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博弈论的方法简析科研及科技开发的合作共赢(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云[1](2021)在《基于合作博弈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制造业的特性,将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理论贯穿到装配式建筑项目,有利于提升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但是,实际的装配式项目中却存在着供应链合作失败率较高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收益分配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破裂的重要因素。各节点企业在供应链总收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都尽可能为自身争取最大的收益。供应链节点企业如何通过合作博弈实现双赢,是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营的关键。因此,研究供应链的收益分配问题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的方法研究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产业基地调研及专家访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出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的4个影响因素;其次,结合供应链的复杂及动态特点,对Shapley值模型进行二阶段修正,考虑风险承担、资源投入、信息价值及市场占有率四个因素对模型进行事前调整,同时,权衡供应链成员的共有收益及私有收益做事后调整;然后,分析了供应链收益进行再分配的必要性以及谈判博弈的影响因素,结合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基于Nash谈判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此合作博弈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作博弈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整体收益,而且可以激励各节点企业提高对整体的贡献度,帮助各节点企业形成动态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和各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将合作博弈理论与用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中,丰富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同时,为解决供应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推动装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马芳[2](2020)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北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不尽人意。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明确提出了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关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对口合作实施至今已三年,两地对口合作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制定了哪些实施细则、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地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振兴效果如何、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哪些经济效应、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对口合作的进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对此开展研究,研究对全面评估对口合作政策、促进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涉及的地域、层级、领域很广,目前对两地对口合作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仅在东北振兴或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对口合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其他研究不同,研究在对两地大量的实地调研及向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咨询、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合作现状总览、合作效应实证、制约因素分析为主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内容:解读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政策,系统梳理对口合作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领域对对口合作在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代表,进一步实证分析对口合作对东北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对口合作的视角分析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对两地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口合作政策,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合作,进而推进东北振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到2020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即形成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多产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合作相关政策,并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措施。2.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着。东北地区在对口合作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明显。对口合作明显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口合作使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经济拉动效应不显着。东部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也未因对口合作而出现明显的进步,其中,国企改革对机制体制改革的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果显着,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效果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的科技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显着,但对科技投入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三个重点合作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明显,这说明对口合作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5.从对口合作视角分析制约东北振兴的主要因素:两地经济基础及合作效应的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合作意愿不强。机制体制方面,对口合作的实施在东北基层政府受到阻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某些行业中仍存在着以利益输送为基础的“隐性限制”,招标内定、企业垄断、隐性门槛等状况仍然存在。东北国企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存在内部结构矛盾;农业合作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面临问题;东北本地的金融业表现整体疲软,削弱了两地对口合作的效果。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创新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东北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弱。在平台建设及其他方面,东北特色小镇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中两地间信息数据互通不畅;产业园区功能存在竞争冲突。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6.促进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增强两地干部交流、转变思想意识,制定对口合作PPP项目规范,提升东北国企混改质量,大力促进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两地对口合作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激励两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扶持两地非公经济融资,以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发展,加强两地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以两地制造业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健全两地人才培育与流动机制,调动两地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两地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两地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两地进一步合作交流,补齐两地农村、农业对口合作平台建设短板。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对口合作视角系统梳理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对东北振兴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星河,但是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却不多,研究填补了这一项空白,为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材料。2.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中国区域间对口合作大都是发达地区以帮扶为主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形式,很少有学者对此种区域合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尚不是落后地区,文章对新时代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3.建立区域对口合作分析框架。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对口合作分析框架,研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现状、经济效应、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抓住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东北振兴的关键。