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鲁迅(1881.9.25—1936.10.19)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文化巨人,这不仅由于他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在于他的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对现代中国曾经起到的积极的启蒙作用,在于他对传统的伦理秩序的无情颠覆和对现代新伦理的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人道主义思想是鲁迅伦理思想的核心,是鲁迅“立人”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社会学、伦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读鲁迅的著作、史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材料,力求从动态角度整体探讨鲁迅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评析其矛盾性和现实意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本文认为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条件、个人背景和思想渊源。尊重个人的平等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个体生命的生存发展和独立自由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终极价值追求,“立人”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指向。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一个是同情弱者,一个是救世济民精神。鲁迅在批判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以“立人”为目标,从人的立场出发,倡导人的解放和现代人格的建立,为孩子而呼唤,为妇女而呐喊,为平民而鸣不平,“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试图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伦理道德,在社会转型时期,他的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在近现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发挥着思想启蒙作用。最后,文章探讨了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矛盾性及其现实意义。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构建和谐人伦关系提供指导作用;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特点
  • 第一章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开始向近代社会工业文明转型
  • 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道德权威开始丧失
  • 第二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个人背景
  • 一、早期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二、包办的婚姻让鲁迅体味无爱婚姻的痛苦与无奈
  • 三、留学日本使鲁迅接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洗礼
  • 第三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浸润
  • 二、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 三、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 四、《新青年》同仁们的影响
  • 第二章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维护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
  • 一、“抗拒为奴”,倡导人人平等
  • 二、关爱生命
  • 三、关爱他人,同情弱者
  • 四、爱憎分明
  • 第二节 个性主义思想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
  • 一、维护人的独立自由
  • 二、追求人的个体精神自由
  • 三、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的途径
  • 第三节 “立人”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目的
  • 一、“立人”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指向
  • 二、主张道德革命,培养新人
  • 第四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五四运动前,在于确定人的现代性
  • 二、五四运动以后更关注整体的人、现实的人
  • 第五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特点
  • 一、革命的人道主义
  • 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
  • 第三章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评价
  • 第一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矛盾性
  • 一、思想上是前进的、革命的,行动上是保守的、滞后的
  • 二、对人的本质的两种不同的把握方式
  • 三、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是矛盾的
  • 第二节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对近现代中国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 二、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鲁迅全集》版本述略[J]. 图书情报研究 2018(01)
    • [2].新版《鲁迅全集》误注补正二十一则[J]. 绍兴鲁迅研究 2020(00)
    • [3].2005版《鲁迅全集》注释补正15则[J]. 上海鲁迅研究 2019(02)
    • [4].享受放松而惬意的阅读人生[J]. 作文与考试 2017(06)
    • [5].三三的写作密码[J]. 文学少年(中学) 2017(08)
    • [6].关于道场的说解[J]. 上海鲁迅研究 2017(01)
    • [7].新版《鲁迅全集》人物补注[J]. 上海鲁迅研究 2014(04)
    • [8].《鲁迅全集》第一卷题目和注释拾补二则[J]. 青年文学家 2012(01)
    • [9].从出版广告看《鲁迅全集》的出版历程[J]. 上海鲁迅研究 2010(02)
    • [10].《鲁迅全集》[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8(01)
    • [11].《鲁迅全集》注释一误[J]. 读书 2020(05)
    • [12].195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辑和出版[J].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7(03)
    • [13].195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考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09)
    • [14].拓荒与垂范:1938年复社版《鲁迅全集》编纂论[J].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9)
    • [15].《鲁迅全集》手民误植一例[J]. 鲁迅研究月刊 2015(02)
    • [16].邵燕祥荐书:《鲁迅全集》[J]. 青春 2020(07)
    • [17].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商榷[J]. 上海鲁迅研究 2014(04)
    • [18].2005年版《鲁迅全集》日记卷注释校补[J]. 鲁迅研究月刊 2013(11)
    • [19].残缺与凌乱:“光明版”《鲁迅全集》[J]. 中国图书评论 2013(05)
    • [20].我一读再读的书[J]. 理论与当代 2009(01)
    • [21].我与《鲁迅全集》[J]. 博览群书 2009(01)
    • [22].我的《鲁迅全集》[J]. 博览群书 2009(01)
    • [23].新版《鲁迅全集》得与失——2005年版《鲁迅全集》出版研究综述(2006—2007)[J].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8)
    • [24].重读《鲁迅全集》[J]. 世纪 2016(06)
    • [25].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纠谬[J]. 上海鲁迅研究 2015(01)
    • [26].新版《鲁迅全集》注释补正十七则[J]. 上海鲁迅研究 2014(02)
    • [27].2005年版《鲁迅全集》文本指误并注释补正十则(三)[J].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3)
    • [28].《鲁迅全集》不误[J]. 鲁迅研究月刊 2008(10)
    • [29].《鲁迅全集》误字一例考[J].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8)
    • [30].郭沫若与冯雪峰关于1958年版《鲁迅全集》注释的通信[J]. 现代中文学刊 2020(01)

    标签:;  ;  ;  

    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