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配气机构工作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内燃机配气机构工作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配气机构作为内燃机的重要机构系统,其作用是控制气门按照一定的规律开启和关闭,保证发动机有良好的进气和换气效率,其工作特性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排放特性和燃油消耗率,同时,气门运动的平稳与否与发动机的振动噪声直接相关。因此,进行配气机构动力学与运动学的研究,促进发动机的结构优化与性能改进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基于实际柴油机的模型,进行了配气机构动力学与运动学模拟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理论计算主要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多质量系统理论,对配气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评价,构建了配气机构动态测试系统,进行了气门升程、气门加速度、气门间隙,摇臂应力,推杆应力等多参数同步实时测量试验,该测量方法在国内同类试验中尚属首次。仿真模拟与试验测量结果表明,气门升程曲线连续光滑,最大气门落座速度小于许用落座速度,但落座瞬间气门加速度波动幅值较大,高速时气门落座冲击比较厉害,正常工作状态下气门间隙为动态间隙变化,计算和试验的气门运动曲线变化规律是基本吻合的。本文描述了基于ADAMS软件进行配气机构多体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探求了刚柔耦合模型的实现方法;采用配气机构工作过程的整体仿真软件,得到一些ADAMS中无法得到的信息,充分发挥两种计算的优点,同时构建试验台架进行动力学测试,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配气机构动力学研究方法体系,为配气机构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配气机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2.1 配气机构的研究要点
  • 1.2.2 配气机构动力学研究
  • 1.2.3 配气机构研究的新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
  • 2.1 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简介
  • 2.2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 2.2.1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的基本概念
  • 2.2.2 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2.3 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 计算原理
  • 2.3.1 ADAMS 软件简介
  • 2.3.2 ADAMS 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 2.4 多质量弹性动力学原理在配气机构中的应用
  • 2.4.1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
  • 2.4.2 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 2.5 小结
  • 3 基于ADAMS 的配气机构动力学仿真与结果分析
  • 3.1 配气机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
  • 3.1.1 仿真几何模型概述
  • 3.1.2 配气机构初步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3 PRO/E 与ADAMS 之间数据传导
  • 3.2 配气机构刚-柔耦合模型
  • 3.2.1 模态中性文件(.mnf)的生成
  • 3.2.2 刚-柔耦合模型的生成
  • 3.3 ADAMS 仿真结果分析
  • 3.3.1 气门升程特性
  • 3.3.2 气门速度特性
  • 3.3.3 气门加速度特性
  • 3.3.4 气门落座力特性
  • 3.4 小结
  • 4 TYCON 软件用于配气机构的建模及结果分析
  • 4.1 配气机构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元件参数的确定
  • 4.2.1 刚度参数的获取
  • 4.2.2 集中质量的确定
  • 4.2.3 阻尼系数的获取
  • 4.2.4 元件参数的输入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进气阀结果分析
  • 4.3.2 排气阀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配气机构动力学测量方案及标定试验
  • 5.1 测试方案的设计
  • 5.2 试验器材及其原理简介
  • 5.2.1 动态测试仪
  • 5.2.2 激光位移传感器
  • 5.2.3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 5.2.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 5.2.5 光电编码器
  • 5.3 静态标定试验
  • 5.3.1 系统刚度测量
  • 5.3.2 静态应力测量
  • 5.3.4 油膜厚度对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
  • 5.4 小结
  • 6 配气机构动力学多参数同步测量台架试验
  • 6.1 试验方案设计与台架的构建
  • 6.2 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 6.3 试验数据与分析
  • 6.3.1 测试通道布置
  • 6.3.2 应变结果分析
  • 6.3.3 加速度信号分析
  • 6.3.4 气门间隙信号分析
  • 6.3.5 气门升程信号分析
  • 6.3.6 气门间隙与气门升程联合分析
  • 6.3.7 气门速度曲线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级可变式气门升程系统试验研究[J]. 汽车与新动力 2019(06)
    • [2].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S1)
    • [3].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研究[J]. 时代汽车 2019(13)
    • [4].气门升程调节对发动机缸内流场的影响[J]. 现代机械 2016(02)
    • [5].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浅析[J]. 移动电源与车辆 2015(02)
    • [6].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内燃机 2013(06)
    • [7].让发动机呼吸更自由 主流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比较[J]. 汽车知识 2011(03)
    • [8].排气门升程对排气道流通能力的影响规律[J]. 车用发动机 2019(06)
    • [9].具有升程异步开启及相位可变功能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设计[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8(02)
    • [10].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概述[J]. 内燃机与配件 2013(01)
    • [11].可变气门升程下汽油机缸内气体流动特性的研究[J]. 内燃机学报 2008(05)
    • [12].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试验[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8(04)
    • [13].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动力学仿真[J]. 车用发动机 2016(01)
    • [14].基于整车经济性的两级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14(02)
    • [15].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对增压直喷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影响的研究[J]. 内燃机工程 2019(03)
    • [16].未来内燃机用机械式全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J]. 国外内燃机 2013(02)
    • [17].发动机智能型气门正时与气门升程可变新技术一览[J]. 汽车维修 2017(06)
    • [18].485Q汽油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优化研究[J]. 煤矿机械 2011(02)
    • [19].可变气门升程与正时对直喷汽油机缸内流动特性的影响[J]. 车用发动机 2017(03)
    • [20].一种新型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与气门升程机构的设计[J]. 制造业自动化 2012(09)
    • [21].常见连续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控制系统详解[J].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8(09)
    • [22].增压汽油机气门升程优化仿真及试验验证[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5(03)
    • [23].发动机正时机构优化设计[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10)
    • [24].奥迪2.8 L V6 FSI发动机气门升程系统[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09(01)
    • [25].两段式可变升程技术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研究[J]. 上海汽车 2014(06)
    • [26].宝马第三代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浅析[J]. 价值工程 2015(03)
    • [27].丰田3ZR—FAE发动机[J]. 车用发动机 2008(02)
    • [28].Nu系列2.0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的开发[J]. 国外内燃机 2015(02)
    • [29].可变气门升程对4气门直喷汽油机缸内气流运动特性的影响[J]. 内燃机学报 2011(02)
    • [30].可变气门升程对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缸内流动特性的影响[J]. 天津大学学报 2013(08)

    标签:;  ;  ;  ;  

    内燃机配气机构工作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