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

论文摘要

微胶囊化香精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对香精进行包裹,可以避免香味物质直接受热、光的影响而引起氧化变质,避免有效成分的挥发,有效控制香味物质的释放,提高香味的稳定性。如何在香精和织物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接,赋予织物香味且留香时间比较持久,提高香精在织物上的耐洗涤性能,是当前纺织品加香亟待解决的问题。壳寡糖是壳聚糖降解后的聚合度为2~10的产物,已经在生物医药领域、精细化工领域、保健食品领域和农林畜牧领域得到应用,它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途。以壳聚糖作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报道已经很多,壳寡糖作为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很多性质都与壳聚糖相似,壳寡糖分子中大量的羟基等强极性基团的存在不仅使壳寡糖的水溶性大为改观,也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能,因此,可以利用壳寡糖的成膜作用,将它作为壁材制备香精微胶囊,而壳寡糖作为微胶囊的壁材的研究却较少见诸报道。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经验积累和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首先以单一组分的香精叶醇为芯材,用壳寡糖、三聚磷酸钠和高分子型阴离子分散剂为壁材利用复凝聚法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壳寡糖一叶醇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以玫瑰油复合香精为芯材,制备壳寡糖一玫瑰油香精微胶囊,并利用制得的香精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芳香整理。为了研究壳寡糖一叶醇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各组份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分子型阴离子分散剂、三聚磷酸钠、壳寡糖的用量对叶醇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随着高分子型阴离子分散剂用量的增加,叶醇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的绝对值均增大,叶醇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率也增加;(2)在相同的高分子型阴离子分散剂的用量下,随着壳寡糖用量的增加,叶醇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率增大,且达到一定值时维持稳定;(3)随着三聚磷酸钠用量的增加,叶醇乳液粒径变化不明显,叶醇乳液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在低浓度条件下迅速增大后随着三聚磷酸钠用量的增加不再变化,叶醇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率均没有明显的变化;(4)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叶醇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率还随着体系浓度的增加而增大;(5)三聚磷酸钠在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中,并没有参与微胶囊壳的形成,只起到分散的作用。本文以含有多组分的香精玫瑰油为芯材,制备壳寡糖一玫瑰油香精微胶囊,以此对棉织物进行芳香整理,研究了织物的芳香整理工艺、水洗工艺,以及温度对留香效果和留香香型的影响。实验表明洗涤前及洗涤l0次、30次、50次后,织物上均存在一定数量的香精,洗涤50次后的织物仍然具有所加香气的香型特征;芳香整理后的织物经过高温处理及长时间的存放,香精的香型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1.1 微胶囊的定义
  • 1.1.2 微胶囊的分类
  • 1.2 微胶囊化的目的及功能
  • 1.2.1 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
  • 1.2.2 控制释放
  • 1.2.3 提供稳定性及保护芯材免受环境影响
  • 1.2.4 降低对健康的危害及减少毒副作用
  • 1.3 微胶囊化的主要壁材
  • 1.3.1 天然高分子材料
  • 1.3.2 半合成材料
  • 1.3.3 全合成高分子材料
  • 1.4 微胶囊化的方法
  • 1.4.1 香精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方法
  • 1.4.2 超细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方法
  • 1.4.3 其他的微胶囊制备技术
  • 1.5 微胶囊技术的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 1.6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中的应用
  • 1.6.1 微胶囊技术在印花中的应用
  • 1.6.2 微胶囊技术在后整理中的应用
  • 1.6.3 微胶囊技术在染色加工中的应用
  • 1.6.4 微胶囊技术在服装方面的应用
  •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内容及实验工作准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的选择
  • 2.3.2 叶醇微胶囊制备方法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2.3.3 叶醇微胶囊制备方法的对芯材包埋率的影响
  • 2.3.4 pH对叶醇微胶囊的包埋率和粒径的影响
  • 2.3.5 高分子型阴离子分散剂在叶醇微胶囊制备中的作用
  • 2.3.6 三聚磷酸钠在叶醇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
  • 2.3.7 壳寡糖用量对叶醇微胶囊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
  • 2.3.8 体系浓度对叶醇微胶囊的影响
  • 2.3.9 叶醇微胶囊耐酸碱性能的研究
  • 2.3.10 叶醇微胶囊的交联
  • 2.3.11 交联后叶醇微胶囊耐酸碱性能的研究
  • 2.3.12 叶醇微胶囊体系中的磷元素分析
  • 2.3.13 叶醇微胶囊的形貌观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精微胶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内容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玫瑰油香精的乳化
  • 3.3.2 玫瑰油香精微胶囊的制备
  • 3.3.3 不同整理方法对织物留香效果的影响
  • 3.3.4 洗涤次数对织物留香效果的影响
  • 3.3.5 温度对织物留香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功能性微胶囊油墨在网印中的应用[J]. 丝网印刷 2019(11)
    • [2].咪鲜胺、芥末精油微胶囊对红毛丹果实保鲜效果的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什么是微胶囊染整技术[J]. 网印工业 2019(12)
    • [4].微胶囊红磷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03)
    • [5].微胶囊技术开辟纺织染整应用发展的新途径[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3)
    • [6].天然抗菌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J]. 针织工业 2020(04)
    • [7].正十六烷在芳香微胶囊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纺织技术 2020(03)
    • [8].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J]. 塑料工业 2020(04)
    • [9].悬浮聚合制备交联聚苯乙烯石蜡微胶囊及性能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0(03)
    • [10].中药香囊组方药材种植及其芳香气味在香味微胶囊中的开发可能性分析[J]. 农家参谋 2020(19)
    • [11].石蜡微胶囊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18(05)
    • [12].微胶囊芳香整理[J]. 印染 2017(01)
    • [13].维生素E复凝聚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7)
    • [14].自润滑微胶囊摩擦学研究进展[J]. 润滑与密封 2017(08)
    • [15].微胶囊释放机制概述[J]. 现代农药 2017(05)
    • [16].热膨胀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 工程塑料应用 2017(08)
    • [17].微胶囊相变悬浮液用于储能/输能系统的性能评价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9)
    • [18].浅谈高分子材料在微胶囊新技术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 2016(10)
    • [19].单宁酸缓释微胶囊的释放特性与应用研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6(03)
    • [20].相分离法制备多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胶囊[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 [21].有机无机掺杂微胶囊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11)
    • [22].壳聚糖/明胶抗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J]. 化工进展 2020(03)
    • [23].茶多酚微胶囊对腊肉理化性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1)
    • [24].触发型微胶囊钢筋阻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综述[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0(02)
    • [25].淀粉基食品微胶囊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控释特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15)
    • [26].苍耳子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冷鲜肉涂膜保鲜中的应用[J]. 应用化工 2020(10)
    • [27].微胶囊在自修复混凝土制品中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12)
    • [28].微胶囊悬浮剂研究现状与展望[J]. 广东化工 2017(09)
    • [29].芳烃油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J]. 现代化工 2017(09)
    • [30].卤油微胶囊的制备[J]. 中国调味品 2016(02)

    标签:;  ;  ;  ;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