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致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褐飞虱,致害性,田间种群,抗虫性
致害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1](2019)在《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是水稻品种抗性利用的一个重要障碍,监测田间种群的致害性对水稻抗虫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蜜露量法对采集自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广西南宁、湖南衡阳以及浙江富阳等6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IR26(含Bph1)和IR42(含bph2)的致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勐海种群对IR26、IR42均有较强的致害性,遵义、旧州、南宁和衡阳种群仅对IR26致害性较强,而对IR42相对较弱;富阳种群对IR26、IR42的致害能力均相对较弱。采用SSST法进一步比较了西南稻区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褐飞虱种群对TN1、IR26、Mudgo、ASD7、IR36、IR42、IR56、Rathu Heenati、Ptb33和Babawee等10个水稻品种的致害性,结果表明:勐海种群的致害性最强,主要体现在对Rathu Heenati、IR56、Ptb33等含Bph3基因的致害性显着强于旧州种群和遵义种群;后两者间,除旧州种群对IR36致害性显着较强外,对其他品种的致害性均无显着差异。总体上,处于东南季风带之外、云南西南部的勐海褐飞虱种群致害性明显强于来源于东南季风带之内的5个褐飞虱种群,进一步为我国西南稻区西部与云贵高原东缘及以东地区分属不同的褐飞虱迁飞场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周金明,周若男,万品俊,傅强[2](2018)在《褐飞虱MAPK参与致害性变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和迁飞性特征,是水稻重要害虫,抗虫品种培育是提高水稻抗虫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抗虫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能够克服品种抗性的褐飞虱新致害种群(或生物型)也随即出现。MAPK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参与昆虫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和致害性等过程。本研究以非致害性TN1种群和致害性IR56种群为实验材料,探究褐飞虱MAPK与致害性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褐飞虱全基因组中有6个MAPK家族基因成员,包括rolled、ERK2、p38、nemo、JNK like、bsk等,均含有S_TKc结构域;②与初羽化TN1种群相比,IR56种群MAPKs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差异,IR56种群取食3天后,rolled、ERK2和.JNK-like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16、0.048、0.012);③比较了TN1种群和IR56种群(2种群均分别取食TN1品种和IR56品种,即4个处理组)MAPK基因的表达动态,TN品种TN1种群取食IR56品种5天后,p38(P=0.008)和bsk(P=0.041)的表达量水平显着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本研究为解析褐飞虱MAPKs调控致害性变异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朱叶,马璇,吾木提·阿巴合,张皓,梁巧玲[3](2018)在《检疫害虫黑森瘿蚊的致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 (Say)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在新疆局部发生,以幼虫钻入小麦叶鞘内取食,受害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历史上多次爆发为害,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防控黑森瘿蚊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种植抗性品种,但黑森瘿蚊种群致害性的进化常导致抗性品种的失效,进而导致其发生危害的加重。为明确我国黑森瘿蚊的致害性水平,室内温室条件下测试了新疆54个小麦品种对黑森瘿蚊安乡种群和羊场种群的抗性水平,以及18℃下14个携带不同抗性基因/基因聚合体(分别携带H3、H5、H6、H7H8、H13、H14、H17、H18、H20、H22、H25、H26、H31和Hdic基因)的小麦品种对安乡种群的抗性,并进一步分析了18℃、20℃、24℃、26℃下两个抗虫品种的抗性水平。结果发现,54个品种中仅有2个表现抗性,分别是新冬23号和新冬49号,品种的抗性水平因黑森瘿蚊种群的不同而异;曾经的抗性品种新冬3号对两个种群的抗性均已丧失。14个携带已知抗性基因小麦品种中,有5个(分别携带H6、H17、H18、H20和H31)对安乡种群基本无效(抗性株率≤30%),6个(分别携带H5、H7H8、H14、H22、H25、H26基因)表现为高效(抗性株率90%以上)。抗性品种新冬23号和新冬49号的抗性水平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抗性水平下降,26℃时完全丧失。以上结果表明,博州黑森瘿蚊种群的致害性已发生了变异,且致害性很强,致害种群在田间占据优势、田间种植敏感品种是导致近年来黑森瘿蚊屡次爆发的重要原因;新筛选的抗性品种的抗性水平受温度影响。现阶段在利用抗虫品种防控黑森瘿蚊的策略中,品种选择时应优先选用种植新冬23号和新冬49号,抗性品种选育中,应优先考虑利用H5、H7H8、H14、H22、H25、H26基因。(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期刊2018-08-03)