4.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通过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将两地对口合作前后对比,及东北地区在三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对东北振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及农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管立杰[3](2020)在《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研究》文中提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下文简称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与传统公共事业提供方式相比,PPP模式具有经济节约、提高效率等明显优势,能够解决财力不足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优势融合,因此,被各国广泛地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PPP模式。在中央的积极推动下,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日渐兴起,虽然还处于探索期,但发展较为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涵盖农村道路、农村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农业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优势逐渐显现。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累计在库PPP项目9626个,投资额14.8万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共计664个,投资金额达5784亿。2014年以来有510个贫困县(其中绝大部分目前已脱贫摘帽)已探索应用PPP模式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投资额达1.2万亿元。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在实践应用中还面临诸多困境,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合作企业、农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合作不协调、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效率低下、问题频出,使得很多公私合作项目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不但无法发挥各自优势,而且额外增加了交易费用,损害了公共利益,这在实践中有大量的事实佐证。当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是什么,存在哪些利益冲突?相互之间是如何博弈的?怎样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协调?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破解当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困境,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改进合作关系、改善投资效果,实现多方共赢,避免项目失败、农户利益受损的局面,对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研究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协调为目标,着重探讨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及协调问题,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博弈分析、激励模型、扎根理论等多种方法,基于多个案例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运行实践开展分析,深入考察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行为方式、利益冲突和决策依据,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利益相关者协调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分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资状况和产生的效应,剖析合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推广和应用的主导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当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较为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了积极效应。但实践显示诸多农村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效率低下、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不合理、农户参与不足、项目脱离当地现状和农户需求等问题比较突出,政府部门、企业、农户之间因缺乏协调导致冲突不断和效率低下。项目收益情况、政策支持力度、资金可获得性、专业人才充足性、平等合作意识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有较大影响。(2)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及职责,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基于项目治理理论,提出化解冲突的分析框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社会资本方和农户是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存在着差异性和冲突性,基于利益分配、风险分担、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利益相关者之间易于因机会主义行为引发纠纷、因缺乏沟通造成冲突、因忽视农民需求和农户参与造成民众质疑、反对或产生信任危机。产生冲突的主要根源是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动力不足、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信息共享。基于项目治理理论可从利益分配、激励约束、关系治理等维度化解冲突。(3)构建博弈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问题开展分析,着重探讨主体行为协调的选择机理,掌握考虑利益风险分配下主体行为协调的演化路径与稳定策略。研究表明,收益分配、风险分配、监管力度和奖惩额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主体选择协同策略的重要因素,决定主体行为协调的演化方向。地方政府和合作企业都存在因片面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愿积极履约的可能性,在合理范围内增加风险承担系数、提高激励水平、提高外部监管力度、加大惩处力度可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地方政府和合作企业的主体行为协调。农户参与行为与其参与成本和收益密切相关,增加政府奖励、农户获得感以及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收益,可促使农户积极参与。(4)构建激励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协调问题开展分析,对不同条件下的激励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激励约束机制的优化思路。研究表明与单纯的显性激励模型相比,引入声誉效应后,社会资本方的努力程度得到提高,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充分运用声誉效应的隐性激励作用,能使政府方获得更高的收入。案例分析表明,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受到动机、激励、信息的多重因素影响,适当的监管方式和激励措施有利于提高主体积极性、提高合作绩效,促进利益相关者协调。(5)从关系治理角度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协调问题开展分析。首先应用扎根理论对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分析表明主体因素、合作因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4个主范畴是主要影响因素,主体间存在的合作因素(由沟通交流及利益分配因子决定),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伙伴关系的直接因素,合作障碍越大,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协调的可能越小,伙伴关系的稳定性越差。案例分析表明,构建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协作关系,必须提高协同意识,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建立平等合作关系。(6)最后,在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应用实践的基础上,以服务农村发展和满足农户需求为宗旨,从提升利益风险分配合理性、完善激励约束框架、构筑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三方面为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协调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如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问题,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进行系统分析和诊断,研究视角有一定独特性;研究内容上,深入考察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冲突、行为方式和决策依据,基于多个维度探讨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丰富现有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深化和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的内容体系;在方法的组合运用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毛一晴[4](2020)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剖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以多层面理论整合模型为指导,识别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主体及产生的动力作用,以此为基础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实现模型。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实现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间的关系,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靶点、作用路径与作用方式。