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菱迪芙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东菱迪芙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肖柏成(黑龙江省伊春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107-02

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东菱迪芙又名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80例,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以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选自住院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40~75岁,诊断经临床及头颅CT或(和)MRI检查证实。纳入标准:(1)发病6~72小时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2)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塞诊断标准[1];(3)经头颅CT或者MR检查证实,并除外颅内出血;(4)除外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5)年龄<75岁。

1.2分组及治疗方法

1.2.1分组情况将80例入选患者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二组:(1)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2)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4岁。

1.2.2治疗方法治疗组东菱迪芙首次剂量10BU加生理盐水250ml静点,第3天、第5天各用东菱迪芙5BU加于生理盐水250ml静点,共3次;对照组纤溶酶首次剂量100BU加生理盐水500ml静点,第二天以后200BU加生理盐水500ml静点,每日1次,共7天。两组其它基础治疗均相同,治疗期间不使用其它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1.3观察项目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

2结果

2.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

2.2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讨论

脑梗塞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体内有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与血液流态密切相关,而血粘度是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之一[3],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球压积和血浆粘度大小,而血浆粘度的大小又主要决定于血浆纤维蛋白原等的含量[4],因此寻求降低血浆粘度并且有效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很重要。

东菱迪芙又名巴曲酶[5],是经过生物工程提纯的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制剂,是新型强力溶血栓、改善微循环的制剂。在人体内,它主要是降解纤维蛋白原,促进纤溶酶生成,并改善了脑梗塞患者的微循环。纤维蛋白原含量的降低不但使全血及血浆粘度下降,而且使生成的纤维蛋白凝块松散、脆弱、容易被纤溶系统清除,促使血栓溶解。

东菱迪芙和纤溶酶均属蛇毒制剂。本实验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塞,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改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纤维蛋白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东菱迪芙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塞,并且能改善高粘滞综合征,切实有效的降低纤维蛋白原,这对提高病人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钱冠清.微血管中的血液流变[A].见:陈文杰,田牛主编.微循环理论研究和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1—210.

[4]奉承晏,任菽云,李宗南,等.脑卒中病人的全血粘度与血液成分[J].微循环学杂志,1994,4(2):26~27.

[5]吴瑞芳.东菱克栓酶注射液.中国新药杂志,1994.3(1):22.

[6]贺茂林,陈清棠.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现状和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186.

标签:;  ;  ;  

东菱迪芙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