张焓娇[4](2018)在《Mudgo水稻多代饲养影响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褐飞虱在抗性水稻品种多代饲养下的致害性变异。将取食感虫水稻品种TN1的褐飞虱种群饲养于抗虫水稻(含抗虫基因Bph1)品种Mudgo上,并经连续多代饲养,测定了不同代数短翅雌虫的初羽化虫体重量、取食48h后虫体增重和蜜露排泄量以及短翅雌虫初孵化若虫数量;同时,收集不同代羽化后1-8d的褐飞虱短翅雌虫,解剖其卵巢并提取RNA,选择与卵巢发育相关的基因exuperantia(exu)、mago nashi(mag)、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生态学特征和定量结果的分析,研究褐飞虱在致害性变异过程中生殖发育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短翅雌虫取食抗虫水稻后,其各项生态学指标在第1代均显着下降;48h内虫体增重及蜜露排泄量除第1代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外,其他取食代与对照组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虫体初羽化重量在1-4代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4-6代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且虫体初重不断增加,至第5代起与对照组不存在显着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第1-4代短翅雌虫后代数量显着减少,2-4代间相比于第1代,后代若虫数显着增加;5-7代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且与对照组也不存在显着差异。取食抗虫水稻Mudgo严重影响了短翅褐飞虱雌虫的卵巢发育。取食第一代褐飞虱卵巢体积变小,整体发育滞后。随着取食代数的增加,卵巢发育逐渐恢复正常,至取食第七代,卵巢发育速度和卵巢大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取食抗虫水稻后,与卵巢发育相关的各个基因exu、mag、ACE的相对表达量均受到抑制;与生态学特征相似,各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4-6代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且随着取食代数的增加,各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接近对照组。1-3代的exu、mag在羽化第一天高表达;4-6代exu在羽化第五天有峰值与对照组相似;而ACE的表达则逐渐接近对照组,并在第6代有超过对照组的趋势。exu和ACE在取食第六代达到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03-05)
周金明[5](2017)在《稻飞虱致害性变异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是水稻头号害虫,在针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措施中,抗虫品种水稻的利用已证明是有效绿色的防控手段。能够克服"抗性"形成新的致害能力的稻飞虱种群的出现,成为水稻抗虫育种和害虫综合治理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国内外科学家做了大量工作试图揭开稻飞虱致害性变异的机制。本文以稻飞虱为主体,介绍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灾变因子,稻飞虱与水稻互作关系及机制等方面,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黄芳,吕要斌,吴志毅,董燕萍,吴红平[6](2017)在《扶桑绵粉蚧对马铃薯幼苗的致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扶桑绵粉蚧对植物的致害性,利用马铃薯苗作为寄主植物,通过刺探点位图谱、快速光曲线、为害分级等手段,对扶桑绵粉蚧在马铃薯苗上的取食行为、为害后马铃薯叶片的光合动力及扶桑绵粉蚧对马铃薯的致害效率进行检测并评价。结果显示,扶桑绵粉蚧对马铃薯苗韧皮部取食的时间超过占给定时间的30%,在叶肉细胞内的尝试性取食时间高达10%;扶桑绵粉蚧为害导致马铃薯苗叶片对强光的耐受能力显着降低;高效率的为害在短时间内造成马铃薯出现黄叶、枯叶甚至枯梢等现象。以上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可在低起始为害密度的情况下快速形成为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发现扶桑绵粉蚧,需立即进行处理。