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动态演变,以探讨心肌无复流现象的临床表现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研究对象为符合STEMI诊断标准的患者,发病6小时内行急诊经皮经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IRA再通且远端血流达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或3级,术后即刻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检查,并分别于24小时内、2周和3个月时随访复查。以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做为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的指标,同时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根据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和复流组。完成SPECT随访检测的患者共48例,其中无复流组为22例,复流组为26例。分析无复流组心肌灌注缺损积分、LVEF、LVEDV和LVESV的变化规律,并与复流组比较。 结果 (1)心肌无复流患者在PCI后即刻、24小时内、2周和3个月时的SPECT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分别为8.7±2.4,6.8±2.4、4.8±2.6和4.3±1.9,复流组患者分别为4.1±1.0、1.7±1.2、0.5±1.1和0.4±1.0;除2周到3月外,各时点间积分值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同时相点积分值比较,无复流组在各点均显著高于复流组(P<0.01)。(2)无复流组LVEF在PCI后即刻、24小时内、2周和3个月分别为46.7±8.0、44.3±7.6、46.9±6.5和52.4±6.3,3个月时显著高于PCI后即刻(P<0.05),24小时内的LVEF显著低于PCI后即刻(P<0.05);两组间同时相点比较,无复流组在各点均显著低于复流组。(3)无复流组LVEDV在PCI后即刻、24小时内、2周和3个月分别为98.7±20.8、97.6±25.2、109.3±23.5和104.7±24.4,2周和3个月时的LVEDV显著大于PCI后即刻(P<0.01)。组间比较,无复流组在各点均显著高于复流组。(4)无复流组LVESV在PCI后即刻、24小时内、

论文目录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肌微循环灌注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09)
    • [2].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肌微循环的初步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03)
    • [3].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诊疗新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0)
    • [4].经主动脉根部负荷声学造影评价犬心肌微循环灌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12)
    • [5].超声心肌造影技术对心肌梗塞患者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3)
    • [6].心肌微循环灌注与冠脉内皮损伤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7].心肌微循环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灌注[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21)
    • [8].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诊疗新进展[J]. 微创医学 2017(04)
    • [9].心馨·绿谷微循环科研基金方案征集中[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08)
    • [1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 2016(07)
    • [11].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对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微循环的评价[J]. 中国微循环 2009(03)
    • [12].“以络论治”心肌微循环障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04)
    • [13].前列地尔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疗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9)
    • [14].B超与声学造影对心梗前心肌微循环的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08)
    • [15].血塞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微循环的保护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7)
    • [16].超负荷量氯吡格雷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06)
    • [17].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5)
    • [18].体外心脏震波重建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微循环的实验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19].超声实时心肌造影对X综合征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06)
    • [20].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影像学研究[J]. 放射学实践 2010(03)
    • [21].一种新的基于MCE的心肌微循环定量分析系统的研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03)
    • [22].前列地尔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疗效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02)
    • [23].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早期CT检查[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06)
    • [24].IVIM技术应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肌微循环的初步研究[J]. 磁共振成像 2018(12)
    • [2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循环损伤的心脏磁共振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02)
    • [26].川芎嗪对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18(01)
    • [27].国产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疗效[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8(04)
    • [28].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心肌微循环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10)
    • [29].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作用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9)
    • [30].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5)

    标签:;  ;  ;  ;  

    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