并指导其开展妇女工作的任务。到抗战后期,随着国民政府其它妇女行政机构和官方妇女组织的设立,新运妇指会的“妇女团体的总机构”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抗战胜利后,新运妇指会由战时陪都重庆迁往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动员妇女从事战时妇女工作的妇女组织,转变成战后单纯从事妇女生产、儿童福利的妇女组织,组织机构和工作规模大为缩减。新运妇指会动员了大量的妇女从事战时生产、慰劳、保育、乡村服务、战地服务等事业,为战时妇女工作乃至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运妇指会努力动员妇女为国家民族事业服务,但对于妇女自身的利益所做的贡献极为有限。新运妇指会组织和动员妇女的同时,实际上鼓舞了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各项活动,有利于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提高其经济地位,从而松动传统的性别关系,其组织形式对以后的妇女团体和妇女运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孙琴[9](2010)在《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瀛寰琐纪》,月刊,申报馆刊行。1872年11月(同治十一年十月)创刊,1875年1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停刊,共出二十八卷。文言写作,以传统诗文为主。不句逗,竖排。线装。为我国最早的文学期刊。其作为期刊中之珍本、善本,文献版本价值不亚于传统古籍善本。迄今为止,关于《瀛寰琐纪》之专题研究,尚付诸阙如。而《瀛寰琐纪》在清末民初文学期刊发展史上,起着开启先河的作用,本人选择《瀛寰琐纪》为研究对象,展开专门系统研究。本文第一章,即从近代报刊发展之准备、江南坚实之文人基础以及申报馆之成立与《申报》的创办诸方面,探讨了《瀛寰琐纪》的创刊背景。并讨论了《瀛寰琐纪》“新瓶装旧酒”之创刊特点。《瀛寰琐纪》另一特点为刊载内容来源的多样性,不但有当时传统文人的创作,亦有这些文人对朋友、乡贤或前人作品之抄录推荐。本章同时分析了申报馆第一任主笔蒋其章生平及办刊思想。并在考察申报馆早期发行网络构建(1872-1875年)的基础上,分析了《瀛寰琐纪》的发行。本文第二章对《瀛寰琐纪》的文章和诗词进行了具体介绍。讨论了传统文人关注国计民生的忠言谠论,分析了当时文人之交游酬唱,探讨了“士不遇”情怀之书写等等。同时,从序跋、传记资料、诗文选登、太平天国史料几方面研究了《瀛寰琐纪》之文献史料价值。第三章主要介绍《瀛寰琐纪》之笔记、小说,从诸皇后外传系列之辨伪、香雪草堂与四梅阁、《江户繁昌记》、文人随笔多方面加以展开。并对《瀛寰琐纪》中青楼画舫与忠孝节义两大热衷主题进行了比较。《昕夕闲谈》是《瀛寰琐纪》另一全新之尝试,本文概述了学界对《昕夕闲谈》译者的考证,并分析了《昕夕闲谈》作为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对于近代翻译文学的意义。第四章、第五章是对《瀛寰琐纪》作家之考证。传统文人在《瀛寰琐纪》上发表作品时,多署别号。对这些文人厘清的过程,充满艰辛。文献之残缺造成了考证之重重困难。一人多号或一号多人,又需具体甄别。最终共考证出作者九十余人。并分为已故作者、主要作者、普通作者等几大类。这些传统文人,虽少数大家名家已有相关研究,但大多作者至今寂寂,甚至连相关传记资料都极为难得,故本文的一大重点便是基于考证出的作者基本信息,连同发现的碑传文、别集序跋、题词评论并着作版本信息等资料,通过综合梳理,为其书写小传。通过对《申报》及相关文集别集之整理,发现《瀛寰琐纪》主要以江、浙、沪一带传统文人为主,同时他们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如亲缘、地缘、人缘,从而构成了强大的文人网络,为《瀛寰琐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人基础,同时亦是申报馆倚重之对象。因而,申报馆在《瀛寰琐纪》发行不广,积压严重,没有赢利的情况下,又不得不勉强延办,坚持了两年之久,发行28卷之多的重要原因。本文第六章分析了《瀛寰琐纪》的影响,并在《瀛寰琐纪》兴衰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传统诗文为主的综合性文学期刊在近代文学期刊发展史上式微之原因。
