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的著名特产。我国栗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抗逆性能,而享誉全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我国以板栗为代表的栗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30.67万ha.增加到目前的100万ha.;坚果产量由1987年的11.45万t增加到目前的60万t余(包括日本栗),占世界栗总产量的60%以上,是栗国际贸易中无竞争对手的优势产品。本文就促进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多年来对栗生产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在查阅了世界栗产业现状及趋势;中国的栗产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及管理机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栗产业的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存在差距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凭借现有的产业规模优势,推进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方略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栗产业中在管理机制和生产及贸易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对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社会效益不高。现有品种和用途之间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未来栗市场要求。贮藏与加工方法相对落后,加工工艺简单,栗加工产品品种较少。我国检验检疫法规标准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市场供大于求,贸易竞争力逐年下降。为了实现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提高栗产业综合效益为出发点进行了可行性探讨,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标准,把无公害栽培和日本栗作为新型产业模式,提出了发展策略,为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参考依据。首先要提高对栗产业发展的重视,此外,加强科学栽培管理和对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根据未来栗市场的需求制定育种目标,大力发展栗贮藏保鲜和深加工业,提高栗果的附加值。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壮大栗产业。建立有效的栗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栽培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SWOT战略分析和战略形成模型、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中国栗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实施调整栗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整合资源要素,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以提升栗产业竞争力,保证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顺利进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基本理论依据
  • 1.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2 区域优势理论
  • 1.1.3 产业组织理论
  • 1.1.4 规模报酬理论
  • 1.1.5 产业结构理论
  • 1.2 研究工作设计与思路
  • 1.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中国栗产业概述
  • 2.1 我国栗栽培的历史久远
  • 2.2 我国栗栽培的区域分布广阔
  • 2.3 我国栗品种资源丰富
  • 2.4 我国栗的生态适应性强
  • 2.5 板栗的栽培意义及价值
  • 3 我国栗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3.1 国外栗产业的发展状况
  • 3.2 中国栗产业的发展的现状
  • 3.2.1 中国板栗产量与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 3.2.2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栗产业的发展
  • 3.3 提高栗种植效益的和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3.1 提高栗种植效益的重要性
  • 3.3.2 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3.3 我国栗产业的优势与前景
  • 4 我国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栗产业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 4.1.2 技术人员流失
  • 4.1.3 栗园规模偏小
  • 4.1.4 市场监管机制存在弊端
  • 4.1.5 制度性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栗效益的提高
  • 4.2 我国栗产业在生产及贸易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对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2.2 现有品种和板栗用途之间存在差距
  • 4.2.3 贮藏与加工方法相对落后
  • 4.2.4 加工能力不足,新增产量将使国内板栗市场相对饱和
  • 4.2.5 市场供大于求,出口市场比较小
  • 4.2.6 贸易竞争力逐年下降
  • 5 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对策
  • 5.1 提高栗产业综合效益的思考
  • 5.1.1 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板栗生产标准化
  • 5.1.2 推进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栗园转变
  • 5.1.3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5.1.4 强化管理责任制
  • 5.2 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行无公害栽培
  • 5.2.1 栗无公害栽培的概念与意义
  • 5.2.2 栗无公害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5.3 引种日本栗
  • 5.3.1 日本栗发展动态
  • 5.3.2 鲁南苏北地区新兴日本栗产业调查
  • 5.3.3 日本栗的引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5.4 我国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4.1 提高对栗产业发展的重视
  • 5.4.2 科学栽培管理,加强对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
  • 5.4.3 根据未来栗市场的需求制定育种目标
  • 5.4.4 推进技术创新,促进板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5.4.5 引导扶持一批板栗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名牌企业
  • 5.4.6 建设一批板栗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
  • 5.4.7 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壮大板栗产业
  • 5.4.8 建立有效的板栗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控制
  • 5.4.9 发挥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生态栗园建设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本栗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 河南林业科技 2014(01)
    • [2].日本栗无公害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11(04)
    • [3].引种日本栗四注意[J]. 烟台果树 2011(03)
    • [4].辽宁日本栗的产销现状及发展对策[J]. 新农业 2011(11)
    • [5].日本栗栽培技术[J]. 北方果树 2010(04)
    • [6].日本栗引种栽培试验初报[J]. 河南林业科技 2010(04)
    • [7].日本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 落叶果树 2009(02)
    • [8].日本栗嫁接改优技术[J]. 北方果树 2009(03)
    • [9].加工用日本栗“大国”良种选育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16(03)
    • [10].辽宁东港日本栗丰产栽培技术[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1(03)
    • [11].日本栗栽培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11)
    • [12].5个日本栗优良品种在山东日照的表现[J]. 中国果树 2009(02)
    • [13].日本栗品种在辽宁宽甸的引种总结[J]. 中国果树 2008(02)
    • [14].日本栗低产低效园系统改造和精细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5)
    • [15].日本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J]. 落叶果树 2009(04)
    • [16].丘陵地日本栗品种筑波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果树 2008(05)
    • [17].日本栗优良新品种——珠峰和金冠[J]. 中国果业信息 2015(04)
    • [18].日本栗树体易枯死的原因分析[J]. 北方果树 2009(01)
    • [19].日本栗品种及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5(08)
    • [20].凤城地区栗属种质资源的调查[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02)
    • [21].日本栗栽培技术(续Ⅰ)[J]. 北方果树 2010(05)
    • [22].2个日本栗品种在江苏邳州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果树 2010(01)
    • [23].栗苞蚜在日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J]. 中国森林病虫 2012(01)
    • [24].日本栗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年动态变化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04)
    • [25].筑波栗丰产栽培技术[J]. 果农之友 2012(09)
    • [26].辽宁省栗树科研与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辽宁林业科技 2012(05)
    • [27].日本栗整形修剪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5)
    • [28].日本栗栽培技术(续Ⅲ)[J]. 北方果树 2011(01)
    • [29].浙江引种日本栗生物学特性和结实性状调查[J]. 浙江林业科技 2008(04)
    • [30].辽宁日本栗产业发展现状的探讨[J]. 防护林科技 2013(02)

    标签:;  ;  

    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