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的聚丙烯(PP)/间同1,2-聚丁二烯(s-PB)复合材料和尼龙11(PA11)/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物理性能。研究s-PB交联反应与时间的关系时发现,温度不高于160℃,25分钟之内,流变性能是稳定可靠的。研究PP/s-PB的流变性能时发现复合材料体系的线性粘弹区振幅小于8%,随着s-PB含量的增加,在大振幅下的剪切细化现象越来越不明显。研究PP/s-PB复合材料体系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动力学,发现s-PB的加入对PP的结晶有较大影响,Avrami方程能很好地描述PP和PP/s-PB的等温结晶过程,修正的Avrami方程能很好地描述PP和PP/s-PB的非等温结晶过程。PP/s-PB的屈服强度和模量、弯曲强度和模量、硬度均随s-PB含量增加而递减(P90B10除外),常温冲击强度和低温冲击强度都随s-PB弹性体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从PP/s-PB的动态力学松弛普分析,认为两种聚合物可能介于完全相容和完全不相容之间。PP/s-PB的形貌特征研究显示,当s-PB含量低于30wt%(包括30wt%)时,s-PB以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分散在PP连续相中,当s-PB的含量为40wt%和50wt%时,复合材料成双连续相形态,当s-PB含量超过60wt%时,发生了明显的相逆转,PP以球形或椭圆形颗粒分散在连续相s-PB中。PA11/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中,与纯PA11相比,PA11/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了高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剪切粘度,然而没有发现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末端区的平台。
论文目录
提要第一章 绪论1.1 聚丙烯/间同1,2-聚丁二烯复合材料的研究1.1.1 聚丙烯概况1.1.2 聚丙烯的改性技术1.1.2.1 化学改性1.1.2.2 物理改性1.1.3 聚丙烯共混改性技术1.1.3.1 聚丙烯共混改性1.1.3.2 1,2-聚丁二烯的概况1.1.3.3 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丙烯机理1.1.4 聚丙烯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1.1.4.1 反映挤出共混技术1.1.4.2 各种改性技术的复合化1.1.4.3 界面相容剂开发1.1.5 本部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1.2 尼龙11/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1.2.1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的研究现状1.2.1.1 层状硅酸盐的结构特点1.2.1.2 粘土的改性1.2.1.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2.1.4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1.2.1.5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1.2.2 本部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 间同1,2-聚丁二烯(s-PB)流变性能2.1 引言2.2 试验部分2.2.1 实验原料2.2.2 样品制备2.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2.3 结果与讨论2.3.1 线性流变性能2.3.2 非线性流变性能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聚丙烯(PP)/间同1,2-聚丁二烯(s-PB)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3.1 引言3.2 实验部分3.2.1 实验原料3.2.2 样品制备3.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3.3 结果与讨论3.3.1 复合材料体系的线性粘弹性3.3.1.1 聚合物线性粘弹性的基本特征3.3.1.2 复合材料线性粘弹区的测定3.3.1.3 温度对复合材料体系线性粘弹性的影响3.3.1.4 时间对复合材料体系线性粘弹性的影响3.3.1.5 动态剪切角频率对复合体系线性粘弹性的影响3.3.2 复合材料体系的非线性粘弹性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PP/s-PB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4.1 引言4.2 试验部分4.2.1 实验原料4.2.2 样品制备4.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4.3 结果与讨论4.3.1 复合材料的熔融和结晶行为4.3.2 复合材料体系的平衡熔点4.3.3 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PP/s-PB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5.1 引言5.2 实验部分5.2.1 实验原料5.2.2 样品制备5.2.3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5.3 结果与讨论5.3.2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5.3.3 复合材料体系的形貌特征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尼龙11/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流变性能6.1 引言6.2 实验部分6.2.1 原料和样品制备6.2.2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6.2.2.1 复合材料结构6.2.2.2 流变性能测试6.3 结果与讨论6.3.1 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6.3.2 纳米复合材料的线性粘弹性行为6.3.3 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线性粘弹性行为6.3.4 Cox-Merz 定律6.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博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摘要Abstracts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聚丙烯论文; 间同论文; 聚丁二烯论文; 尼龙论文; 粘土论文; 性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