张施娟[10](2005)在《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第一位来华美国新教传教士裨治文和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正文分上、下编,共六章。上编有三章,研究裨治文在中国的生活;下编有三章,论述有关《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各种问题。在第一章中比较全面地叙述了裨治文的生平,特别是在中国的活动。第一节介绍了裨治文的早年生活以及来华经过。另外四节则分别研究了他在中国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他所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丛报》和他发起组织的“中国益智会”、“马礼逊教育会”、“中国医药传道会”等,以此来说明裨治文在出版和组织方面的非凡能力,同时说明了裨治文和其他来华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教育、出版、医务等方面的贡献。如果说第一章的内容着重的是,裨治文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活动和作用的话,那么,第二、三章的内容主要关注裨治文在中美外交舞台上的活动。在第二章,笔者以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上发表的言论为基础,阐述他极力反对鸦片贸易,同时支持英国以武力“开放”中国的矛盾心理。这部分还着重分析了裨治文在签订《望厦条约》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述裨治文来到上海后的晚年生活。作者以裨治文造访天京的活动为中心,展现裨治文等传教士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的变化。欧美社会从欢迎和支持太平天国,转变为冷漠甚至反对的态度,可以说是裨治文等西方人士实地考察太平军辖区的结果。在裨治文晚年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则是翻泽中文《圣经》,它对后来的中国基督教事业有过一定的影响。笔者在下编较详细地介绍了《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内容。《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到底是怎样一本书呢?裨治文为何撰写此书?……本文在第四、五章详细回答了这些问题。在第四章,笔者从裨治文的写作动机着手,对《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版本的流变、协助写作之华人、出版机构等--进行研究。裨治文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支配下,对美国认识不清,所以撰写了这部着作,目的是要向中国人介绍美国。笔者在该章还分析了目前学界对此书版本认识混乱的原因,对裨着的各个版本作了考订。第五章试图疏理《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全书的内容、写作特色和翻译上的一些失误。笔者认为,裨治文为了向中国读者展现美国并非蛮夷之邦,而是可以与中国媲美的文明国家,所以他在着作中极力展现美国社会高度文明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裨治文在书中回避和淡化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黑奴问题。另外,裨治文在描述过程中,为了能使中国读者理解美国社会,在行文上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写作手法,一方面便于中国人理解闻所未闻的异邦,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人产生了一些误解。《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笔者根据自己在众多十九世纪中文着述中所找到的一些新资料,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人们已经注意到,裨治文的着作对魏源的《海国图志》、梁廷枏的《合省国说》、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书有很大影响,而笔者则发现,除此之外,直到十九世纪后半叶,还有少数中国知识分子受到裨治文的影响,如吕调阳、李慎儒、斌椿、志刚、傅云龙等人。此外,裨治文所翻译的一些中文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留下了一些痕迹,所以裨着也是现代学者溯源近现代汉语新词的重要参考资料。 不过,本文在结论部分强调指出,由T.盲日的白人和文化优越感,人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缺乏了解外部世界的热情,因此,裨治文的着作仅对少数知识分子起了较人作用,而对大多数中国人并无太人影响。笔者不想因为研究这部着作而夸大它的影响.