(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郑瑜[7](2016)在《褐飞虱IR56种群致害性及中肠转录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亚洲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直接取食和传播病毒等危害水稻,造成稻米品质受损及产量损失严重。抗性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是控制褐飞虱危害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抗性水稻品种的抗性会逐渐丧失,褐飞虱种群能够适应该抗性品种,产生出新的致害性种群,这是目前褐飞虱控制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难题。植食性昆虫的中肠中包含许多种与消化、解毒、糖代谢等相关的酶类,在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在IR56抗性水稻(含Bph3抗虫基因)上连续强迫饲养40代以上的褐飞虱IR56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在TN1水稻(无抗虫基因)上饲养的TN1种群为对照,对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特性和中肠转录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性:经过在IR56水稻上连续40代以上的胁迫饲养,已经初步形成了新的致害性种群——IR56种群,该种群具备较强致害IR56水稻的能力,能在IR56上生长、繁殖,较好地完成世代发育,并可以通过若虫发育历期、初羽化雌雄成虫的鲜体重、蜜露排泄量与体重增重、雌成虫存活天数、单雌产卵量以及6h内持续取食时间等指标与TN1种群进行明显的区分。2、褐飞虱IR56种群的中肠转录组分析:褐飞虱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中肠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获得了含有45587个Unigenes序列的褐飞虱中肠转录组。所有能够注释上的Unigene序列有21368个,通过序列比对和软件预测共获得22665个编码区序列。GO分析显示褐飞虱中肠里的大部分基因与“物质代谢”、“细胞组成”、“结合”以及“转运”等有关。在褐飞虱IR56种群中肠中表达量下调的基因数目高于TN1种群,这些基因表达量下调可能与褐飞虱IR56种群适应IR56抗性水稻品种、产生致害性变异有关。3、中肠转录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定量验证:从褐飞虱中肠转录组中筛选出与消化、解毒以及糖代谢等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成功克隆了18个重要的差异表达基因。在上一章的中肠转录组定量验证后发现有13个确实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一步通过对这13个基因进行寄主交换后中肠以及整虫的定量验证发现,有3个基因(Nl51、Nl76、Nl20369)的表达量在不同寄主品种之间是有显着性差异的,2个基因(Nl32990和Nl42468)在IR56种群适应IR56水稻中表达量降低,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褐飞虱IR56种群适应IR56抗性水稻有关。是否褐飞虱致害性的变化有关,还需进一步对基因的功能研究及与褐飞虱种群致害性变异关系的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张磊[8](2015)在《褐飞虱SRAP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和致害性表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Hemiptera:Delphacidae)是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它一方面通过直接的去取食水稻韧皮部的汁液从而对水稻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充当一些病毒的传递媒介危害水稻的正常发育。通过种植含有抗性基因的水稻是防治褐飞虱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褐飞虱能够与抗性水稻协同进化,从而很快地克服并适应抗性水稻,演化出新的生物型继续危害水稻,这种生物机制使得褐飞虱的防治面临巨大的挑战。运用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能够揭示褐飞虱致害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使用两种不同生物型的褐飞虱结合相关序列多态性标记构建褐飞虱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四种致害性相关的表型评价田间群体褐飞虱个体的致害性。同时开发白背飞虱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研究结果如下:1.对近交系生物型1和生物型2的褐飞虱与致害性相关的叁个表型进行鉴定:若虫选择性分析表明生物型1褐飞虱更倾向于感性水稻TN1,生物型2褐飞虱对感性水稻TN1和含抗性基因Bph1的水稻Mudgo没有明显偏好;若虫的存活率分析表明生物型1褐飞虱在TN1上高于Mudgo,且两者存在显着差异,而生物型2在两种水稻上没有显着差异;雌虫的72 h体重比分析结果表明在TN1上生物型1的体重比(0.88)和生物型2的(0.91)没有明显差异(P=0.669),在Mudgo上生物型1体重比(0.8)低于生物型2(0.95),且两者有极显着型差异(P=0.001)。