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西秀区虹轴学校倪敏红
从2002年秋季实施数学(北师大版)新课程以来,我们边学边教,边教边思.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念、思维方式、教学行为、教学风格等都在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变化.教学研究活动深入开展,有价值的研究课不断涌现,使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和鼓舞,但是,我们在听过许多课(省内外)或看过录像课(全国)之后.发现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误区一:教学设计“牵强附会”
现象之一:穿新鞋,走老路
有一节大面积推广的录像课《摸到红球的概率》一开始,执教老师就是放心不下学生,先自己讲解一番,然后手端放有红、白乒乓球的盒子,摇来摇去.反复示范进行摸球的过程,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做概率”的过程完全被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压缩和支解得无影无踪,教学设计中的新思想和新理念荡然无存.
现象之二:前后矛盾,违反逻辑
有一节《探索三解形全等的条件》一上课,老师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要学生画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老师的想法是创设问题情境,岂不知.画的过程正要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但如果能把“画(三角形)”改成“剪(三角形)”情形就会大不相同,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现象之三:随意拔高教学要求
许多老师上课时把严格要求变成了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例如七年级《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只要一遇到说理的地方,教师就会(也会要求学生)把进行严格论证的符号用上去.完全违背了教材的意图和本节教学的具体要求.
分析与对策: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成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教学设计既不能偏离了这根主线,又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切人点,使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更好地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服务,使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新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正确的理解新课标的精神,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教师自身和他人经验的积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在互动中对知识的建构.
误区二、问题情境“生搬硬套”
数学新教材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顺序展开,而且“生活化”、“情境化”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于是,许多老师在引入新课时,势必要使用相关的问题,着力寻找生活的原型,以期教学过程的精彩.
现象:有一位老师在教《台球桌面上的角》时,先问学生是否知道比萨斜塔?紧接着又讲“伽利略……l590年……比萨斜塔闻名……画图……”等等.这才引出互为补角的概念,教师这样给出的问题情境等于在给学生讲故事,由于太多无关因素的刺激和干扰,反倒冲淡了本节课教学的主题和重点:有的为了课堂的活动精彩、别致,把提供问题情境变成堆砌许多事例:有的问题情境层次太低。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的则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过于理想化,学生无法感知,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乘方”时.要同学们把一张纸对折多少次,估计有多高……这样的问题情境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既无法操作,也估计不出结果,倒让学生更加困惑,觉得莫名其妙,下面只能听任老师的摆布.
分析:上述种种做法,都是“问题情境”使用不当的结果,原因是把问题情境曲解为“与实践、生活有关的事情或问题”这样就大大缩小了问题情境的外延.也曲解了问题情境的内涵.
对策:所谓问题情境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懒隋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是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心理困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提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数学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必须指出:问题情境对整个教学过程或学生的学生过程来说只是一个“拐杖”,是为了改变表达方式,从而使教和学的过程更加生动、自然,教学效果更好;教科书是许多专家、学者汇集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是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所以,教师对教科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必须认真研究其教学价值,不要轻易舍弃;同时,又要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改造或提炼生活实际,使“问题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