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曾得珉四川省旺苍县英萃初级中学628217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历史教材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由以前的一纲一本变为一纲多本。教材版本的增多,编写方式和体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版本之间有差异,也各具优势。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有的各个版本的教材搭配使用进行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版本教材搭配使用的意义:
1.使教师正确认识不同版本历史教材之间的差异,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应该具备的能力。
2.提升教师分析、使用历史教材的能力。比较不同版本历史教材之间的差异,使用不同版本搭配进行教学,这是历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3.为教师选择教材教学提供合理的依据。合理利用教材,是历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以具体案例来分析一下怎么样使用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搭配。
以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与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次工业革命》两课中“飞机的发明”为例,并结合历史教材相关知识,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将两种教材配套使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这样的规定:“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是通过飞机等发明的史实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并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方便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所以飞机的发明是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个方面。那么飞机的发明就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飞机发明这一史实,也要使学生认识到以飞机发明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自然环境烙下了人类深深的印迹。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中教材内容是这样的:“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20世纪初,人类制造了飞艇。1903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尽管这次试飞的时间很短,却开始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后来,飞机的载重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提高,航程越来越远。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
我们再看一下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内容,它分为三个部分。正文:1903年,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威尔·莱特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试验。他们制造了一架名为“飞行者1号”的飞机,第一次试飞在空中飞行了将近1分钟,离地4.6米高,飞行距离259.75米。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小字部分: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初,人们从老鹰展翅滑翔得到启示,制造出不用动力的滑翔机飞行试验。1896年,德国工程师首次将内燃机装在飞行器上做飞行试验,试飞高度最高达到30多米,为飞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是人类实现上天飞行的重大突破。但在当时,飞机还只是一种发明创造、一种体育活动,直到11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才开始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图片:《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莱特》。
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内容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人教版教材的内容有以下特点:
1.内容简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什么是重点、哪些需要掌握,简单明了。
2.文字优美。学生在学习和阅读时,内心深处的美感很容易被激发。
3.简单介绍了飞机的发展。本节内容寥寥几句,学生就知道了飞机的发展趋势,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也会去拓展相关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的能力。
川教版的内容也有其独到之处:
1.内容详实。不仅有正文,而且还配有小字部分。
2.大量采用数字。这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学生的注意力在此会高度集中。
3.图文并茂。给学生感官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学生学习会很有兴趣。
4.语言叙述朴实。川教版教材有中国史学家的那种“秉笔直书”的感觉,语言朴实无华,无任何夸张之感。
5.配有辅栏释义,提示学生记忆。这个应该是川教版最引人注目之点。
通过两种版本的比较,我就以人教版为例具体分析一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两种教材进行搭配使用。
1.由于人教版过于简略,而川教版教材内容详实,可借用川教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2.人教版课后“自由阅读卡”中有莱特兄弟试飞飞机的图片,川教版教材也提供了《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莱特》的图片,教师在上课时,可提供川教版上的图片,两张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加深印象。
3.川教版教材有“辅栏释义”,提示学生需记忆飞机发明这一知识点。而人教版没有,教师在教学时可借用。
4.人教版教材在学生复习时有其巨大的优势,由于它的内容非常简练,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如果选择川教版教学时,人教版的这个优势是可以利用的。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能够优势互补,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