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政治论文-耿晓喆

士大夫政治论文-耿晓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士大夫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熹,士大夫,历史语境,政治文化

士大夫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耿晓喆[1](2019)在《政治文化的再诠释——评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通过重构历史语境,再现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情状,研究"内圣"与"外王"之回转,阐明学术与政治的调和与对抗,揭示道统与王统之争。该书不仅"颠覆理学的传统叙述途径",更加深"道学文献的政治性解读",为宋代政治文化的研究提供细致且新颖的思考路径。(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9年4月(第叁十期)》期刊2019-04-23)

李磊[2](2019)在《北魏士大夫政治的形成及其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士大夫政治与官僚政治有别,前者是德性政治,后者是威权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士大夫政治与官僚政治的运作逻辑同时并存。从运作过程来看,这是孝文帝有意为之。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是具有社会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的北方士大夫坚持文教领域价值权威的独立性的结果,是士大夫社会政治理想落实到现实中的结果。尽管在孝文帝改革以后,通经入仕的功利化取向掀起了更大的习经潮流,但是并未动摇士大夫所主导的社会从义务论出发对"立身之道"的强调。这是在北朝隋唐内亚性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之维系及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面向。(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力耘[3](2019)在《作为士大夫政治实践的宋代经学——范纯仁《尚书解》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石变法初期,范纯仁作《尚书解》进献宋神宗。《尚书解》既是阐释儒家经典的经学着作,其创作、进献也是士大夫政治实践的常规性举措——谏君。范纯仁通过选取《尚书》经文,对所选经文作有选择性的解释,以及沿袭、改造和舍弃汉唐注疏等目的鲜明的方式创作出《尚书解》,严格针对他所认为的时政弊病,以经典和圣人的名义劝谏神宗兼听并取、慎于改作、简易施政,罢免新法大臣,停止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实践圣人知人、安民之道。《尚书解》有着具体的政治语境和行动指向,表明经学与士大夫日常政治实践密切相关。研究《尚书解》有助于呈现儒学在传统中国政治实践中的展开方式,并丰富儒学作为一种践履之学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9年02期)

白贤[4](2019)在《士大夫政治视域下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士大夫政治模式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视域。士大夫兼有儒生与官僚的双重身份,使其一方面轻视司法,推崇礼仪教化;另一方面在司法中往往超越司法本身,寻求根本解决之道。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我们丰富对古代司法中"有法"还是"无法",士大夫阶层"守法"还是"枉法",古代法律文化传统究竟该"批判"还是"继承"等相关问题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郭学信[5](2018)在《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态形成的时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历史断代而言,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政治形态真正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态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仅冲击、瓦解了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士族庄园经济,而且使庶族地主势力崛起并走向发展壮大,为包括庶族出身的广大文人学士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宋代相对公平和完善的科举制度,适应了庶族地主势力崛起和发展的社会现实,直接打破了达官显贵势力对政权垄断的格局,促进了宋代官僚队伍结构的转变,使包括贫寒士子在内的广大文人成为官僚队伍的主体力量;宋代帝王的好文风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有宋一代政治走向,使宋代社会向着"以儒立国"的方向发展。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态的形成打破了魏晋以来主要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门阀贵族政治,它不仅扩大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广大的文人入仕,使大量优秀人才流入官僚队伍,给整个统治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本文来源于《宋史研究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张清修[6](2018)在《宋代士大夫政治成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古代以皇权——士大夫政治为最终成型的统治模式,而士大夫政治在形成过程中得益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秦汉以来选官制度的发展、魏晋时期礼佛崇道思想对儒家的冲击、唐末五代武人政治的压迫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宋代集官僚、学者、文人于一身的士大夫政治的确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伟[7](2018)在《屏迹公门——明代政治生态视野下的士大夫齐家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前期经历洪武、永乐两朝的重典治吏后政治空气开始舒缓,随之而来,官员家属交通公门、以公谋私的不法之事渐有漫延膨胀之势。伴随这一局势变化,明代中期士大夫家书等文献中"屏迹公门"一词逐渐增多。依据士大夫家书文献体系中的不同语境,"屏迹公门"一词具体意涵有叁:其一是士大夫禁止家人涉足公门、谋取私利;其二是士大夫自我约束不因私事而访公门、干扰公事;其叁是致仕官员乡居期间远离公门、严守法度。屏迹公门逐渐成为明代朝廷官员考核、士林道德品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出现在考核评语和墓表行状等文本中。屏迹公门成为明代清流士大夫管束家人和约束自身的自律行为,既体现宋明理学修身齐家思想带来的道德约束,也反映士大夫维护政治地位和官声清誉的现实考量。(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期刊2018年04期)