以促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为目标,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发展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资料收集方法:(1)文献研究:对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制度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场域理论进行文献回顾;对稳定协作、乡村卫生协作、乡村一体化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界定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内涵;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的政策、报告、文献、资料等,着重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推动供给侧改革方面的价值。(2)现场调查:在湖北省、河南省、重庆市等样本地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部分进行研究;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梳理;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动力主体的识别、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辖区居民在促进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的筛选、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程度打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情况评价指标筛选;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2)资料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进行所有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人员基本特征因素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现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一致性相关分析,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模糊决策实验与实验评估法,采用该方法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3)系统动力学:运用Vensim PLE软件,通过构建各变量间的流位流率系、流率入树模型、极小基模、生成系统流图,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路径,构建作用机制模型。(4)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优化。以相同县域内两家乡镇卫生院、相同省份内两个县级市、一个县级市近十年的发展变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1)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动力主体识别与动力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动力主体包括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场域核心位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场域中间位置)与辖区居民(场域边缘位置)。乡镇卫生院动力作用包括能力提升、资源整合、有效管理、观念引导,村卫生室动力作用包括能力改善、服从管理、社会关系,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动力作用包括政策设计、宏观管理、协调指挥、文化倡导,辖区居民通过对服务提供的配合与认可产生动力作用。四种动力主体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作用。(2)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现状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乡村两级卫生协作稳定状态处于中等程度的情况较多(65.6%),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协作稳定状态要优于村医(χ2=62.188,P<0.001)。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3个因素可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影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层面因素,文化引导、健康知识传播、协作制度的设计与推动,主要作用于组织层面因素服务能力、整体效益、管理水平(服从管理程度)、服务规范、服务配合,关系层面因素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机构协调、医患关系,个体层面因素协作收益、协作成本、利益保障、居民健康;宏观制度压力可直接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组织层面因素、关系层面因素、个体层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12个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即影响因素)间存在相关关系,包括社会层面因素健康知识传播、社会宏观制度压力,组织层面因素服务能力、整体效益、管理水平、服从管理程度、服务规范,关系层面因素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医患关系,个体层面因素协作收益、居民健康。从定性分析的结果中提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产生影响的关键要素,结果显示12个要素均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产生作用的靶点。(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无法直接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而是通过作用靶点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影响。服务提供作用于健康知识传播、制度压力、机构整体效益、人员协作收益、居民健康水平与健康素养5个靶点;服务支持作用于健康知识传播、制度压力、机构管理水平、服务规范与服务能力、村服从管理程度、人员协作收益7个靶点;绩效考核作用于制度压力、机构管理水平、服务规范与整体效益、村服从管理程度、人员协作收益6个靶点;资金管理作用于制度压力、村服从管理程度、机构效益、人员协作收益4个靶点;靶点之间相互影响,且影响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医患关系,因此分别通过8条、24条、129条、40条作用路径,形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复杂机制。【结论与建议】结论:目前乡村卫生稳定协作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服务提供、服务支持、绩效考核、资金管理,影响社会、组织、关系、个体四个层面中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关键要素,从而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作用。因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优化可以促进乡村卫生协作稳定状态的提高与维持。在社会层面,通过健康知识传播,改善居民健康水平与健康素养,从而协调居民与卫生人员间关系,与服务项目形成的社会宏观制度压力共同发挥作用;在组织层面,通过增加管理渗透与县级对服务规范监管,提高机构服务能力与整体效益发挥作用;在个体层面,通过保障卫生人员收益发挥作用;在关系层面,通过影响组织与个体层面因素,改善乡村两级人员信任、对县级部门管理制度信任、居民信任的程度,共同产生作用。建议:社会层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制度化”进程,调节卫生人员的制度压力感知;组织层面,以“公共卫生”促“基本医疗”,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提高基层机构整体效益与服务能力;关系层面,改善协作关系,促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与基层卫生改革相衔接;个体层面,兼顾供需双方利益,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监管与结果应用。【创新与不足】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促进农村基层卫生改革为目标,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价值研究的全新视角,弥补了过往研究中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供方价值研究的不足。(2)研究理论的创新。构建涵盖社会、组织、关系、个体的多层面理论整合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结合场域理论推断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各个主体的动力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实现模型、动力分析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模型。(3)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往的研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研究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本研究分别采用模糊决策实验与实验评估法、Spearman一致性相关分析、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服务提供、服务支持、绩效考核、资金管理四个维度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路径。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的验证采用典型案例分析,但典型案例无法代表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数据样本的可获得性限制,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辖区居民促进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较少的样本量难免出现偏倚。研究的机构样本中以实施乡村一体化的样本单位为主,缺乏对未推行乡村一体化的机构进行分析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充足。
