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巴林左旗5.9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大兴安岭隆起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2003年巴林左旗5.9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大兴安岭隆起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论文摘要

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区属于弱地震活动区,对于该区中强地震的地震构造研究以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地震构造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局部地段属于研究空白区。但是,本区存在一些中强地震及小地震活动,仅以区域南部为例,无论在大兴安岭还是在西部二连盆地区,中强地震的活动频次较高,历史上5级以上的地震就达11次。尤其是,本区2003年8月16日和2004年3月24日先后发生了两次5.9级地震,为该地区有记载以来的最高震级,这两次地震的发生突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一地区地震构造背景的认识,反映在震中区位于现有潜在震源区以外,所以,研究该地区的地震构造及潜在震源区划分问题,具有必要性及迫切性。本研究对于深化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区发震构造的认识具有科学意义,对该地区潜在震源区合理划分,进而提高本区地震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具有实际价值。本研究在对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5.9级地震发震构造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收集目前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区的地震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资料基础上,分析该区现有中强地震震例的地震构造特征,系统总结该地区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提出该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依据,并对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区的潜在震源区作了重新划分。通过对研究区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的分析,认为新构造期以来该区的构造运动以隆升为主,但在隆升背景下存在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该区的构造地貌分界线和新构造的主体构造线方向均为北东方向。而这一地区的发震构造除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外,还受北西向断裂的控制。该区有相当数量的第四纪火山分布;断裂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2003年内蒙古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在大兴安岭地区显得颇为凸出,为有记载以来的最高震级,突破了以往我们对这一地区地震构造背景的认识,研究基于对内蒙古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相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学资料收集,结合震区及周边地区的航卫片解译,对整个震区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了北西向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的存在,初步得出该断裂的长度为60km,该断裂分为北西西向的水泉子沟-西山湾段与北西向的杨树林-天山口段,其中,水泉子沟-西山湾段的活动相对较新,断错中更新统,而据断层泥ESR样品的年龄测试,其最新活动时代为325±32ka,即Qp2中期;综合分析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害分布特征以及余震序列的研究结果,从而推测,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之水泉子沟-西山湾段为2003年内蒙古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的发震断裂。NWW向的水泉子沟-西山湾段为一SW倾的活动较弱的中更新世中期的活动断裂,为左旋正断。大兴安岭断块隆起区以整体掀斜式抬升为特征,但抬升的幅度比较微弱,即不属于强烈活动的构造区。在这一总体背景下,出现局部的差异运动,西部出现呼伦湖—贝尔湖凹陷,东部出现斜坡带,中部发生隆起。其中,呼伦湖—贝尔湖凹陷的两侧是垂直差异运动较强烈的地段,继承性新构造运动形成现代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并在呼伦湖东、西两侧产生第四纪活动断裂。而对于中部扎兰屯—乌兰浩特隆起,在总体北东向带状隆起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组北西向的断裂,其中主要的有雅鲁河断裂、阿伦河断裂等,它们主要活动于早、中更新世,局部活动于晚更新世。伴随这些断裂活动,火山喷发作用也很烈,这种成群的地震活动与火山活动关系也较密切。东部的斜坡带是走向北东的活动较明显的构造带。基于大兴安岭隆起区主要以沿NW-SE一线具有差异性活动的特点,提出该区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具体为:(1)在大兴安岭西部,跟北东-北东东向的盆地发育相关的断裂具有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如呼伦湖断陷盆地、乌拉盖盆地。(2)大兴安岭主脊及其东部斜坡带,主要依据NE向主干断裂的展布及与之交汇的NW向的断裂的活动性的差异来划分。(3)隆起区边缘的嫩江断裂,一直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特征,因此,其主要延续了以前的划分原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大兴安岭隆起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特征
  • 2.1 构造活动背景
  • 2.2 主要断裂活动性
  • 2.3 现今构造变形特征
  • 2.3.1 水平形变特征
  • 2.3.2 垂直形变特征
  • 2.3.3 地形变与主要断裂带活动的关系
  • 2.4 地震活动特征
