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污染物论文-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

烃类污染物论文-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

导读:本文包含了烃类污染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菌糠,生物炭,吸附,石油烃降解率

烃类污染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1](2019)在《菌糠炭与微生物协同吸附-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菌糠为原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250~650℃)下限氧热解制备菌糠炭,通过分析菌糠及菌糠炭结构的差异,探究其对微生物、石油烃的吸附性能及固定化菌株苍白杆菌Q1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菌糠炭对微生物吸附效果提高,其中550℃菌糠炭吸附固定化量最高为1.582×10~(10) CFU/g,SEM扫面电镜结果显示菌株主要吸附在材料表面。高温炭对石油烃吸附较好,其中550℃菌糠炭对胶质、沥青质吸附率最高,分别为36.33%、25.59%;吸附效果均与孔结构、芳香性相关显着,其协同微生物对石油烃四组分总体降解效率高,均优于其他热解温度下制备的菌糠炭组,pH值和有机碳含量对微生物吸附-降解影响较明显,550℃菌糠炭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具有强化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洋[2](2018)在《鼠李糖脂协调石油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的大量开采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石油烃类污染,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物的环境治理方面具有很高的生态意义,但石油烃的强疏水性促使它们通常以非水相液体的形式存在,使得生物修复过程缓慢、效率较低。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促进疏水性有机物污染的生物修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协调石油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以鼠李糖脂为典型代表,系统的研究了其对菌体细胞表面疏水性影响的作用机制,考察了该生物效应对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还开展了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对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考察了多种形态的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深入的探究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与石油烃生物可利用性之间的关联。这些工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以下4个部分的内容:第1部分介绍了鼠李糖脂的纯化方法和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浓度下鼠李糖脂/烷烃聚集体的形成。首先,利用柱层析和薄层色谱法纯化了鼠李糖脂的粗成品,得到了单鼠李糖脂和二鼠李糖脂两种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单鼠李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C_(10)C_8、RhaC_(10)C_(10)、RhaC_(10)C_(12),二鼠李糖脂中仍含有单糖脂RhaC_(10)C_(10)。该研究结果表明,柱层析技术用于鼠李糖脂的深度提纯有较好的效果。烷烃的水相分配数据结果显示,低于CMC的单鼠李糖对正十六烷表现出增溶作用,利用冷冻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浓度溶液中也有聚集体的形成。第2部分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了鼠李糖脂处理P.aeruginosa CCTCC AB93066细胞表面后,菌体对单独相和胶团化正十六烷的降解情况,以更好的了解鼠李糖脂的生物效应对烷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在降解实验中,选用了不同浓度的鼠李糖脂处理菌体表面。结果显示,1 CMC的鼠李糖脂处理对菌体的生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而10 CMC鼠李糖脂的处理加速了单独相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后者可能是鼠李糖脂增强了正十六烷的界面吸收或细胞表面的通透性的缘故。但是,不管菌体是否经过鼠李糖脂处理,都不能降解10 CMC鼠李糖脂增溶的正十六烷,说明胶团化形态的正十六烷不能被该菌体摄取和降解。这些结果对评估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修复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第3部分中,研究了P.aeruginosa ATCC 9027对鼠李糖脂、辛烷酚乙酯(Triton X-100)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溶态正十六烷的降解,探讨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对烷烃生物降解的影响。5 CMC浓度表面活性剂对正十六烷的增溶能力大小为Triton X-100>鼠李糖脂>SDBS。鼠李糖脂存在的培养基中,正十六烷的降解和菌体生长速率明显提高,表明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促进了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而化学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生物降解促进了菌体的生长,却延缓了细胞对正十六烷的摄取。SDBS增溶的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性反而低于单独相的正十六烷,说明其增溶作用不利于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这可能是由于SDBS在水-有机污染物的界面上产生了屏障作用。从结果中可以推断出,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石油烃有机污染物的表观溶解度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其生物降解。在第4部分中,采用以鼠李糖脂增溶态、单独相和多相形态正十六烷作为碳源的液体培养体系,深入地探究了鼠李糖脂增溶作用对正十六烷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P.aeruginosa ATCC 9027,一种鼠李糖脂生产菌,对鼠李糖脂增溶的正十六烷的摄取高于单独相的正十六烷,说明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提高了正十六烷的生物可利用性。对于P.putida CICC 20575,一种不产生但降解鼠李糖脂的假单胞菌,对鼠李糖脂增溶态和多相状态正十六烷的摄取均低于单独相形态的正十六烷。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增溶作用对正十六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取决于细菌与鼠李糖脂的相容性。该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疏水性有机化合物(HOCs)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相关认知,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12)