刘志强[5](2020)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暴露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和农业资金缺乏等问题,并且根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要求,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急需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地整治可以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但是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农地整治存在项目资金缺乏、投资效率不高、农户参与较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户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探索新的农地整治实施模式。现有实践将PPP模式应用于农地整治取得的效果显着,它能缓解政府部门财政压力,促进农户增收,提高项目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推进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由于我国PPP模式农地整治还处于探索阶段,PPP模式农地整治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农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低;并且PPP模式农地整治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明显。因此,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对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冲突进行分析,以期为规避、化解农地整治的利益矛盾,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阈出发,阐述了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的动因和阻力,详细分析了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在项目中利益诉求及其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农业企业和农户关于农地流转租金的无限回合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以及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关于项目补贴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到模型的稳定策略,并选取典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最终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结合多为细则评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本文将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2)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主要存在两种博弈关系,一种是农业企业与农户关于农地流转租金的问题,另一种是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关于项目补贴的问题。(3)在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讨价还价博弈中,使得农业企业和农户获得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是: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讨价还价博弈在第一回合中就结束。并且根据博弈均衡解可得: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企业预期的农地经营收益、成正比;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政府部门给予的补贴成正比;农业企业愿意支付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其计划在项目中投入的成本成反比;农户可接受的农地流转租金与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成反比。(4)在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的演化博弈中,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系统演化稳定策略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农业企业有可能选择“低努力”策略,也有可能选择“高努力”策略时,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小于选择“不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则系统没有演化稳定策略。第二种是农业企业始终选择“低努力”策略作为最优策略,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低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第三种是农业企业始终选择“高努力”策略作为最优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若政府部门选择“不激励”策略时的净收益最大,则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会同时选择“不激励”和“高努力”作为演化稳定策略。依据研究结论,为了协调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积极性,提高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的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PPP模式农地整治法律法规。(2)针对农地租金,采取逐年递增制。(3)建立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建立约束机制,抑制企业的投机行为。
谢传传[6](2020)在《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俄欧关系急转直下,欧盟对俄罗斯发起的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经济环境与地缘政治环境恶化。为破解西方围堵,俄罗斯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进一步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攀升,对能源安全的重视度也与日俱增。于是,中俄两国巨大的供需互补性促使两国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在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探索新的中俄能源合作路径,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双方资源互补、经济共赢,增强战略互信,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格局转变的不确定性。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形式越来越制度化,且双方互信基础良好,合作基础雄厚,因此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可行性。本文以能源命运共同体为理念基础,从制度、互信、合作三个层面对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以下可能路径。首先,从完善能源价格机制、中俄媒体合作分委会、建立项目实施监管机制三个方面来完善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基础,减少能源价格分歧,提高双方媒体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其次,从政府、民众、企业三方面来加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互信基础,改善“官热民冷”的现象。最后,要继续加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基础,努力搭建东北亚能源对话平台,避免恶性竞争。从长远出发,不断完善中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中俄也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展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胡燕[7](2020)在《绿色视角下港口群落系统货种结构识别与优化》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结合,港口已成为代表国家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增速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我国港口资源整合工作的展开,各省份相继统筹多港口资源合并成立新型港口集团,中国港口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大“组团式”的港口群格局演变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一体化运营”的区域性港口群。如何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区域港口群成为了一体化运营港口群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将在国家港口整合、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等政策支持下,从群落生态学视角解析港口区域系统,研究基于绿色视角的港口群落系统货种结构优化问题。首先,对港口供需与竞争、港口群落与绿色增长、港口整合与结构优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论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并对本文应用到的生态位、绿色发展等理论和港口群落系统模式演变进行简述。其次,基于生态位建构港口群货种结构特征识别模型,辨识港口群落系统的货种结构特征,并选取辽宁港口群落进行分析。第三,结合当前一体化运输需求,本文构建包含多个港口、多个货种以及腹地多种运输方式的绿色港口群落系统货种结构优化模型。充分考虑港口货种结构约束、腹地运输网络结构约束以及货运供需平衡约束等,并采用模糊折衷变化,转化为单目标模型便于求解。最后,选取辽宁港口群落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港口群落系统功能结构调整和运输结构调整进行敏感性分析。实证优化的结果表明,扩大具有较高货种生态位港口的货种通行能力,有助于港口群落系统整体的成本、时间和排放的降低。调整运输结构,扩大铁路占比,则受铁路装卸影响,在时间效率的降低上不如成本和排放。辽宁港口群落系统中港口间不同货种竞争激烈,需要采取差异化发展、退出与聚焦以及合作共赢等不同发展策略。
曲佳音[8](2020)在《考虑空箱调运的海上集装箱运输价格竞争博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集装箱运输早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手段。而随着各国港口群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也会给海运市场带来各种各样的集装箱运输问题。其中,由于全球区域间贸易发展失衡,港口群和承运公司空箱调运规划不足等因素导致的多数港口空集装箱过度积压,无法按时调运的问题正是目前海运集装箱市场面临的十分普遍且棘手的情况。而空集装箱的调运成本会对承运公司的运营带来相当的成本负担,这也会阻碍承运公司的航运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并合理地利用好港口空箱,实现空箱及时调运,合理周转对于我国各海运事业乃至全球港口群与承运公司的发展运营都至关重要。为了承运公司的良好运营与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海运承运公司在两个港口之间提供集装箱运输服务的海运系统中的价格竞争问题。并将空箱调运成本作为价格竞争的因素考虑其中。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利用Hotelling需求博弈模型,在目标函数中加入空箱调运成本因素,建立以两承运公司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并推导出了两个海运承运公司在同质和异质情况下的均衡解。此外,我们通过数值研究充分分析了潜在需求量不平衡情况以及各种成本参数对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贸易不平衡加剧时,系统中规模较大的承运公司(运营成本较低且发展完善的承运公司)比小规模承运公司(运营成本较高的发展中承运公司)能够承载更多的空集装箱调运运力。同时,承运公司差异性的加剧虽然可以增加在同一港口群内两家承运公司的总体利润,但是对于小规模缺乏竞争力的一方来说却是不利的。最后,我们根据全文的阐述以及数值分析结果,结合当前我国的港口群海运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海运运输规划布局的管理建议。
