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欣栾丽杰(辽宁省葫芦岛市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疼痛科1250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1-0411-0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针灸推拿治疗10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痊愈73例。好转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结论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膨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自2007年3月至2007年1月在我门诊治疗的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5~55岁;病程:3天~10年;职业:从事体力劳动者56例。办公室文职人员20例,司机24例。其中L4、5突出45例,L5、S1。突出40例,L3-4、L4-5、L5-S1。突出15例;单纯腰痛者20例,腰痛伴一侧下肢麻痛者70例,伴双下肢麻痛者10例。全部治疗患者无明显手术指征,自愿接受针灸推拿保守治疗,未服用其他治疗性药物,排除巨大椎间盘突出、椎体肿瘤及结核病变者。
2治疗方法
2.1电针:将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命名为“腰突腰穴”,将环跳、委中、承扶、阳陵泉四穴命名为“腰突肢穴”。每次从上述2组中各取两穴,共四穴,针刺得气后,灸“腰突腰穴”,并接电针仪,腰穴接一输出,肢穴接一输出,予连续波型,中等刺激强度,每次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2推拿疗法:①放松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身侧,用手掌或掌根部由轻到重,自上向下推,揉腰部两侧5~7遍;叠掌或前臂揉压腰骶部脊椎两侧数遍;用拇指或肘尖点按患侧大肠俞穴、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用滚法施治于患侧下肢坐骨神经线。②斜扳法患者侧卧于床上,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曲。医生站在患者对面,两肘分别扶按患者肩部前面和臀部,先摇动4—5次,再用相反方向的力缓缓扳动,旋转到有阻力时再作一个增大幅度的扳动,可闻及清脆的弹响声,左右侧卧位各施行1次。
以上手法每日进行1次,10次为1个疗程。
3疗效及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1)痊愈:腰腿部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腰背部功能正常;(2)好转:腰腿部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偶有腰背部痛,但不影响日常起居。腰背部功能基本正常;(3)无效:治疗后腰背部症状、体征、腰背部功能无明显改善,需要手术治疗。
3.2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痊愈73例,好转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P<0.05)。
4讨论
现代医学已经探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从而产生腰腿疼痛、后凸、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内因,外力作用(局部损伤、劳损、受冷寒湿邪等)是外因,外因加速内因之退变,而内因触发外因而形成病变,互为因果,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1]据有关统计,85%~90%的病人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恢复。在众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中,针灸推拿是较常用的效果肯定的方法。现代研究证实,针灸疗法可以促进本病患者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且使组织间隙水肿消除,进而改善压迫神经根处的水肿,促进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的回纳,解除了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使长期受压所致的充血、水肿和炎症逐渐改善而得以痊愈。推拿手法是常用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中医手法,推、揉、滚等手法可消除脊柱两侧和下肢肌肉痉挛,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水肿吸收,减少神经根的刺激,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功效,有效恢复腰部的平衡稳定功能。斜扳法可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解除关节对神经根的压迫,使周围软组织水肿消失,镇痛解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2]。
我们通过对100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个疗程针灸、手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通过有效发挥两种疗法的协同作用,从而改善病人的躯体症状及心理状况,总有效率达88%。可见,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与治疗[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5,7(1):65-66.
[2]喻有德,杨长生.手法配合温泉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