致害性表型的差异预示两种不同的生物型褐飞虱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适合作为作图群体的亲本。2.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浓度和DNA模板浓度,进行4水平的优化,从而确立褐飞虱SRAP-PCR最优的反应体系。最佳的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是:总体积为10μL,Mg2+浓度3 mmol/L、dNTPs为150μmol/L、Taq DNA聚合酶2 U、正反向引物各0.3μmol/L、DNA用量25 ng以及1×PCR Buffer。使用生物型1雌虫与生物型2雄虫单对杂交F2群体对优化后的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获得了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图谱,并发现共显性条带,因此表明确立的反应体系稳定可靠。3.以近交14代生物型1的雄虫和近交9代的生物型2雌虫为亲本,构建包含92个雌性个体的f2作图群体,并使用98对在亲本间具有多态的srap标记组合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然后使用jionmap4和mapchart2.2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和绘制连锁图。最终构建了褐飞虱以srap分子标记为基础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由14个连锁群组成,包含188个位点,总长度为600.6cm,标记间的平均间隔3.12cm,图谱的覆盖率为81.9%。4.使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98对srap引物组合分别对取食水稻的五种生物型(t、m、a、y、p)褐飞虱、一种取食杂草李氏禾的李氏禾生物型(j)褐飞虱,以及两种褐飞虱的近缘物种拟褐飞虱(n)和伪褐飞虱(l),进行基因型分析,总共得到了60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有6.1条条带,最后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图中,在0.5到0.82的范围内进行聚类,分为两大组,第一组为是褐飞虱种内的6种生物型,第二组为两种褐飞虱的近缘物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在第一组中取食水稻上的5种生物型聚在一起,而李氏禾褐飞虱单独一支,5种水稻褐飞虱中,生物型1和生物型3聚在一起,而生物型2、生物型y和生物p聚在一起,生物型y和p在里面有单独分为一支。在水稻褐飞虱中的聚类刚好和致害性的强弱相对应,表明这些多态性的标记可能与褐飞虱致害性相关。5.使用田间群体的152个褐飞虱,在以9311为背景的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近等基因系植株上对褐飞虱的蜜露量、蜜露ph、体重增量和腹部发育四种与致害性相关的表型进行分析。以48h蜜露量大于10㎎、48h体重增量大于1㎎、蜜露量ph大于8和48h腹部隆起为凸状的褐飞虱的为致害性个体。发现蜜露量和体重增量都可以确定30个致害性个体,且这30个个体中同时满足两种指标的个体数为27,达到90%。对蜜露量和体重增量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08(p<0.01),为极强相关;利用蜜露ph指标鉴定出2个非致害性个体和20个致害个体,2个非致害性个体的蜜露量和体重增量的表型同样为非致害性,但是20个致害性个体的蜜露量和体重增量的表型表现为致害性为60%和65%;利用腹部发育指标共鉴定出32个致害性个体,蜜露量、体重增量和蜜露pH表型表现为致害性的分别为84.3%、90.6%和100%。经过分析,本研究认为只有在48 h体重增量为1㎎且蜜露量也达到10㎎才能确定为致害性个体。6.白背飞虱同样是对水稻危害极大的害虫之一。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SSR标记的研究报道,为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本研究使用磁珠富集快速分离技术开发了18对多态性的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在武汉田间32个雌性个体的自然群体分析发现等位基因个数有2到15个,平均7.3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从0.094到0.871,平均值为0.572,预测杂合度从0.148到0.924,平均0.633。跨物种检测发现,新开发的18对微卫星标记在褐飞虱、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通用性很高。开发的这些多态性SSR标记对以后白背飞虱的群体遗传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5-05-01)
