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短信语言研究

趣味短信语言研究

论文摘要

手机短信是最近几年在电子技术支撑下涌现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流行、时尚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受到公众和学术界关注。而趣味短信是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手机短信,它以手机为传播工具,语言为载体,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和智慧,成为人际信息传播的宠儿。本文选取了手机短信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趣味短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归纳分析的方法,以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趣味短信作为研究语料,结合了相关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在对所选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总结特点,对手机短信语言的研究现状、趣味短信语言的特点及趣味短信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从理论上做了较为具体详尽的论述,以期为渐入低谷的趣味短信创作提供一些参考,也为近年来勃兴的短信文学写作提供一点经验。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短信及趣味短信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的手机短信研究作了回顾和梳理;第二、三、四部分选取了与以往不同的研究角度,主要从视觉之趣、听觉之趣和知觉之趣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趣味短信语言在形式、语音、词汇、语法、语体、修辞上的特点,详细阐释趣味短信之趣;第五部分针对目前趣味短信的现状,指明了其主要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短信与趣味短信
  • 1.1.1 何为手机短信
  • 1.1.2 何为趣味短信
  • 1.2 短信研究概况
  • 1.3 本文语料选取原则及出处
  • 第二章 视觉之趣
  • 2.1 不拘一格
  • 2.2 本末倒置
  • 2.3 颠倒乾坤
  • 2.4 巧用汉字
  • 2.5 内有玄机
  • 2.6 心中有数
  • 2.7 妙用符号
  • 2.7.1 标点符号
  • 2.7.2 缺省标点
  • 2.7.3 特殊符号
  • 2.7.4 表情符号
  • 2.7.5 图文相生
  • 第三章 听觉之趣
  • 3.1 谐音
  • 3.1.1 音同
  • 3.1.2 音近
  • 3.1.3 数字谐音
  • 3.1.4 方言谐音
  • 3.2 押韵
  • 3.3 叠音
  • 3.4 停顿
  • 第四章 知觉之趣
  • 4.1 词之趣
  • 4.1.1 词形之趣
  • 4.1.2 词义之趣
  • 4.1.3 词法之趣
  • 4.1.4 词风之趣
  • 4.2 句之趣
  • 4.2.1 结构复现
  • 4.2.2 巧借省略
  • 4.3 篇之趣
  • 4.3.1 借刀杀人
  • 4.3.2 指桑骂槐
  • 4.3.3 顺手牵羊
  • 4.3.4 无中生有
  • 4.3.5 偷梁换柱
  • 4.3.6 欲擒故纵
  • 4.3.7 声东击西
  • 4.4 体之趣
  • 4.5 修辞之趣
  • 第五章 趣味短信的价值和问题
  • 5.1 趣味短信的价值
  • 5.1.1 发扬诗词传统,提高文学素养
  • 5.1.2 娱乐身心
  • 5.1.3 启发思维
  • 5.2 趣味短信的问题
  • 5.2.1 原创内容少,同质化严重
  • 5.2.2 内容笼统,缺乏针对性
  • 5.2.3 数量虽多,而精品不多
  • 5.2.4 语言文字有失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短信语言的交际模式及特点[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12)
    • [2].浅析影响短信语言的因素[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4)
    • [3].短信语言的特点及其不良影响[J]. 阅读与写作 2011(07)
    • [4].法语手机短信语言产生的原因及词汇特点[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 [5].近十年来手机短信语言研究综论[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6].浅谈手机短信语言[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2)
    • [7].从短信语言看当今青年文化心理[J]. 衡水学院学报 2010(02)
    • [8].中国手机短信语言的利弊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9)
    • [9].手机短信语言使用状况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09(01)
    • [10].语境在短信语言中的作用[J]. 新闻爱好者 2009(13)
    • [11].从短信语言探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J]. 教书育人 2008(06)
    • [12].手机短信语言识别与案件侦查[J]. 语文学刊 2014(12)
    • [13].手机短信语言规范的模因论阐释[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4].手机短信语言美探析[J]. 新闻爱好者 2009(18)
    • [15].不要群发祝福[J]. 晚报文萃 2014(08)
    • [16].当代大学生手机短信语言特点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3(12)
    • [17].手机短信语言特色的人际传播学解读[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 [18].语言与教育:短信语言中标点符号使用的差异性[J]. 考试周刊 2010(52)
    • [19].论手机短信语言的特点[J]. 黑龙江史志 2009(22)
    • [20].网络及短信中的英语[J]. 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2011(02)
    • [21].模因论视角下手机短信语言变异取向分析[J]. 滁州学院学报 2011(04)
    • [22].作为网络语言变体的手机短信语言的显性多样表现和隐性本质存在[J]. 陇东学院学报 2009(04)
    • [23].手机短信语言修辞格艺术探析[J]. 青年文学家 2013(32)
    • [24].浅谈短信文学的语言特点[J]. 阅读与写作 2010(07)
    • [25].祝福短信语言的韵律美探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
    • [26].节日祝福短信语言背后的文化折射[J]. 晋阳学刊 2011(05)
    • [27].手机短信语言的变异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11)
    • [28].手机短信语言的“善假于物”及其表达效果[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5)
    • [29].模因论视角下手机短信语言变异类型及其表现[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6)
    • [30].短信语言中的设疑探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趣味短信语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