二、《澳门护理杂志》订阅征稿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护理杂志》订阅征稿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医疗史研究 |
1.2.2 社团史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的成立 |
2.1 创立的社会背景 |
2.1.1 民国时期麻疯病传染情况 |
2.1.2 社会大众及政府对于麻疯的认知情况 |
2.1.3 1926年前麻疯病人救治情况 |
2.2 中华麻疯救济会正式建立 |
第三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组织概况 |
3.1 组织结构的沿革 |
3.2 各地分会的筹建 |
3.3 妇女后援会的建立与职责 |
3.4 主要成员分析 |
3.5 经费来源 |
第四章 麻疯知识传播 |
4.1 编撰麻疯宣传物 |
4.1.1 创办《麻疯季刊》 |
4.1.2 其它宣传制品 |
4.2 宣讲麻疯知识 |
4.2.1 年会上的呼吁 |
4.2.2 麻疯演讲 |
第五章 学术活动的拓展 |
5.1 召开麻疯大会 |
5.2 组织麻疯征文 |
5.3 干事旅行考察 |
第六章 救治活动的实施 |
6.1 创立中华麻疯疗养院 |
6.1.1 病人人性化管理 |
6.1.2 中华麻疯疗养院所遇困境 |
6.2 举行圣诞节馈赠 |
6.3 接办虹口公社,诊治麻疯病人 |
6.4 资助各地麻疯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三) 《女铎》杂志研究 |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女铎》 |
(二) 女性角色 |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理论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女铎》杂志 |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
(一) 依托宗教平台 |
(二) 借助上海地势 |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
(一) 主编 |
(二) 撰写人员 |
(三) 读者 |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
(一) 编辑要旨 |
(二) 栏目内容 |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
(一) 布道征文 |
(二) 编读互动 |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
(一) 夫妻关系 |
(二) 亲子关系 |
(三) 婆媳关系 |
(四) 主仆关系 |
(五) 新式社交 |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5)“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论文综述 |
1.2.2 着作综述 |
1.3 研究视角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视角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妇女杂志》概述 |
2.1 出身名门 |
2.1.1 商务印书馆 |
2.1.2 编译所 |
2.2 主持得人 |
2.2.1 编者群 |
2.2.2 执笔群 |
2.2.3 读者群 |
2.3 取材精审 |
2.3.1 编辑方针 |
2.3.2 内容安排 |
2.4 推销得法 |
2.4.1 发行专号 |
2.4.2 激励读者 |
第3章 教育观: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 |
3.1 中国女性教育观念概述 |
3.1.1 传统女性教育观:贤内助教育 |
3.1.2 近代女性教育观:倡导学校教育 |
3.2 《妇女杂志》教育观念类型 |
3.2.1 贤妻良母论 |
3.2.2 职业技能论 |
3.2.3 男女平等论 |
3.2.4 女子特质论 |
3.3 《妇女杂志》教育观念特点 |
3.3.1 共同点:认同女学之重 |
3.3.2 分歧点: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 |
3.4 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观念的论争 |
3.4.1 贤妻良母主义的讨论 |
3.4.2 大学男女同校之争 |
3.4.3 男女同样教育之争 |
3.4.4 教育观念的“人性化”与“女性化” |
小结 |
第4章 职业观: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 |
4.1 中国女性职业观念概述 |
4.1.1 传统女性职业观:男外女内 |
4.1.2 近代女性职业观:鼓励就业 |
4.2 《妇女杂志》职业观念类型 |
4.2.1 家庭职业论 |
4.2.2 社会职业论 |
4.2.3 性别职业论 |
4.3 《妇女杂志》职业观念特点 |
4.3.1 共同点:力促女性就业 |
4.3.2 分歧点: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 |
4.4 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观念的论争 |
4.4.1 职业与家事 |
4.4.2 职业与经济独立 |
4.4.3 职业观念的“人性化”与“女性化” |
小结 |
第5章 婚姻观: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 |
5.1 中国女性婚姻观念概述 |
5.1.1 传统女性婚姻观:夫尊妇卑 |
5.1.2 近代女性婚姻观:平等自由 |
5.2 《妇女杂志》婚姻观念类型 |
5.2.1 自由权利论 |
5.2.2 婚制改良论 |
5.2.3 性别差异论 |
5.2.4 离婚保守论 |
5.3 《妇女杂志》婚姻观念特点 |
5.3.1 共同点:批判机械婚姻 |
5.3.2 分歧点: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 |
