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

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能源开发的可持续性问题和环保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世界经济发展,随着耗竭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保带来的损害越来越大,可持续开发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的非耗竭性能源开发方式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由于受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的特点所限,很难再有再大的发展,而生物能源开发方式秸秆直接燃烧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它环保且能够持续开发,且我国北方地区种植有大量秸秆类作物,丹麦已经发展了大规模的秸秆发电工业,可以提供成熟的秸秆开发技术,因此推广秸秆直接技术发展秸秆发电工业是解决我国能源不足、调整工业结构的一次必要的尝试。盲目的开发会使国家资源浪费,如何确定一定区域内的秸秆资源能否被利用和建立符合当地特殊情况的资源募集方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秸秆资源的利用状况,并通过分析资源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对秸秆资源可供性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并在此之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以实证数据检验其可靠性。本文为了全面研究秸秆资源可供性问题,拟从两大部分来阐述分析:秸秆资源评价理论综述和秸秆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文章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的意义。本章指出本文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综述国内外能源需求和秸秆资源利用的研究状况(对国外研究的综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同时给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使本文的研究有的放矢、思路明确、方法科学。第二章: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综述。本章从资源价值观入手,分析秸秆资源价格合理定价,并系统而详细地描述了秸秆资源收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本章提供了现阶段秸秆资源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为第三章解决现行理论和方法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铺垫。第三章:可再生能源资源(秸秆)评价方法。本章针对前一章所总结出的现行理论与方法之中的缺陷,利用运筹学模型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本章首次采用了地图模型的方式,以实地的基础数据结合运筹学模型提出更相适应的秸秆收购价格和秸秆收购方式。对比之前的秸秆定价和收购方法,此方法能更准确更有效的减少能源开发相关支出。第四章:秸秆资源评价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分析作者本人负责的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估项目得到的相关数据,对第三章提到的方法进行运用,使此方法具有更强的参考价值。第五章: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利用秸秆资源存在着许多限制,需要政府在能源开发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本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总的来说,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一、搜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能源价值理论综述;二、在深入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可供性调查指标提出异议;三、在国内秸秆价格定价方法尚无定型,秸秆资源收集模式研究尚属空白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以电子地图结合运筹学研究的方式,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并实现了秸秆收集模式和秸秆资源定价的捆绑——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a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b 研究的理论背景
  • c 论文主要观点
  • 1 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的意义
  • 1.1 我国的能源需求
  • 1.1.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 1.1.2 我国的能源需求
  • 1.2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2.1 国外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2.2 我国秸秆资源储量和利用现状
  • 1.3 秸秆直燃发电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秸秆直燃发电现状
  • 1.3.2 国内秸秆直燃发电现状
  • 1.4 生物质能源秸杆发电动因分析
  • 1.5 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价意义分析
  • 2 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 2.1 秸秆资源价值理论研究
  • 2.1.1 传统的资源价值理论
  • 2.1.2 现代资源价值理论研究
  • 2.2 秸秆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 2.2.1 基于资源价值理论的资源评价模型
  • 2.2.2 资源可供性与收购成本研究
  • 3 可再生能源资源(秸秆)评价方法
  • 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 生物质能源资源(秸秆)收集模式研究
  • 3.2.1 秸秆资源收集模式
  • 3.2.2 收购点的确定
  • 3.3 秸秆收购成本的计算
  • 4 秸杆资源评价实证研究
  • 4.1 调查背景
  • 4.2 秸杆可供量调查
  • 4.2.1 调查区域粮食产量2001 年—2006 年的粮食种植情况分析
  • 4.2.2 草谷比确定
  • 4.2.3 秸秆可利用量
  • 4.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模式的确定
  • 4.3.1 农作物秸秆收集分析
  • 4.3.2 农作物秸秆收集模式设计
  • 4.3.3 秸秆收集成本、价格分析
  • 5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秸秆打捆回收技术特点及推广途径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12)
    • [2].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01)
    • [3].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J]. 环境与发展 2019(11)
    • [4].以“疏”代“堵”优化公共治理——对禁烧秸秆现象的思考[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5)
    • [5].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2)
    • [6].大姜秸秆的应用现状、对策及技术展望[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S1)
    • [7].不同机械化处理方式对秸秆回收品质的影响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1)
    • [8].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2)
    • [9].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科学种养 2020(03)
    • [10].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江西农业 2020(02)
    • [11].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3)
    • [12].秸秆作为建筑墙体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 低温建筑技术 2020(01)
    • [13].高邮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2)
    • [14].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农村新技术 2020(01)
    • [15].如何让废秸秆变成“软黄金”——睢宁县打造生态乡村循环农业的创新之路[J]. 当代农机 2020(01)
    • [16].玉米秸秆基材料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6)
    • [17].丘陵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0(05)
    • [18].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储量及其分布特征[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8)
    • [19].密山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7)
    • [20].高效利用“秸能”,共建美丽乡村——“互联网+秸秆”的离田创收思路[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21].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究[J]. 山西农经 2020(06)
    • [22].庄稼秸秆切勿焚烧 过失酿祸也可定罪[J]. 云南农业 2020(02)
    • [23].玉米秸秆的机械化处理方式与发展特点[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4)
    • [24].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04)
    • [25].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5)
    • [26].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 2020(04)
    • [27].黑龙江省两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途径及对策[J]. 湖北农机化 2020(05)
    • [28].浅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J]. 河北农机 2020(04)
    • [29].秸秆捆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现代化工 2020(07)
    • [3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 现代农业 2020(06)

    标签:;  ;  ;  ;  

    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