  • 2.5 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03 年巴林左旗M55.9 地震发震构造调查与分析
  • 3.1 地震参数与基本特征
  • 3.1.1 地震基本参数
  • 3.1.2 震源机制
  • 3.1.3 震害特征
  • 3.1.4 余震序列
  • 3.2 震区构造背景
  • 3.2.1 地质构造背景
  • 3.2.2 震区第四纪地层
  • 3.3 发震断层调查
  • 3.3.1 遥感影像解译
  • 3.3.2 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存在的地质证据
  • 3.3.3 断裂的活动特征
  • 3.4 发震构造分析
  • 第四章 区内其它典型中强震发震构造分析
  • 4.1 2004 年3 月24 日东乌珠穆沁旗 M55.9 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 4.1.1 地震参数
  • 4.1.2 等震线
  • 4.1.3 余震序列
  • 4.1.4 地质构造背景
  • 4.1.5 发震构造讨论
  • 4.2 1979 年新巴尔虎右旗4.9 级地震震区构造特点分析
  • 4.2.1 地震基本特征
  • 4.2.2 断裂活动特征
  • 4.3 博克图震区地震构造分析
  • 4.3.1 地震基本特征
  • 4.3.2 断裂活动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兴安岭隆起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 5.1 概述
  • 5.2 划分原则
  • 5.3 大兴安岭隆起区潜源划分的地震地质标志
  • 5.4 潜在震源区划分及结果对比分析
  •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6.1 主要认识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及实际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进展[J]. 城市与减灾 2016(03)
    • [2].对沈阳地区地震危险性贡献量最大的潜在震源区的确定[J]. 防灾减灾学报 2013(01)
    • [3].湘东地区断裂活动性及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J]. 地震地质 2009(03)
    • [4].右江地震带潜在震源区空间分布函数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的影响[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5(03)
    • [5].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分解与设定地震及其在西安地区的应用[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8(05)
    • [6].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地质条件调查与分析[J]. 科技导报 2016(21)
    • [7].唐山区域概率地震危险性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20(01)
    • [8].青藏工程走廊地震危险性对比分析及区划[J].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2)
    • [9].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不确定性研究[J]. 地震学报 2009(04)
    • [10].龙门山和成都地震构造区的划分[J]. 震灾防御技术 2014(01)
    • [11].大庆断褶带最大潜在地震发生概率评估[J]. 震灾防御技术 2016(03)
    • [12].关于《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草案)》的说明[J]. 浙江人大(公报版) 2014(03)
    • [13].河北地区空间分布函数的地质因子和中长期预报因子的计算[J]. 华北地震科学 2013(02)
    • [14].郑州市断裂最大潜在地震发震概率评价[J]. 震灾防御技术 2012(03)
    • [15].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行政单元地震危险性的差异统计及其分类管理的建议[J]. 中国地震 2014(03)
    • [16].“一带一路”地区地震区划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J]. 科技导报 2020(16)
    • [17].新疆地区典型潜在震源区大震年发生率的估计[J]. 震灾防御技术 2009(03)
    • [18].中国东部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地震复发概率分布[J]. 震灾防御技术 2016(01)
    • [19].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区划重要性及关键技术进展[J]. 震灾防御技术 2008(01)
    • [20].公路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J]. 公路 2017(05)
    • [21].西部某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J]. 浙江水利科技 2012(03)
    • [22].山东地区地震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09(03)
    • [23].南北地震带北段主要断层的分区强震危险性评估[J]. 中国地震 2017(03)
    • [24].漠河北潜在震源区最大潜在地震发生概率评估[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06)
    • [25].对长春市区贡献量最大潜在震源区的确定[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 [26].主干断裂上地表破裂的危险性分析及避让估计[J]. 地震研究 2019(04)
    • [27].论地震带的划分及活动特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1)
    • [28].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4)
    • [29].大渡河流域地震发生概率研究[J]. 中国地震 2008(01)
    • [30].地震巨灾模型中的随机地震事件集模拟[J]. 地震工程学报 2020(04)

    标签:;  ;  ;  ;  ;  ;  

    2003年巴林左旗5.9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大兴安岭隆起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