彭雷[9](2015)在《褐飞虱生物型Y致害性QTL定位以及褐飞虱与水稻互作的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50%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粮,每年人类消耗的卡路里有20%是通过水稻获得,与此同时水稻是用于研究的最重要的模式植物之一。在水稻众多害虫中,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对水稻危害最大的害虫,在亚洲,褐飞虱每年都会使水稻产量造成巨大损失。相对于使用农药,开发具有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被证明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策略,自从1969年第一个对褐飞虱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被发现以来,目前已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鉴定出27个抗虫基因。但是植物和植食性昆虫是协同进化的,对应于抗性基因,褐飞虱能也进化出相应“生物型”(biotype)克服其抗性。所以对褐飞虱生物型致害机理研究并应用农业上制定控制褐飞虱策略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的致害性生物型Y是本实验室在实验室环境下把生物型1强制在YHY15上饲养多代后逐渐适应YHY15的抗性而形成的新生物型。为了寻找生物型Y致害性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我们先将近交40代以上的生物型1与生物型Y杂交获得F1子代,记录F1子代的存活率与生长率增重值,同时随机挑选F1子代雌雄个体再杂交获得F2代,然后对F2代个体的存活率与生长率表型指标进行鉴定。从存活率和生长率表型在F1、F2群体体的分离情况来看,控制生物型Y在YHY15存活率与生长率致害YHY15的基因并非单基因,有可能为几个显性基因共同作用。对两个F2群体的存活率与生长率致害性QTL进行定位,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褐飞虱在YHY15存活率QTL作图获得3个QTL,其中两个在4号染色体一个在6号染色体,同样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褐飞虱在YHY15生长率进行QTL作图获得了3个QTL,两个在2号染色体,一个在11号染色体。本研究为进一步克隆生物型Y致害基因奠定了基础。我们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YHY15抗性机制以及生物型1与生物型Y对YHY15抗性的响应。分别收集TN1与YHY15未被褐飞虱取食以及被褐飞虱取食24小时、48小时的叶鞘,其中以未被褐飞虱取食的叶鞘样品作为对照。将收集的叶鞘样品在液氮中研磨后提取代谢物,提取完毕后衍生化上样GC-MS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物变化依赖于取食时间,同时在抗感水稻材料间也有明显差异,感性水稻的变化比抗性水稻剧烈,表现在如氨基酸和糖类以及一些有机酸在变化数量和幅度上TN1大于YHY15。感性水稻TN1被褐飞虱取食后加速了脂肪酸β氧化,激活乙醛酸途径、糖异生以及GABA旁路,而在抗性水稻YHY15中则是加强糖酵解并激活莽草酸途径加强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以上结果表明抗虫和感虫材料间通过不过同的代谢途径来响应褐飞虱的侵害。对褐飞虱蜜露中的代谢物分析结果我们推测:褐飞虱在取食YHY15后提高对水稻汁液里的氨基酸的吸收,由于受到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毒素压力,体内的氨代谢增强。我们又对褐飞虱P450家族基因在适应抗性水稻次生代谢物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GC-MS检测到了了YHY15叶鞘乙醇提取物的一些次生物质,可能会影响褐飞虱取食;2、将添加有乙醇提取物的人工饲料喂食生物型Y与生物型1,结果显示Y型褐飞虱解毒能力强于生物型1;3、RNAi沉默生物型Y褐飞虱P450氧化还原酶基因(NICPR)后会抑制褐飞虱取食YHY15,结果说明P450在生物型Y适应YHY15抗性上可能起作用;4、定量PCR筛选23个褐飞虱P450家族基因获得3个上调基因,我们通过RNAi技术沉默这3个候选P450基因,其中沉默CYP4C61后影响了生物型Y取食说明CYP4C61在生物型Y适应YHY15的抗性上可能起作用;5、RNAi沉默CYP4C61基因的生物型Y褐飞虱喂食了添加有乙醇物提取的人工饲料的存活率低于对照,半定量组织表达分析表明CYP4C61在中肠、脂肪体、唾液腺都有表达,其中脂肪体最高中肠次之,唾液腺最低,说明CYP4C61可能起分解代谢毒性物质的作用并且也可能参与生理代谢;6、序列分析提示两种生物型存在5个氨基酸的差异。CYP4C61全长ORF能通过带有His标签的pET-28a(+)载体和带有GST标签的PGEX-6p-1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少量可溶表达。而截短N端前15个氨基酸的NICPR能通过PGEX-6p-1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少量可溶表达。(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5-04-01)
