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化质量研究

成都市城市化质量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全国大力发展城市化的情况下,成都市城市化也于“十五”期间进入持续稳步发展的时期:城市实体空间扩张迅速,市区人口不断增长;非农人口比重加速提升,外来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城镇发展迅猛,城市辐射功能逐步增强。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都市政府也清楚的认识到成都市在城市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明确提到了“城市化质量总体不高,主城区、城市边缘区与中远郊区城市化进程极不平衡,城市化质量水平滞后于人口城市化规模与速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些情况,尝试对成都市质量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城市化质量内涵和建立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成都市城市化质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结果。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随后,从理论切入,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化定义、城市化内涵以及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和笔者对城市化及城市化质量的理解;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做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第三部分建立了成都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分针对成都市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成都市城市化质量的现状分析。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成都市贫困人口、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如何提高城市化生活质量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成都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化内涵研究
  • 1.2.2 城市化质量的内涵研究
  • 1.2.3 成都市城市化质量发展研究情况
  • 1.2.4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篇章结构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2.1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
  • 2.2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2.3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
  • 2.3.1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组成
  • 2.3.2 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 2.3.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2.3.4 城市化质量水平总分计算
  • 第3章 成都市城市化质量现状分析
  • 3.1 成都市市情概况
  • 3.2 成都市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成都市城市化质量的评价
  • 3.3.1 经济发展质量指标
  • 3.3.2 生活质量指标
  • 3.3.3 社会发展质量指标
  • 3.3.4 基础设施质量指标
  • 3.3.5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 3.3.6 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标
  • 第4章 对成都市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建议
  • 4.1 城市化目的解读
  • 4.2 城市贫困群体城市化生活质量提高对策
  • 4.2.1 完善城市贫困人群社会保障机制
  • 4.2.2 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
  • 4.2.3 提供“准就业”机会
  • 4.3 流动人口城市化生活质量提高对策
  • 4.3.1 社会意识转变和流动人口市民地位的建立
  • 4.3.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4.3.3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
  • 4.3.4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保障
  • 4.4 失地农民城市化生活质量提高对策
  • 4.4.1 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
  • 4.4.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4.4.3 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成都市城市化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