叶雷[9](2020)在《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世界广泛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国,为摆脱贫困做出了巨大努力。针对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广、贫困差异大、贫困程度各异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科学识别和分析贫困区域环境和贫困农户状况,有效进行贫困对象的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治贫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PPP模式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思路和新途径。PPP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调动市场经济活力,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的合作共赢和利益共享,促进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扶贫开发中推广PPP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精准扶贫中的促进作用,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应运而生。截止2019年8月,我国已实施落地PPP扶贫项目766个、投资额6,670亿元,有效地推进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的步伐。目前,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成熟的收益分配设计机制,存在着收益分配不合理,项目落地率低,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以及扶贫对象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收益分配机制,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PPP项目收益分配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基于精准扶贫PPP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博弈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博弈论设计机制分析政府付费模式、使用者付费模式和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三种收益分配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努力情况,确定最优收益分配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收益分配模型,分别讨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收益分配情况以及社会资本与扶贫对象的收益分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为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最优收益分配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在该模式下的最优策略分别为分配和参与,根据模型计算可得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收益分配率和社会资本与扶贫对象的分红率范围。最后通过A县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案例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一些建议。
李舵[10](2020)在《基于微分博弈的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中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技术创新已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具备了技术创新的所有要素,兼顾了研发与实用,是广泛存在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然而,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也伴随着利益分配问题的出现,不同的联盟利益主体往往对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生产部门的逐利性决定了企业首先要谋求中短期经济效益,而学研部门需要长期的研发支持,政府则看重区域的整体效益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影响,联盟内部极易发生利益冲突导致合作破裂。因此,设计动态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对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长效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政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利益分配在联盟中的实现情况,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综述,选取研究工具与方法,奠定研究基础;对政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利益主体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技术研发的关键因素,基于微分博弈理论,通过变量选取,模型假设与构建,求解出最优利益分配模型结果;在对比了不同均衡策略下的最优效益水平后,确定整体效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利益分配模式。根据利益分配的原则,结合联盟的利益分配情境,选择Shapley值法作为整体利益分配方法,经过建模-算例-模拟,最终得到最佳利益分配契约,并针对不同利益主体提出对应政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联盟各主体的最优效益与主体投入的研发努力直接相关。各利益主体的研发努力程度与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市场需求影响系数,单位产品边际收益呈正相关,与研发成本系数,资本贴现率,技术创新水平自然衰减率呈负相关。(2)利益分配契约达成的前提条件是联盟整体利益最大化,产生足够的合作剩余,各利益主体通过谈判实现各自效益的帕累托最优。在分散式决策模式中,政府进行成本分摊能够促进联盟个体的研发努力提升,从而增加个体的最优效益。集中式决策能够将个体利益最大化转变为联盟利益最大化,同时集中式决策大幅提高了联盟的技术创新水平。(3)集中式决策能够消弭联盟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是实现联盟内部利益分配的前提。但集中式决策只能计算出联盟整体的最优效益,还需要进一步对各主体的利益分配值进行计算。Shapley值法根据合作方对联盟获得效益的贡献程度决定各主体的利益分配值,保证了利益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通过Shapley值法求解得到的联盟三方最优效益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说明正确的策略前提加上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能够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促进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用博弈论的方法简析科研及科技开发的合作共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博弈论的方法简析科研及科技开发的合作共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合作博弈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供应链研究综述 |
1.2.2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研究综述 |
1.2.3 供应链收益分配相关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 |
2.1.1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定义 |
2.1.2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结构和特点 |
2.2 供应链收益分配 |
2.2.1 收益的来源 |
2.2.2 利益相关者 |
2.2.3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利益相关者 |
2.2.4 收益分配原则 |
2.3 博弈论 |
2.3.1 博弈论基本原理 |
2.3.2 合作博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确定 |
3.1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
3.2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的分析 |
3.3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影响因素 |
3.3.1 风险承担程度 |
3.3.2 资源投入程度 |
3.3.3 信息价值 |
3.3.4 市场占有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修正Shapley值的二阶段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 |
4.1 Shapley值法的原始模型 |
4.2 Shapley值法修正思路 |
4.3 事前分配阶段的Shapley值修正 |
4.3.1 风险承担因子 |
4.3.2 资源投入因子 |
4.3.3 信息价值因子 |
4.3.4 市场占有率因子 |
4.4 事后分配阶段的Shapley值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Nash谈判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最终分配 |
5.1 Nash谈判原始模型 |
5.2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终分配模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确定可行集和冲突点 |
5.2.3 构建收益的效用函数并求解 |
5.3 数值仿真分析 |
5.3.1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初始分配 |
5.3.2 修正Shapley值改进后的分配 |
5.3.3 Nash谈判博弈的最终分配 |
5.3.4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
(2)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尚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对口援助的理论发展 |
2.1.2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理论发展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对口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2 对口合作相关研究 |
2.2.3 东北振兴相关研究 |
第3章 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成效分析 |
3.1 对口合作实施总方案 |
3.1.1 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解读 |
3.1.2 分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 |
3.2 体制、机制改革与合作模式创新成效分析 |
3.2.1 东北地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效 |
3.2.2 对口合作发展模式创新 |
3.3 两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成效分析 |
3.4 对口合作区域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
3.5 对口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
3.6 其他领域合作成效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1 对口合作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1.1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 |