5.4 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观念的论争 |
5.4.1 离婚的性别化差异:郑振埙婚姻史 |
5.4.2 尊重女性的男子是否可与不满意的旧式妻子离婚 |
5.4.3 婚姻观念的“人性化”与“女性化” |
小结 |
第6章 《妇女杂志》女性观评价 |
6.1 《妇女杂志》女性观本质 |
6.1.1 本质之一:男女平等 |
6.1.2 本质之二:男女有别 |
6.1.3 女性发展目标:“人”与“女人” |
6.2 《妇女杂志》女性观特点 |
6.2.1 观念理解多元化 |
6.2.2 性别认知差异化 |
6.2.3 主导核心男性化 |
6.2.4 理论基础译制化 |
6.3 《妇女杂志》女性观产生原因 |
6.3.1 民族国家建构使命的赋予 |
6.3.2 新旧思潮交替冲突的消解 |
6.4 《妇女杂志》女性观作用 |
6.4.1 引领女性解放理论潮流 |
6.4.2 探讨女性解放实践难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资料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运妇指会的组织沿革及经费概况 |
第一节 战前及战时新运妇指会概况 |
一、战前新运妇指会概况 |
二、妇女界庐山谈话会与新运妇指会的扩大改组 |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经费概况 |
一、新运妇指会总会经费收支情况 |
二、新运妇指会总会职员薪津 |
第三节 战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变迁 |
一、战后新运妇指会的总会组织 |
二、战后新运妇指会的各分会组织 |
三、1949年接管前后的新运妇指会 |
四、小结 |
第二章 新运妇指会的人事关系网络 |
第一节 宋美龄与新运妇指会 |
一、号召宣传——动员妇女抗战 |
二、亲历亲为——指导妇女新运工作 |
三、各界称赞——妇女新运工作成绩显着 |
四、选贤举能——领导妇女工作的特点 |
五、领导妇女工作的身份 |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的组织者群体 |
一、新运妇指会委员 |
二、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各组组长 |
三、各省新运妇委会主任委员 |
四、新生活妇女工作队队长 |
第三节 女性群体与新运妇指会高层职员 |
一、国民党政要夫人与新运妇指会 |
二、国民党妇女干部 |
三、中共党员及左派进步女性 |
四、基督教人士 |
第四节 新运妇指会中下层职员群体 |
一、关于战时新运妇指会职员的规定 |
二、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教、职、学员群体 |
三、各服务队指导员与指导员会议 |
四、其它女性职员 |
第三章 总会各部门组织运作及工作概况 |
第一节 妇女干部培训及妇女服务事业 |
一、新运妇女干部培训 |
二、从乡村服务队到乡村服务组 |
三、从战时服务队到荣誉军人服务队 |
第二节 妇女生产事业及生活指导 |
一、妇女生产事业 |
二、妇女生活指导工作 |
第三节 文化事业及《妇女新运》杂志 |
一、新运妇指会文化事业 |
二、《妇女新运》的刊行 |
第四节 慰劳与儿童保育事业 |
一、妇女慰劳事业 |
二、战时儿童保育事业 |
三、新运妇指会与妇慰会、战时儿童保育会 |
第四章 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组织及工作概况 |
第一节 新生活妇女工作队的概况 |
一、工作计划 |
二、组织成立——以各机关为依托 |
三、妇女工作概况 |
第二节 军政部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
一、组织成立——依托军政部而设立 |
二、队费承担者——女性队员背后的男职性员 |
三、各组长、各支队长联席会议 |
四、工作概况及成效 |
五、遇到的问题 |
第三节 重庆市政府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
一、组织概况——依托重庆市政府而设立 |
二、各分队组织概况 |
三、队务会议及各分队代表会议 |
四、各项工作及成绩 |
第四节 各省及海外华侨分会的组织及工作概况 |
一、各省新运妇指会概况 |
二、组织与行政——以江西省妇女指导处为个案 |
三、海外华侨新运妇委会 |
第五章 新运妇指会的总体评价 |
一、成就及地位 |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
三、结语:总体评价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未刊档案文献 |
二、报刊杂志 |
三、新运妇指会出版品 |
四、已刊史料集(按时间先后) |
五、文史资料、自传、回忆录、访谈录等 |
六、中文论着 |
七、外文文献 |
本人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瀛寰琐纪》的创刊与发行 |
第一节《瀛寰琐纪》的创刊背景 |
一、近代报刊发展之准备 |
二、江南坚实之文人基础 |
三、《申报》的创办和申报馆之成立 |
第二节 《瀛寰琐纪》之办刊特征 |
第三节 《瀛寰琐纪》稿源之多样性 |
第四节 蒋其章生平考证及其办刊思想 |
第五节 《瀛寰琐纪》的发行 |
一、申报馆早期发行网络的构建(1872-1875 年) |
二、《瀛寰琐纪》的发行 |
第二章 《瀛寰琐纪》之文章和诗词 |
第一节《瀛寰琐纪》之论说 |
一、轮船、漕运、河工、关税及其他 |
二、科普启蒙文章 |
三、金安清之论说文 |
四、《西藏源流考》祖本考证及影响 |
第二节《瀛寰琐纪》之诗词 |
一、白桃花吟社 |
二、“士不遇”情怀 |
三、女性诗词 |
第三节《瀛寰琐纪》之文献史料 |
一、《重选沧江乐府序》等序跋之价值 |
二、寒士学子之传记资料 |
三、清季民初诗文作品之流存 |
四、太平天国史料之另一种记载 |
第三章 《瀛寰琐纪》之笔记和小说 |
第一节 诸皇后外传系列 |
第二节 香雪草堂与四梅阁 |
第三节《江户繁昌记》与《沪城岁事衢歌》 |
第四节 狐鬼、志怪及游戏笔墨 |
第五节 忠孝节义与青楼画舫 |
一、《孤山吊林少尉墓并序》 |
二、黄烈女遗诗 |
三、《白门新柳记》 |
第六节 《昕夕闲谈》 |