白贤[8](2018)在《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南宋士大夫的司法实践与政治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名公书判清明集》作为南宋时期"名公"的诉讼判词与公文汇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身兼儒生与官僚双重身份的南宋士大夫在处理狱讼时,往往坚持"情、理、法"并举,尤以儒家所尊崇的"天理"(伦常)为重。南宋士大夫的司法实践,反映出他们构建伦理秩序与无讼世界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博[9](2018)在《文治秩序与士人主体——论北宋士大夫政治主体性之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朝君王奉行"以文治国",北宋士大夫在君主"礼遇"之下结合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而被塑造出以往士人所不具有的政治觉悟及政治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政治身份,即政治上的自我,得以建立,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北宋士大夫更明晰自己应具有的政治主动性,更多地承担着家国复兴的重任,有着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主人翁情怀。正是这种被赋予的政治主体地位,以及士大夫在政治参与中自觉强化的政治主体意识,双向地塑造出北宋士大夫的政治主体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壁生[10](2018)在《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一文中研究指出康有为于万木草堂纵论古今学术叁大变云:"两汉行孔学,叁国、六朝行刘歆伪古学,自宋至今,皆朱子学。"~(1)康子从教化的角度,勾勒出古今学术的迁变痕迹。朱子为唐宋转型之后的思想巨子,自元至清数百年间,儒家义理的探讨,生活方式的塑造,都与朱子密切相关。可以说,朱子通过对儒学的重新解释,前瞻性地设计了传统社会的政治与生活方式,今天要重新认识"中国"之近世社会,便必须首先探讨朱子这种设计的利病。(本文来源于《切磋集系列》期刊2018年00期)

士大夫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士大夫政治与官僚政治有别,前者是德性政治,后者是威权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士大夫政治与官僚政治的运作逻辑同时并存。从运作过程来看,这是孝文帝有意为之。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是具有社会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的北方士大夫坚持文教领域价值权威的独立性的结果,是士大夫社会政治理想落实到现实中的结果。尽管在孝文帝改革以后,通经入仕的功利化取向掀起了更大的习经潮流,但是并未动摇士大夫所主导的社会从义务论出发对"立身之道"的强调。这是在北朝隋唐内亚性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之维系及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面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大夫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耿晓喆.政治文化的再诠释——评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C].荆楚学术2019年4月(第叁十期).2019

[2].李磊.北魏士大夫政治的形成及其原因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刘力耘.作为士大夫政治实践的宋代经学——范纯仁《尚书解》解读[J].文史哲.2019

[4].白贤.士大夫政治视域下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J].社会科学论坛.2019

[5].郭学信.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态形成的时代特征[J].宋史研究论丛.2018

[6].张清修.宋代士大夫政治成因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7].王伟.屏迹公门——明代政治生态视野下的士大夫齐家伦理[J].古代文明.2018

[8].白贤.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南宋士大夫的司法实践与政治理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王博.文治秩序与士人主体——论北宋士大夫政治主体性之形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0].陈壁生.理教与经教之间——朱子政治哲学中的帝王、士大夫与庶民[J].切磋集系列.2018

标签:;  ;  ;  ;  

士大夫政治论文-耿晓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