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沐浴花腰傣稻米文化研究

大沐浴花腰傣稻米文化研究

论文摘要

食物不仅是生存的基础、前提,而且是人类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和结果。不同的民族会形成独特的食物模式,经由学习和代际间的社会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并通过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而显现出,因此,透过一个民族的实际行为模式层面,全面准确地描述其社会生产和生活,继而揭示其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审美心理、宗教信仰等诸多内隐性文化心理层面。花腰傣作为百越族群的后裔,过着“饭稻羹鱼”的传统生活。稻米对其而言,不仅是主食,也是副食、饮料和零食制作的主要原料。无论是日常生活、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宗教祭祀中,稻米及其制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出多元化的功能。在这里,稻米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是上升为一种“文化”。花腰傣社会中有一套关于稻米的习惯,包括围绕稻谷收获、谷物加工、谷物储藏方式、谷物烹调等形成的各种礼仪、神话、观念、信仰、习俗和禁忌,甚至人们的居住、饮食和服饰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并且,随着花腰傣社会的延续,这一套习惯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一种拥有独特象征意义的文化。本文以花腰傣日常生活、节庆岁时、人生礼仪、宗教祭祀、生产劳作和交际交往等场合的贯穿物——稻米为研究对象,描述传统意义和现代变迁中稻米如何与花腰傣人们发生微妙的关系,展现稻米文化的诸多表达形式,揭示稻米文化的功能与内涵,最终达到呈现花腰傣社会中稻米及文化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人类学视野中的物质与文化
  • (二) 稻米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三) 花腰傣社会中的稻米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理论运用
  • (六) 研究意义
  • 一、花腰傣的生活环境
  • (一) 漠沙镇概况
  • (二) 大沐浴村名来历
  • (三) 村寨选址及建设
  • (四) 民族概况
  • 二、花腰傣生产生活中的稻米
  • (一) 传统生计方式的延续
  • 1、百越民族的稻作生计方式
  • 2、花腰傣沿袭稻作生产
  • (二) 现代生产方式的变迁
  • 1、种植类型的变化
  • 2、生产机具的变化
  • (三) 花腰傣生活中的稻米
  • 1、稻米类型
  • 2、稻米的物质属性
  • 三、稻米衍生的文化
  • (一) 衍生的稻米文化
  • 1、稻米超越食物的意义
  • 2、衍生的稻米文化
  • (二) 稻米文化的功能
  • 1、生理需求的满足
  • 2、心理和社会需求的实现
  • 四、花腰傣稻米文化的文化内涵
  • (一) 生态适应与文化(样式)选择
  • 1、生态适应下的稻作生产
  • 2、文化选择适应下的稻米文化
  • (二) 花腰傣生存、发展的基础
  • 1、稻米的物质意义
  • 2、稻米文化的指导性作用
  • (三) 象征与符号的彰显
  • 1、审美观念影响下的稻米产品
  • 2、稻米及制品的象征与符号化
  • (四) 社会网络纽带的粘合剂
  • 1、稻米及制品为人类提供持续性接触的可能
  • 2、社会(网络)关系的联结物
  • (五) 凝聚和维系族群认同的内在黏合力
  • 1、集体记忆的再现
  • 2、花腰傣民族性格的筑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大沐浴照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大沐浴花腰傣稻米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