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静脉造影在脑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CT静脉造影在脑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脑CT静脉造影技术探讨目的选择脑CTV的最佳扫描时机及恰当重建层厚;判定CTV对大脑静脉的显示能力,将其与MRV、DSA比较;探讨脑CTV的后处理技术和CT、MRI图像融合技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临床问题。材料与方法1、最佳延迟时间的选择:41例志愿者(男22例,女19例;平均53岁),扫描层厚1.25 mm、螺距1.375、对比剂用量1.5 ml/kg、团注速率3.0 ml/s,以基底节层面为标准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绘制大脑大静脉、上矢状窦的时间密度曲线,以选择理论最佳延迟时间。2、探讨三维重建的恰当层厚:将1.25 mm层厚扫描所获得原始数据重建0.625 mm层厚,将1.25 mm、0.625 mm两组层厚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出脑CTV的恰当重建层厚。统计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双侧,α=0.05)。3、采用CTV、MRV和DSA分别检查50名经常规CT或MRI检查无神经系统疾患者,分别判断对大脑浅静脉及其吻合支、大脑深静脉和静脉窦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采用延迟时间36秒可以获得良好的脑CTV三维静脉图像,静脉和静脉窦均显示清晰。2、采用0.625mm层厚重建的三维血管图像质量优于1.25mm层厚(P<0.05)。0.625 mm层厚重建的Labbe静脉等小血管边缘清晰锐利,阶梯状伪影明显减少。对上矢状窦和直窦等大静脉(窦)的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上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以及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在CTV的显示率为100%;CTV对下矢状窦、基底静脉、丘纹静脉、岩上窦及Labbe静脉的显示率为92%以上;对终静脉、隔静脉、大脑中深静脉的显示率为78—84%;对岩下窦、岩上窦的显示率为65—82%。MRV对终静脉、隔静脉、大脑中深静脉等小静脉的显示率为59—65%,对岩上窦、岩下窦等解剖部位复杂的静脉窦的显示率为43—52%,差于CTV。结论1、脑CTV采用36秒作为延迟时间可以很好显示颅内静脉。采用1.25 mm层厚扫描可以提高扫描速度、掌握静脉时相以及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数据采集后采用0.625 mm层厚重建,可以达到各向同性,极大提高三维血管图像的质量。2、CTV可以很好显示颅内静脉系统,对小血管的显示优于MRV。3、CTV的不同后处理技术相结合以及CT、MRI图像融合技术可以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丰富的重要信息。第二部分:正常脑静脉系统的CT静脉造影解剖学研究目的采用CTV显示Labbe静脉、大脑深静脉及窦汇区的形态和构成,探讨脑静脉的解剖特点及代偿功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在乳胶内加入造影剂,灌注5例尸头标本脑动脉和静脉然后进行CT扫描,在工作站重建三维血管,观察动静脉尤其是Labbe静脉的显示并与标本解剖相对照。2、观察60侧正常人Labbe静脉的形态、与横窦的夹角以及Labbe静脉汇入点与STP汇入点的距离。观察30侧大脑深静脉和75例窦汇区形态及构成。结果1、5具标本中4具动脉灌注良好,在CT后处理图像上显示清晰;CTA上显示的血管形态及走行与标本解剖相符。5具标本的静脉由于缺乏经验未灌注成功。2、CTV显示Labbe静脉表现为单干型、双干型或多干型。Labbe静脉66%进入到横窦的上壁,19%进入到外侧壁,15%进入到内侧壁。与横窦的夹角,55%为锐角,32%为直角,13%为钝角。与横窦-乙状窦交汇点的平均距离为2.5±1.4 cm。3、CTV很好显示了30侧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及其属支的构成方式及各种构成方式所占的比例。4、(1)横窦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47例,左侧为主13例,基本相等15例。(2)按照上矢状窦、直窦和双侧横窦吻合关系,将窦汇区CTV解剖形态分为4型:第1型,包括2种情况:①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成一个真正的总池,从总池发出左右横窦;②上矢状窦和直窦在终末端分成2股,左右分支构成两侧横窦。第2型,上矢状窦引流至一侧横窦,直窦引流至对侧横窦。第3型,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后主要向右侧横窦引流。第4型,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后主要向左侧横窦引流。结论1、Labbe静脉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采用CTV了解不同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重要意义。2、CTV是显示大脑深静脉和窦汇区解剖形态和构成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判断代偿通道,对临床诊断和手术过程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CT静脉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CTV诊断脑静脉畸形和脑静脉血栓形成以及CTV和CTA联合成像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6例脑静脉畸形,16例脑动静脉畸形,15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脑CT血管造影检查。3例脑静脉畸形和所有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在CTV检查前加做CTA检查。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5例行DSA,10例行MRA检查;6例脑静脉畸形患者均行MRV检查。CT血管造影、MRA经工作站处理获得三维血管图像;DSA通过股动脉插管获得减影后血管图像。结果1、CTV可准确显示脑静脉畸形的形态和部位,对引流静脉“海蛇头”的显示优于CTA。2、CTA和CTV联合检查有效地显示了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血管巢;6例患者共检出17个病灶,显示24条供血动脉和21条引流静脉。10例行MRA检查者共检出11个病灶,显示13条供血动脉和8条引流静脉。CTA对供血动脉的数目及细节显示优于MRA,CTV对引流静脉的形态、走行及汇入位置较MRA佳。3、15例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CTV横断图像上均显示Delta征,三维血管图像显示静脉窦局部狭窄或中断。结论CTV诊断脑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及脑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制定治疗方案、指导手术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CTA和CTV联合检查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具有重要意义。第四部分:CT静脉造影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CTV判断肿瘤与静脉(窦)关系的准确性以及CTV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情况从而为神经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材料与方法1、9例岩斜肿瘤,15例松果体区肿瘤,9例镰幕脑膜瘤,27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行脑CTV检查,在工作站重建三维图像,术前判断肿瘤与静脉(窦)关系并与术中情况对照。2、30例脑肿瘤患者术前行脑CTA和CTV联合检查,在工作站判断对肿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并与术中情况对照。3、回顾性分析在导航指导下26例颅内肿瘤手术。导航的影像数据来源于脑CTV,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指导手术。结果1、CTV判定的肿瘤-静脉(窦)关系与术中情况有很好的吻合率。3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CT三维血管图像,肿瘤内部及表面结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清晰。2、26例导航手术患者,活检1例(3.84%),全切除20例(76.92%)、次全切除3例(11.54%)、大部切除2例(7.69%)。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2例(84.62%),症状改善或不变4例(15.38%),本组无症状恶化及死亡病例。结论1、采用CTV可以准确判断肿瘤与静脉(窦)的关系,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从而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2、CTV可以为神经外科导航手术提供良好的信息,在神经导航系统下进行颅脑手术,有助于病灶全切除及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论文目录

  • 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脑 CT静脉造影技术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正常脑静脉系统的 CT静脉造影解剖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CT静脉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CT静脉造影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全文参考文献
  • 综述1
  • 综述2
  • 附:大脑静脉的解剖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CT静脉造影在脑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