高祥,石晓勇,韩秀荣,林雨霏,李志林[3](2017)在《石油烃类污染物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原油、燃料油分散液(WAF)以及添加溢油分散剂后的乳化液(DWAF)对两种微藻的毒性效应参数。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原油WAF和DWAF以及燃料油DWAF均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其中,当原油WAF浓度为0.3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原油DWAF浓度低于0.5 mg/L时,开始促进生长,当浓度低至0.1 mg/L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两种微藻在4种不同石油烃类污染物体系中的96 h-EC50差异较大,96 h-EC50值介于0.07~30.77 mg/L之间;其中燃料油DWAF毒性最强,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96 h-EC50分别为0.45 mg/L和0.07 mg/L;而微型原甲藻对原油WAF毒性效应敏感性最低,其96 h-EC50高达30.77 mg/L。(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罗娜[4](2016)在《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能力及其对烃类污染物降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烃类污染物是指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对环境和生物体有危害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如荧蒽、芘、苯并[α]芘、萘、菲等;广泛分布于环境中,不仅造成了土壤、空气、水源等的严重污染,对生物体还有“叁致”作用。常见的去除烃类污染物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植物或酶等彻底去除烃类污染物的方法,其中最理想的方法是微生物降解;然而,大多数烃类污染物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不易被微生物降解,是生物法去除烃类污染物面临的瓶颈。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微生物对多种有机化合物的降解效率,具有可生物降解性、高效性、低毒性等优势,且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受到了广泛关注,开发高效的微生物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本实验室已从原油污染的土壤中获得了一株能高效降解烃类污染物且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经16SrRNA等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命名为DN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以铜绿假单胞菌DN1为出发菌株,首先利用pMS402质粒上luxCDABE发光基因的特性,采用快速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对菌株DN1生产鼠李糖脂的BPLM无机盐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BPLM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棕榈油63.34ml/L (V/V)、最佳氮源为NaNO_3 5g/L(W/V),碳氮比(C/N比)为20时鼠李糖脂产量较高,最适温度为32℃~36℃,最适pH值为5~7。高通量筛选只需20h,相比传统培养培养时间缩短了近80%,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与摇瓶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的结果一致。优化后的BPLM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菌株DN1生产鼠李糖脂的量为26.02g/L,比BPLM优化前的产量(14.978g/L)提高了73.61%。然后,以优化的BPLM培养基500 m1摇瓶发酵菌株DN1生产鼠李糖脂,通过甲醇-氯仿法提取,并采用HPLC和ESI-MS方法分析了菌株DN1所产鼠李糖脂的组成。结果表明,菌株DN1产生了13种不同结构的鼠李糖脂,其中占主要优势的6种单鼠李糖脂分别为Rha-Cg-C_8、Rha-C10:1-C_8、Rha-C_(14)-C_(16)、Rha-C_(16)-C_(16)、Rha-C_(12:2)和Rha-C_(1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8、474、644、672、358和362,分子式分别为C_(22)H_(40)O_9、C_(24)H_(42)O_9、C_(36)H_(68)O_9、C_(38)H_(72)O_9、C_(18)H_(34)O_7;占主要优势的7种双鼠李糖脂分别为Rha-Rha-C_(10)、 Rha-Rha-C_(12)、Rha-Rha-C_(14)、Rha-Rha-C_(10)-C_(10)、Rha-Rha-C_(10)-C_(12)、Rha-Rha-C_8-C_(10)和Rha-Rha-C_(10)-C_(8:1),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0、508、536、650、678、622和620,分子式分别为C_(22)H_(40)O_(11)、C_(24)H_(44)O_(11)、C_(26)H_(38)O_(11)、C_(32)H_(58)O_(13)、C_(34)H_(62)O_(13)、C_(30)H_(54)O_(13)和C_(30)H_(52)O_(13)。其余结构的鼠李糖脂只以微量存在。其次,以优化的BPLM培养基为基础,通过SVT-20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0mg/L,且在不同的温度、pH值及盐离子浓度下都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测油仪检测获悉,菌株DN1对5%(V/V)的原油、200mg/L (W/V)的荧蒽、200mg/L (W/V)的芘、500mg/L (W/V)的萘和500mg/L的菲的降解效率分别达到91%、96%、95.2%、94.4%和95%,600nm处活菌OD值分别达到4.16、2.91、3.18、2.91和3.0。同时,气相色谱结果表明,14d以后发酵液中的原油和烃类几乎被铜绿假单胞菌DN1完全降解。由此可见,菌株DN1产鼠李糖脂这一特性有利于烃类污染物的乳化进而促使其有效地被生物降解。(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马中春,陈小青,孙运,虞维娜[5](2015)在《海洋环境石油烃类污染物斑马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海洋环境石油烃类污染物所致的斑马鱼急性毒性。方法根据急性鱼类毒性分级法.共分叁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采用静态染毒方式进行试验。结果在给予海洋环境石油烃类污染物后.100 mg/L剂量组2 h内斑马鱼全部死亡;10 mg/L剂量组24 h内斑马鱼全部死亡;而1 mg/L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至96 h,所有斑马鱼均未死亡。结论该海洋环境石油烃类污染物的96 h斑马鱼LC50位于1~10 mg/L之间,判定为急性水生环境毒性Ⅱ级,提示石油烃类污染物对环境水生态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5年S1期)