第四章 《瀛寰琐纪》作者考论(上)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瀛寰琐纪》作者之名家、学者概述 |
第三节 《瀛寰琐纪》主要作者考略 |
第四节 《瀛寰琐纪》主要作者间交游概述 |
一、从《申报》到《瀛寰琐纪》 |
二、别集中之交游酬唱 |
第五章 《瀛寰琐纪》作者考论(下) |
第一节 《瀛寰琐纪》普通作者考论 |
一、生平考略 |
二、交游概述 |
第二节 《瀛寰琐纪》忠孝节义类作者 |
一、生平考略 |
二、交游概述 |
第三节《瀛寰琐纪》办刊期间已故作者考论 |
第四节 结语 |
第六章 影响与式微 |
第一节《瀛寰琐纪》之兴衰 |
第二节《瀛寰琐纪》于近代文学期刊之影响 |
第三节 近代旧文学期刊之式微 |
一、近代旧文学期刊述略 |
二、近代旧文学期刊之式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申报》上有关《瀛寰琐纪》之广告长编 |
附录二:《瀛寰琐纪》作者待考录 |
附录三:《瀛寰琐纪》作者名、号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
二 |
上编 裨治文在中国 |
第一章 裨治文在华早期活动 |
第一节 裨治文来华 |
第二节 裨治文与《中国丛报》 |
第三节 裨治文与“马礼逊教育协会” |
第四节 裨治文与“益智会” |
第五节 裨治文与“中国医药传道会” |
第二章 裨治文在鸦片战争中的活动 |
第一节 对鸦片贸易的批判 |
第二节 支持林则徐禁烟运动 |
第三节 对鸦片战争的态度 |
第四节 参与中美《望厦条约》之签订 |
第三章 裨治文的晚年 |
第一节 裨治文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活动 |
第二节 裨治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后期的活动 |
第三节 翻译中文《圣经》 |
下编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研究 |
第四章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写作与出版 |
第一节 第一版《美理哥合省国志略》 |
1、缘起 |
2、出版机构 |
3、版本 |
第二节 第二版《亚墨理格合众国志略》 |
第三节 第三版《大美联邦志略》 |
1、《大美联邦志略》的版本 |
2、《大美联邦志略》的内容、文辞等方面的变化 |
3、修订《大美联邦志略》的华人助手 |
4、出版机构 |
第四节 《小方壶斋舆地丛抄》中辑录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 |
第五章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内容和特色 |
第一节 内容 |
1、对美国史地的介绍 |
2、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介绍 |
3、对文化教育方面的介绍 |
4、对印第安人的介绍 |
第二节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语言翻译上的特色 |
1、裨治文的翻译技巧 |
2、翻译的偏差 |
第六章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一节 对中国世界地理着作的影响 |
1、《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与《海国图说》 |
2、《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与《海图四说》 |
3、《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与《瀛寰志略》 |
4、对其他人的影响 |
第二节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对近现代汉语形成的作用 |
第三节 对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影响 |
结论 |
表1 《中国丛报》刊登文章分类 |
表2 《大美联邦志略》上卷与《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下篇对照表 |
表3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20州译名对照表 |
表4 《海国图志》百卷本引用(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情况 |
表5 《合省国说》引用《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情况 |
表6 吕调阳注释的《海录》引用《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情况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相关图片 |
刘路生点校本勘误表 |
四、《澳门护理杂志》订阅征稿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D]. 罗文. 河北大学, 2020(08)
- [3]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6]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7]《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D]. 刘方. 吉林大学, 2012(03)
- [8]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D]. 宋青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9]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 孙琴. 苏州大学, 2010(10)
- [10]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 张施娟. 浙江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