4.1.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 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4.2.1 体质机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
4.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4.2.3 体质机制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
4.3.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2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4.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4.2 科技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东北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效应分析 |
4.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5.2 地区间互联、互通效应分析的实证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对口合作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对口合作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1.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1.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2 对东部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5.2.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2.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3 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
5.3.1 效应分析的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3.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4 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5.4.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4.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5 地区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的效应分析 |
5.5.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5.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6章 两地对口合作重点产业效应研究 |
6.1 对口合作对双方农业的影响——来自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证据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2 对口合作对双方制造业的影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证据 |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3 对口合作对双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证据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7章 对口合作视角下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地区间发展差异对合作的制约作用分析 |
7.1.1 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对口合作 |
7.1.2 对口合作在两地的经济效应差异明显 |
7.2 四大领域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体制机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3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4 平台建设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3 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8章 提升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8.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地区间对口合作 |
8.2 加快地区间对口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
8.3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两地间合作 |
8.4 加强两地间的合作平台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应用的相关研究 |
1.3.3 PPP模式中多元主体合作的相关研究 |
1.3.4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多元主体合作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PPP模式 |
2.1.2 农村基础设施 |
2.1.3 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 |
2.2 PPP模式的相关理论 |
2.2.1 PPP模式特征及分类 |
2.2.2 PPP模式的基本运作 |
2.2.3 PPP模式的风险 |
2.3 理论基础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项目治理理论 |
2.3.4 博弈论 |
2.3.5 激励理论 |
3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现状 |
3.1.1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发展背景 |
3.1.2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发展情况 |
3.1.3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效应分析 |
3.1.4 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 推广和应用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影响因素辨析 |
3.2.1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指标权重计算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分析 |
4.1 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及职责 |
4.1.1 政府的利益诉求及职责 |
4.1.2 社会资本方的利益诉求及职责 |
4.1.3 农户的利益诉求及职责 |
4.1.4 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职责 |
4.2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冲突的表现 |
4.2.1 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冲突 |
4.2.2 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冲突 |
4.2.3 社会资本方与农户之间的冲突 |
4.3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源 |
4.3.1 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动力不足 |
4.3.2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
4.3.3 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信息共享 |
4.4 化解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冲突的分析框架 |
4.5 小结 |
5 基于博弈模型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 |
5.1 实现利益相关者协调的必要性 |
5.2 考虑利益风险分配的公私双方协调策略分析 |
5.2.1 基本假定 |
5.2.2 分析与讨论 |
5.2.3 仿真分析 |
5.2.4 启示 |
5.3 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利益协调的博弈分析 |
5.3.1 农户参与的必要性 |
5.3.2 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实践 |
5.3.3 模型假设 |
5.3.4 分析与讨论 |
5.3.5 启示 |
5.4 利益风险分配机制的完善思路 |
5.5 小结 |
6 基于激励模型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 |
6.1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激励约束机制 |
6.1.1 激励约束机制对利益相关者协调的促进作用 |
6.1.2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激励约束措施 |
6.1.3 案例分析—激励和监管方式对合作效果的影响 |
6.2 基于激励模型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 |
6.2.1 PPP模式下激励机制的效应分析 |
6.2.2 仅考虑显性激励下的模型 |
6.2.3 考虑声誉效应的PPP激励模型 |
6.2.4 模型分析及数据算例 |
6.3 考虑农户感知的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激励约束分析 |
6.3.1 考虑农户感知的必要性 |
6.3.2 农户感知的评价指标 |
6.4 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思路及要点 |
6.4.2 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思路 |
6.4.3 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要点 |
6.5 小结 |
7 基于关系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 |
7.1 关系治理对利益相关者协调的促进作用 |
7.2 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公私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7.2.2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
7.2.3 影响机理解析 |
7.3 案例分析—关系改进对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影响 |
7.3.1 案例基本情况 |
7.3.2 案例分析 |
7.3.3 经验启示 |
7.4 小结 |
8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利益相关者协调的对策建议 |
8.1 提升利益风险分配的合理性 |
8.1.1 优化利益分配 |
8.1.2 健全风险管理 |
8.1.3 增强利益保障 |
8.1.4 提高扶持力度 |
8.2 完善PPP项目的激励约束机制 |
8.2.1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
8.2.2 构建科学的监管体系 |
8.2.3 加强对主体的行为约束 |
8.3 构筑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
8.3.1 提升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意识 |
8.3.2 增强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能力 |
8.3.3 注重多方良性互动 |
8.3.4 积极引导农户参与 |