甄丽莎,谷洁,胡婷,刘晨,贾凤安[6](2015)在《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初始浓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机制,以石油降解菌剂和腐熟鸡粪为调理剂,研究了初始浓度分别为5 000(T1)、10 000(T2)和50 000 mg/kg(T3)的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特征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常数分别为0.012、0.094和0.050 d-1,半衰期分别为6.79、7.37和13.86 d。整个堆腐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平均降解速率分别为112.08、230.05和887.93 mg/(kg·d)。3个处理的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和碳源利用率(除芳香烃类化合物外)随堆腐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在堆腐中、后期达到最大,T3处理显着高于T1、T2处理。多聚物类和糖类代谢群是堆腐体系中的优势菌群。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显着(除第9天外),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和羧酸类。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均一度指数随堆腐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并在堆腐后期达到最大,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分别高了0.21%和17.64%,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在中期达到最大,T1处理分别比T2、T3处理高2.12%和9.44%,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堆肥结束时3个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seed germination index,SGI)分别比堆腐初期提高了18.26%、20.42%和36.41%。该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5期)

赵明明,王传远,孙志高,吕迎春,赵浩杰[7](2014)在《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分布及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采集了4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GC-MS检测手段对沉积物中饱和烃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其组成特征、分布和来源,并对该区域石油烃类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黄河尾闾河道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含量为0.21—0.56μg·g-1,河口为0.60—2.44μg·g-1;北断面受石油平台影响,烃类化合物在口门含量较高.此外,黄河尾闾河道与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饱和烃主要为石油源和植物源的混合源;河道中陆源与水生源相当,而河口陆源贡献值大于海洋源贡献值.黄河尾闾河道与河口沉积物中有机质成熟度高,反映了研究区域石油烃输入及其衍生物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4年07期)

戴春雷,冯进来,李俊刚[8](2014)在《龙凤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链烷烃及非烃类污染物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凤湿地不同区域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湿地中的水体流动性差,一些链烷烃及非烃类污染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富集、沉积,其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难以降解.通过实验分析检测了链烷烃及非烃类污染物在龙凤湿地不同区块的含量和性质,确定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有效控制龙凤湿地的污染提供了前提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张妍琪,张媛,张珊,李文,张鹏[9](2014)在《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对海洋浮游动物存活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动物是各种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也是人们寻找渔场的标志,对渔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石油等烃类有机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其在开采、运输中发生的泄漏事故,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并通过食物网传递、扩大,给生物带来巨大的伤害。本项目以沿岸海域常见浮游桡足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对其生殖的影响,来评价有机污染对海洋食物链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保护海洋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4年04期)