郑瑜,孙燕群,林晶晶,赖凤香,傅强[10](2014)在《两个褐飞虱寄主种群对抗虫水稻品种IR56的致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亚洲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对褐飞虱的防治过程中,利用抗虫品种是最为有效、安全的措施。但抗性品种推广应用一段时间后,褐飞虱致害性发生变化,使抗虫品种逐渐丧失了其原来的抗性,是品种抗性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障碍。IR56是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培育的含Bph3基因的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目前,对我国多数水稻主产区褐飞虱种群有较好抗性,但对越南、老挝及我国广西、云南等越冬虫源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有下降迹象。笔者通过连续40代以上的饲养,分别获得了感虫水稻TN1上的褐飞虱种群1及IR56上的褐飞虱种群2,并对这两个种群致害IR56的特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褐飞虱对IR56致害性变异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现将两个种群的评价结果介绍如下。(1)水稻苗期品种反应(SSST法):种群1、种群2致害IR56的级别分别为3~5级、9级,后者对IR56的致害能力明显较强。(2)褐飞虱若虫:经全若虫期饲养,IR56上,种群2的羽化率极显着高于种群1(高85.2个百分点),且与TN1上的种群1无显着差异;种群2的若虫历期极显着短于种群1(雌、雄虫分别缩短5.2天、3.7天),但仍显着长于TN1上的种群1(雌、雄虫分别延长0.8天、0.6天);种群2的初羽化成虫体重显着重于处理1(雌、雄虫分别重1.10mg、0.52mg),但显着轻于TN1上处理1(雌、雄虫分别轻0.25mg、0.11mg)。(3)褐飞虱成虫:IR56上种群2雌成虫的蜜露量、体重增量、寿命、产卵量均极显着高于IR56上的种群1试虫;与TN1上的种群1相比,寿命、产卵量均无显着差异,但雌虫蜜露量、体重增量均显着较低。综上所述,褐飞虱种群2相对于种群1具有较强的致害IR56的能力,但部分指标还不及种群1对TN1的致害能力,表明种群2对IR56的适应性尚未达到野生型(种群1)在TN1上的水平,对抗性品种IR56的适应可能存在一定的"代价"。(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5)
致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褐飞虱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和迁飞性特征,是水稻重要害虫,抗虫品种培育是提高水稻抗虫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抗虫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能够克服品种抗性的褐飞虱新致害种群(或生物型)也随即出现。MAPK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参与昆虫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和致害性等过程。本研究以非致害性TN1种群和致害性IR56种群为实验材料,探究褐飞虱MAPK与致害性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褐飞虱全基因组中有6个MAPK家族基因成员,包括rolled、ERK2、p38、nemo、JNK like、bsk等,均含有S_TKc结构域;②与初羽化TN1种群相比,IR56种群MAPKs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差异,IR56种群取食3天后,rolled、ERK2和.JNK-like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16、0.048、0.012);③比较了TN1种群和IR56种群(2种群均分别取食TN1品种和IR56品种,即4个处理组)MAPK基因的表达动态,TN品种TN1种群取食IR56品种5天后,p38(P=0.008)和bsk(P=0.041)的表达量水平显着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本研究为解析褐飞虱MAPKs调控致害性变异机制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害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9
[2].周金明,周若男,万品俊,傅强.褐飞虱MAPK参与致害性变异的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朱叶,马璇,吾木提·阿巴合,张皓,梁巧玲.检疫害虫黑森瘿蚊的致害性研究[C].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2018
[4].张焓娇.Mudgo水稻多代饲养影响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5].周金明.稻飞虱致害性变异研究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7
[6].黄芳,吕要斌,吴志毅,董燕萍,吴红平.扶桑绵粉蚧对马铃薯幼苗的致害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7
[7].郑瑜.褐飞虱IR56种群致害性及中肠转录组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8].张磊.褐飞虱SRAP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和致害性表型的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5
[9].彭雷.褐飞虱生物型Y致害性QTL定位以及褐飞虱与水稻互作的代谢研究[D].武汉大学.2015
[10].郑瑜,孙燕群,林晶晶,赖凤香,傅强.两个褐飞虱寄主种群对抗虫水稻品种IR56的致害性[C].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