8.4 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收集方法 |
1.3.2 资料分析方法 |
1.4 论文思路与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核心概念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交换理论 |
2.1.2 组织制度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场域理论 |
2.2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 |
2.2.1 内涵界定 |
2.2.2 变量归纳 |
2.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2.3.1 发展历程 |
2.3.2 内容分析 |
2.3.3 价值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动力主体及作用分析 |
3.1 动力主体的识别 |
3.1.1 识别过程 |
3.1.2 识别结果 |
3.2 动力主体的作用分析 |
3.2.1 乡镇卫生院的动力作用 |
3.2.2 村卫生室的动力作用 |
3.2.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动力作用 |
3.2.4 辖区居民的动力作用 |
3.3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动力分析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实现机制分析 |
4.1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现状评价 |
4.1.1 样本基本情况 |
4.1.2 评价指标 |
4.1.3 评价结果 |
4.2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乡镇卫生院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村卫生室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保障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4 辖区居民促进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3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1 乡镇卫生院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2 村卫生室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保障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4 辖区居民促进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4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实现模型构建 |
4.4.1 实现路径梳理 |
4.4.2 实现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情况 |
5.1.1 调查样本与方法 |
5.1.2 运行模式梳理 |
5.1.3 运行情况评价 |
5.1.4 运行问题挖掘 |
5.2 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1 服务提供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2 服务支持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3 绩效考核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4 资金管理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靶点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分析 |
6.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复杂反馈模型构建 |
6.1.1 流位流率系确定 |
6.1.2 流位流率入树模型构建 |
6.1.3 极小基模构建 |
6.1.4 系统结构流图生成 |
6.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路径分析 |
6.2.1 服务提供作用路径 |
6.2.2 服务支持作用路径 |
6.2.3 绩效考核作用路径 |
6.2.4 资金管理作用路径 |
6.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提出研究假设 |
6.4.2 典型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分析 |
7.1.2 社会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3 组织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4 关系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5 个体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2 建议 |
7.2.1 社会层面:以“制度”代“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化”进程 |
7.2.2 组织层面:以“公共卫生”促“基本医疗”,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 |
7.2.3 关系层面:改善协作关系,促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与基层卫生改革相衔接 |
7.2.4 个体层面:兼顾供需双方利益,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监管与结果应用 |
8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1 创新与价值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调查工具 |
(5)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地整治实施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进展 |
1.2.3 农地整治过程中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私合作模式 |
2.1.2 传统模式农地整治 |
2.1.3 PPP模式农地整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博弈论 |
2.2.3 冲突理论 |
3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冲突分析 |
3.1 PPP模式农地整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1.1 政府部门 |
3.1.2 农业产业化企业 |
3.1.3 项目区农户 |
3.2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政府部门行为分析 |
3.2.1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2.2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2.3 政府部门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3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农业企业行为分析 |
3.3.1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3.2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3.3 农业企业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4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 |
3.4.1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动因 |
3.4.2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阻力 |
3.4.3 农户参与PPP模式农地整治的利益诉求分析 |
3.5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农户间冲突分析 |
3.5.1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冲突分析 |
3.5.2 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冲突分析 |
4 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冲突分析 |
4.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及其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 |
4.1.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 |
4.1.2 讨价还价博弈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分析 |
4.2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4.3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基本参数 |
4.4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构建 |
4.5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 |
4.5.1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过程分析 |
4.5.2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
4.6 案例分析 |
4.6.1 案例基本情况 |
4.6.2 案例博弈分析 |
5 基于演化博弈的PPP模式农地整治中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利益冲突分析 |
5.1 演化博弈理论及其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 |
5.1.1 演化博弈理论 |
5.1.2 演化博弈理论在PPP模式农地整治中的适用性分析 |
5.2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5.3 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参数 |
5.4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5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5.1 政府部门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2 农业企业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3 政府部门与农业企业的系统稳定策略分析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基本情况 |
5.6.2 案例博弈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实现资源互补、经济共赢的需要 |
一、能源资源充沛是俄罗斯寻求市场的有力保障 |
二、能源需求缺口是中国拓展能源进口多元化的主要动因 |
三、内在契合性因素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推动力 |
第二节 深化中俄战略互信的需要 |
一、能源合作为中俄关系注入活力 |
二、能源合作助力中俄在多边合作平台相互支持 |
第三节 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格局转变的需要 |
一、“页岩革命”使美国成为能源供给侧的重要一极 |
二、亚太市场成为能源需求的主力区 |
三、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应运而生 |
第二章 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中俄能源合作制度基础稳固 |
一、中俄战略磋商机制 |
二、中俄双边机制性会议 |