戴春雷,冯进来,李俊刚,张雷[10](2014)在《龙凤湿地表层沉积物中芳香烃类污染物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凤湿地由于长期承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湿地中的水体流动性差,众多芳香烃类污染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富集、沉积,部分有机污染物难以降解.通过实验分析检测这些芳香烃类污染物在湿地不同区域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从0.15~4mg/g变化较大,其中苯系物主要为C4苯和C7苯,多环芳香烃以萘、蒽、菲系列化合物中的萘、C2萘、C3萘及蒽、菲、甲基蒽、甲基菲为主,而且具有PAHs质量分数高于苯系物以及C2萘与甲基菲质量分数高的特征.龙凤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C2萘及甲基菲等质量分数高,有机污染物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烃类污染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能源的大量开采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石油烃类污染,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物的环境治理方面具有很高的生态意义,但石油烃的强疏水性促使它们通常以非水相液体的形式存在,使得生物修复过程缓慢、效率较低。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促进疏水性有机物污染的生物修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协调石油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以鼠李糖脂为典型代表,系统的研究了其对菌体细胞表面疏水性影响的作用机制,考察了该生物效应对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还开展了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对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考察了多种形态的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深入的探究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与石油烃生物可利用性之间的关联。这些工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以下4个部分的内容:第1部分介绍了鼠李糖脂的纯化方法和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浓度下鼠李糖脂/烷烃聚集体的形成。首先,利用柱层析和薄层色谱法纯化了鼠李糖脂的粗成品,得到了单鼠李糖脂和二鼠李糖脂两种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单鼠李糖脂的主要成分为RhaC_(10)C_8、RhaC_(10)C_(10)、RhaC_(10)C_(12),二鼠李糖脂中仍含有单糖脂RhaC_(10)C_(10)。该研究结果表明,柱层析技术用于鼠李糖脂的深度提纯有较好的效果。烷烃的水相分配数据结果显示,低于CMC的单鼠李糖对正十六烷表现出增溶作用,利用冷冻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浓度溶液中也有聚集体的形成。第2部分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了鼠李糖脂处理P.aeruginosa CCTCC AB93066细胞表面后,菌体对单独相和胶团化正十六烷的降解情况,以更好的了解鼠李糖脂的生物效应对烷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在降解实验中,选用了不同浓度的鼠李糖脂处理菌体表面。结果显示,1 CMC的鼠李糖脂处理对菌体的生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而10 CMC鼠李糖脂的处理加速了单独相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后者可能是鼠李糖脂增强了正十六烷的界面吸收或细胞表面的通透性的缘故。但是,不管菌体是否经过鼠李糖脂处理,都不能降解10 CMC鼠李糖脂增溶的正十六烷,说明胶团化形态的正十六烷不能被该菌体摄取和降解。这些结果对评估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修复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第3部分中,研究了P.aeruginosa ATCC 9027对鼠李糖脂、辛烷酚乙酯(Triton X-100)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溶态正十六烷的降解,探讨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对烷烃生物降解的影响。5 CMC浓度表面活性剂对正十六烷的增溶能力大小为Triton X-100>鼠李糖脂>SDBS。鼠李糖脂存在的培养基中,正十六烷的降解和菌体生长速率明显提高,表明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促进了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而化学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生物降解促进了菌体的生长,却延缓了细胞对正十六烷的摄取。SDBS增溶的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性反而低于单独相的正十六烷,说明其增溶作用不利于正十六烷的生物降解,这可能是由于SDBS在水-有机污染物的界面上产生了屏障作用。从结果中可以推断出,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石油烃有机污染物的表观溶解度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其生物降解。在第4部分中,采用以鼠李糖脂增溶态、单独相和多相形态正十六烷作为碳源的液体培养体系,深入地探究了鼠李糖脂增溶作用对正十六烷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P.aeruginosa ATCC 9027,一种鼠李糖脂生产菌,对鼠李糖脂增溶的正十六烷的摄取高于单独相的正十六烷,说明鼠李糖脂的增溶作用提高了正十六烷的生物可利用性。对于P.putida CICC 20575,一种不产生但降解鼠李糖脂的假单胞菌,对鼠李糖脂增溶态和多相状态正十六烷的摄取均低于单独相形态的正十六烷。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增溶作用对正十六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取决于细菌与鼠李糖脂的相容性。该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疏水性有机化合物(HOCs)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相关认知,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烃类污染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菌糠炭与微生物协同吸附-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2].刘洋.鼠李糖脂协调石油烃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8

[3].高祥,石晓勇,韩秀荣,林雨霏,李志林.石油烃类污染物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7

[4].罗娜.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能力及其对烃类污染物降解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6

[5].马中春,陈小青,孙运,虞维娜.海洋环境石油烃类污染物斑马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

[6].甄丽莎,谷洁,胡婷,刘晨,贾凤安.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

[7].赵明明,王传远,孙志高,吕迎春,赵浩杰.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分布及源解析[J].环境化学.2014

[8].戴春雷,冯进来,李俊刚.龙凤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链烷烃及非烃类污染物分布特征[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张妍琪,张媛,张珊,李文,张鹏.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对海洋浮游动物存活力的影响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

[10].戴春雷,冯进来,李俊刚,张雷.龙凤湿地表层沉积物中芳香烃类污染物分布特征[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标签:;  ;  ;  ;  

烃类污染物论文-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