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制度变迁论文-杨超月

就业制度变迁论文-杨超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就业制度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机理,变迁趋势

就业制度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月[1](2019)在《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是人民群众继以维持生计、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伴随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转型,大学生就业日益面临严峻态势,就业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焦点。大学生就业制度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国至今,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初步形成到稳定成熟,历经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时期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不断做出调整,功能逐步趋于完善。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探索其在各个变迁阶段的逻辑规律,为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供背景经验与指导,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应有之义。自新制度经济学诞生以来,其对经济、政治等社会现象的解释力得到广泛肯定,并有科斯、诺思等若干学者因此而获诺贝尔奖。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尤其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迁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其研究方法对于探索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过程十分契合。且就目前研究来看,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究大学生就业制度的研究成果还尚为缺乏。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出发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的历程及机理进行分析,以探究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迁趋势。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梳理,将制度变迁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制阶段,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开始初具萌芽并不断成熟;第二阶段为双轨制时期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制时期,这一时期新的就业制度开始形成,旧制度不断瓦解;第叁阶段对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该时期就业制度趋于稳定持续发展。在对制度梳理的过程中,本文侧重于对制度制定背景及制度的阶段性特征、成效及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各个阶段就业制度有一个整体把握。其次,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方式及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做了详细研究。就此,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对制度应有的变迁趋势做了初步预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许冰[2](2013)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大学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但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也随之改革,由"统包统配"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叁个阶段:探索阶段、逐步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市场主导的就业体制已形成并不断完善。(本文来源于《企业研究》期刊2013年22期)

马志伟[3](2013)在《中国就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的重大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职业收入,因而人民群众能否得到充足而平等的就业机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外一方面,就业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有序健康发展。国家的稳定需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最基本标志就是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民群众能够顺利就业。由此可见,就业问题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就业制度问题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长久的变迁历程,通过对这一历程的分析和回溯,既有助于指导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完善并发展目前的就业制度。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我国的就业制度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在这一部分当中,本文将明确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研究我国就业制度的重要意义、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等等。这一部分是对全文论证的引述,奠定了全文的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就业制度一般概述。在这一部分当中,本文将首先明确就业制度的内涵,以此为基础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就业制度的相关理论。很多西方学者对就业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因而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就业制度的相关理论为论证基础。在这一部分当中,本文将对论证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以此保障论证的严密性。此外,还将澄清本文论证的理论工具,为以后的论证奠定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我国就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迁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分阶段的对我国就业制度的发展进行分析。基于这种历时性的分析,本文将总结出我国就业制度发展的经验,以期为完善并发展我国的就业制度提供一定的帮助。第四部分,我国就业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在这一部分当中,本文将根据前文的论述,从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出发,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就业制度现状进行原因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进行对策分析的基础,在进行对策分析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所提出的对策应该具有针对性,这就要求在论证的时候能够明确现状当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因而,这一部分具有非常总要的意义。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就业制度的对策和发展趋势研究。在这一部分当中,本文将根据我国就业制度的现状,从目前就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完善我国就业制度的主要措施。在上一部分当中,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就业制度的对策,而在这一部分当中,本文将立足实际情况,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就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实际性质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4-01)

宋争辉[4](2012)在《新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与就业公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双向选择到以市场机制为配置方式的自主择业的变迁。在统包统分政策为主体的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并不显着。在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自主择业政策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凸显出来并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当今社会很多阶层的现实利益,这也使政府通过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来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显得更加必要。(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金兵[5](2011)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业制度的变革与职业指导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指导是帮助人们解决各种职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受一定社会就业制度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形成,民国时期发展而来的职业指导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旧有的职业指导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1年10期)

石永昌[6](2010)在《从偏好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对于制度的一般性理解,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制度就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为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家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行为准则。大学生就业制度是国家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政治、经济、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它既包括国家基本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包括各地方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本文来源于《劳动经济评论》期刊2010年00期)

孙洁怡[7](2010)在《社会转型中的政策工具和福利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残疾人就业制度变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考察了1949年以来这一领域发生的变化。论文以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调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残疾人就业在制度安排上的改革进程和社会后果,解读其背后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福利思想上的转变。论文认为,中国的残疾人就业模式的演进始终与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是不断向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残疾人就业模式的渐进式转变。这一制度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对政策工具的运用和调整上。一方面是计划经济体系下形成的以社会福利企业为核心的集中就业模式在市场转轨过程中逐步瓦解,社会福利企业作为公共企业这一强制性的政策工具,其功能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得到强化,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受到重视的政策工具。同时论文也指出,在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调整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冲突,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理念的碰撞,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之争。论文最后就正在形成中的面向市场经济的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新残疾人就业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10-20)

王向华[8](2010)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主要经历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占主导时期、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时期和价值观多元并存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建议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要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本文来源于《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刘静[9](2010)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回顾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有一个理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单业生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逐步缩小,就业自主权逐步扩大,促进了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和整个社会竞争力的提高,但制度的弊端和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构建合理、科学、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新制度。(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0年04期)

张萍萍,程志玲[10](2009)在《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研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制度是决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标杆。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大学生就业制度进行了解析,以明晰推动其制度变迁的内在矛盾与外在影响因素,厘清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方式与变迁过程,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变革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09年Z2期)

就业制度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大学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但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也随之改革,由"统包统配"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叁个阶段:探索阶段、逐步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市场主导的就业体制已形成并不断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就业制度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杨超月.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许冰.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研究[J].企业研究.2013

[3].马志伟.中国就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宋争辉.新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与就业公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金兵.新中国建立初期就业制度的变革与职业指导的变迁[J].理论界.2011

[6].石永昌.从偏好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J].劳动经济评论.2010

[7].孙洁怡.社会转型中的政策工具和福利思想[D].复旦大学.2010

[8].王向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及建议[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

[9].刘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与完善[J].知识经济.2010

[10].张萍萍,程志玲.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研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

标签:;  ;  ;  ;  

就业制度变迁论文-杨超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