三、中俄对话机制 |
第二节 中俄能源合作互信基础良好 |
第三节 中俄能源合作项目基础雄厚 |
一、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竣工 |
二、油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 |
三、炼化加工厂整体稳健 |
四、能源技术实现创新发展 |
(一)田湾核电站 |
(二)徐大堡核电站 |
第三章 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可能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完善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基础 |
一、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
二、完善中俄媒体合作委员会 |
三、建立项目实施监管机制 |
第二节 增强能源命运共同体的互信基础 |
一、政府从全局出发加强战略部署 |
二、企业树立绿色、环保、共赢的理念 |
三、民间努力营造良好的对华舆论氛围 |
第三节 加强能源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基础 |
一、搭建东北亚能源对话平台 |
二、逐渐完善中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三、夯实中俄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绿色视角下港口群落系统货种结构识别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港口供需与竞争研究现状 |
1.3.2 港口群落与绿色发展研究现状 |
1.3.3 港口整合与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4 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绿色视角下港口群落系统演变分析 |
2.1 港口群落系统 |
2.1.1 港口群落系统的构成要素 |
2.1.2 港口群落系统模式演变 |
2.2 绿色发展内涵 |
2.3 港口群落系统绿色发展与结构治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港口群货种结构特征识别 |
3.1 生态位理论 |
3.2 港口群落系统货种结构特征 |
3.3 港口生态位的定义及测度方法 |
3.3.1 港口生态位的定义及测度方法 |
3.3.2 港口生态位宽度的定义及测度方法 |
3.3.3 港口生态位重叠度的定义及测度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绿色港口群落货种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描述与假设 |
4.2.2 模型参数及决策变量 |
4.2.3 绿色港口群落货种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4.3 模型求解及方法 |
4.3.1 模糊折衷转化 |
4.3.2 LINGO求解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辽宁港口群落系统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区域 |
5.1.1 辽宁港口群落系统的发展概况 |
5.1.2 研究数据 |
5.2 货种结构特征识别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2.1 生态位 |
5.2.2 生态位宽度 |
5.2.3 生态位重叠度 |
5.3 货种结构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敏感度分析 |
5.3.1 结果分析 |
5.3.2 敏感性分析 |
5.4 港口群结构治理策略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考虑空箱调运的海上集装箱运输价格竞争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港口集装箱运输与空箱调运相关理论 |
2.1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及趋势 |
2.2 海运集装箱港口竞合的目标 |
2.3 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产生的原因 |
2.3.1 客观原因 |
2.3.2 主观原因 |
2.4 集装箱空箱调运的特点 |
2.5 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的若干解决办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考虑空箱调运成本的集装箱运价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概述 |
3.3 模型问题描述 |
3.4 参数设定与数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最优决策分析 |
4.1 同质承运人情况下的决策分析 |
4.2 异质承运人情况下的决策分析 |
4.2.1 模型描述 |
4.2.2 决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数值研究 |
5.1 参数设定 |
5.2 参数变化对利润及需求的影响 |
5.2.1 腹地运输成本t对系统结果的影响 |
5.2.2 成本参数对系统结果的影响 |
5.2.3 承运人之间的需求不平衡程度对于结果的影响 |
5.2.4 承运人之间的异质程度对系统结果的影响 |
5.3 结果分析与阐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PPP模式与PPP项目 |
2.1.2 精准扶贫 |
2.1.3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流程 |
2.1.4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特征 |
2.2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相关问题 |
2.2.1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主体 |
2.2.2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式 |
2.2.3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目标 |
2.2.4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原则 |
2.3 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博弈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式 |
3.1 基本假设 |
3.2 模型构建与讨论 |
3.2.1 政府付费模式 |
3.2.2 使用者付费模式 |
3.2.3 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 |
3.3 算例分析 |
3.3.1 最优收益分配模式分析 |
3.3.2 扶贫收益与努力程度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收益分配讨论 |
4.1 基本假设 |
4.2 模型构建与讨论 |
4.2.1 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
4.2.2 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
4.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社会资本与扶贫对象的收益分配讨论 |
5.1 基本假设 |
5.2 模型构建与讨论 |
5.3 参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以A县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为例 |
6.1 案例简介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基本情况 |
6.1.3 入股分红协议 |
6.2 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建议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微分博弈的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利益分配 |
2.1.2 政产学研联盟 |
2.1.3 技术创新 |
2.2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
2.2.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 |
2.2.2 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 |
2.3 博弈理论 |
2.3.1 博弈论概述 |
2.3.2 微分博弈理论 |
2.3.3 博弈方法在政产学研研究中的应用 |
2.4 利益分配理论 |
2.4.1 利益分配原则 |
2.4.2 利益分配方式 |
2.4.3 合作博弈理论 |
2.4.4 Shapley值法的基本思想 |
3 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关系 |
3.1.1 技术创新联盟的利益内涵 |
3.1.2 技术创新联盟相关利益主体与利益诉求差异 |
3.1.3 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
3.2 政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投入努力因素 |
3.2.2 风险承担因素 |
3.2.3 利益贡献因素 |
4 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
4.1 基于微分博弈的政产学研利益分配模型 |
4.1.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1.2 非合作Nash均衡下的利益分配 |
4.1.3 政府参与成本分摊下的利益分配 |
4.1.4 集中式决策下的利益分配 |
4.2 均衡结果讨论 |
4.2.1 最优创新努力程度对比分析 |
4.2.2 最优技术创新水平轨迹对比分析 |
4.2.3 最优效益对比分析 |
4.3 基于Shapley值法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
5 算例分析与对策建议 |
5.1 参数设定 |
5.2 最优轨迹分析 |
5.2.1 最优努力程度对比 |
5.2.2 最优技术创新水平轨迹对比 |
5.2.3 最优效益水平轨迹对比 |
5.3 基于Shapley值法的集中式决策模式利益分配 |
5.4 对策与建议 |
5.4.1 政府对策建议 |
5.4.2 产业方对策建议 |
5.4.3 学研方对策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博弈论的方法简析科研及科技开发的合作共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合作博弈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D]. 刘红云.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马芳. 辽宁大学, 2020
- [3]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研究[D]. 管立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研究[D]. 毛一晴.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PPP模式农地整治中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 刘志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构建中俄能源命运共同体研究[D]. 谢传传.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绿色视角下港口群落系统货种结构识别与优化[D]. 胡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考虑空箱调运的海上集装箱运输价格竞争博弈研究[D]. 曲佳音. 深圳大学, 2020(10)
- [9]基于精准扶贫的PPP项目收益分配研究[D]. 叶雷.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10]基于微分博弈的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 李舵. 江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