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中的主体间性

介入中的主体间性

论文摘要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从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而来。它对说话人表达和协商特定的主体间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进行了归纳(White,1998),旨在评价语言使用者如何运用话语资源表达赋值语义,解释语言如何用来评估、表示、构建语篇角色及调节人际关系。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协商的态度类型、涉及的情感强度,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方式。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评价就是评估价值,确定或者修订价值;或者通常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评价的核心是观点和态度,而观点和态度的核心则来自于单个主体的自我价值系统,而单个主体的价值系统有其独特的个体性,而价值本身的含义却又与其他单个主体的价值系统具有兼容性和差异性,所以评价理论从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来探讨不同个体间如何通过话语来协商调节主体间关系。评价从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中而来,那么人际就成了回答我们上述问题的根本所在。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种距离感,属于社会学范畴。但论证到此,我们依然不能回答评价的本质是什么?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和认识过程,而一切理论的存在都是为了能够很好的研究一种现象进而了解其本质,以达到化繁为简,从最深处理解其何以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的目的。目前在评价理论的研究框架内大多仍停留在评价的表面,而未达其里。如前所述,评价是主体行为,是为了协商主体间关系的,便具有了评价的主体间性的关系,而主体间性是构建语篇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核心概念,所以本文试图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来对评价的本质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第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哲学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主体间性是评价当中的核心,通过对于现存评价理论介入系统的探讨,来讨论评价当中的主体间性的显现及其本质。评价理论的本质要通过主体间性的本质来表达,主体间性的本质就不能越过主体的本质研究来表达,所以本文将试图通过引进心理学,哲学,一些关于主体性本质的概念来探讨主体间性存在的本质。亦即主体性本质如何决定了主体间性的本质,而主体间性的本质又将通过对于评价理论的诸系统的一般讨论来发掘,以达到对于评价理论的本质问题的初步探讨,同时又希冀将主体间性这一作为哲学重要概念的支撑来对评价理论做一个从哲学角度出发的概括。

论文目录

  • Abstract (in Chinese)
  • Abstract (in English)
  • List of Figure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Defini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 1.2 Previous Research on Intersubjectivity
  • 1.3 Previous Research on Intersubjectivity of Appraisal Theory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Intersubjectivity in Engagement
  • 2.1 Overview of Appraisal Theory
  • 2.2 Intersubjectivity and Engagement
  • 2.3 Intersubjectivity in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 2.3.1 Intersubjectivity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 2.3.2 Intersubjectivity in Heidegger
  • 2.3.3 Intersubjectivity in Haberms
  • 2.3.3.1 Practical Knowledge
  • 2.3.3.2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 2.3.3.3 Validity dimensions
  • 2.3.4 Intersubjectivity in Gadamer
  • 2.3.5 Wittgenstein and linguistic philosophy
  • 2.4 The brief summary of the nature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Purpose
  • 3.2 Sample Selection
  • 3.3 Research Approach
  • Chapter Four Intersubjectivity in Engagement
  • 4.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Monoglossic
  • 4.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Heteroglossic
  • 4.2.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Expansion
  • 4.2.1.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Expansion:Entertain
  • 4.2.1.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Expansion:Attribution
  • 4.2.1.2.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Attribution:Acknowledge
  • 4.2.1.2.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Attribution:Distance
  • 4.2.1.3 The summary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Attribution
  • 4.2.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Contraction
  • 4.2.2.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Contraction:Disclaim
  • 4.2.2.1.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Disclaim:Deny
  • 4.2.2.1.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Disclaim:Counter
  • 4.2.2.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Contraction:Proclaim
  • 4.2.2.2.1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Proclaim:Concur
  • 4.2.2.2.2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Proclaim:Endorse
  • 4.2.2.2.3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Proclaim:Pronounce
  • 4.3 A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2)
    • [2].叙事医学五特征[J]. 叙事医学 2019(05)
    • [3].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现状与对策[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9(06)
    • [4].以主体间性为视角的交叉研究述评[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02)
    • [5].混合式教学:主体间性的实现路径[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3)
    • [6].主体间性与公民主体间性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06)
    • [7].新媒体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二重力”及其路径选择[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20(09)
    • [8].文化间性产生的哲学前提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 2020(05)
    • [9].略论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间性思维[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20)
    • [10].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间性及其“大数据”技术依托[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1].儿童生命间性:基于依赖性解释的生命教育考察[J].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1)
    • [12].主体间性视域下政治课的得与失[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5)
    • [13].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性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4].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评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 [15].从主体间性原则看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4)
    • [16].超越主体间性:道家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5)
    • [17].关于主体间性的社区数字化建设有效途径分析[J]. 商 2015(41)
    • [18].论翻译伦理与间性理论之间的关系[J]. 海外英语 2015(20)
    • [19].数字艺术诸“间性”特征初探[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02)
    • [20].从实体到间性:一种形而上学思维的范式转换[J]. 哲学研究 2013(03)
    • [21].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微[J]. 教学与管理 2015(09)
    • [22].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主体间性探微[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 教育导刊 2015(05)
    • [24].话语分析与主体间性[J]. 外语学刊 2015(03)
    • [25].贵州黑山羊无角群体间性不育观察与处理[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6)
    • [26].间性[J]. 大观 2020(08)
    • [27].间性论[J]. 东方丛刊 2019(02)
    • [28].发挥师生主体间性,提升历史学科思维[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16)
    • [29].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初探[J]. 江西教育 2016(30)
    • [30].论后现代“主体间性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文教资料 2017(15)

    标签:;  ;  ;  ;  ;  ;  

    介入中的主体间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