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刘淑玲(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3-0000-01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在不断扩大和深入,有必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必须具备协同互动的行为艺术,信息素质的教育能力以及学科情报能力。

关键词:学科馆员;信息;情报;服务

一、学科馆员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扩大和深入,高校图书馆也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即研究型信息机构的时代。针对高等院校各学科专业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一种新型的服务形式。所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馆员的选拔和培养也被提上了日程,建立学科制度势在必行。

在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工作中,“参考馆员”没有学科分工,只是凭借对印刷型馆藏资源及其布局熟悉的优势来回答读者提出的咨询,是一种主要局限于本馆内的单一重复的被动式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的服务形式,学科馆员逐渐代替参考馆员,将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向。

虚拟的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海量的信息资源使图书馆传统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科的交叉和细化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用户获取信息所注重的时方法、速度和效果,他们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传统参考馆员必须重学和再塑形象,寻求知识的搭配和互补,解决知识的短缺和定向,适应角色的转换和定位。网络环境的形成加速了学科馆员的产生,学科馆员的服务必须置于现代图书馆的主体地位。所以说,学科馆员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新生力量,这一新生力量对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则决定了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体地位。

二、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学科馆员作为特定的专业图书馆员具有其他馆员所不可替代的知识素养和工作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情报能力。

学科情报能力是学科馆员所特有的职业能力,它要求学科馆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超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科馆员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在美国高校一般要求具备美国ALA认证的图书馆硕士学位,ALA认证的图书馆学科硕士都具有一定的其他学科背景的本科学历。目前,我国的基本要求是大学本科以上毕业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相应专业的学科背景,依然缺乏双学位和具有学科背景的图书馆学硕士。学科情报能力使学科馆员在学科资源的选择、组织、发布、导航、检索和获取利用等方面得心应手,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提供更为深刻细致的服务,使学科馆员真正成为让用户信服的信息专家。

2.信息素质教育能力。

作为学科馆员角色的终极目标是学科情报教育专家。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学科馆员重要的工作职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科馆员除了本身要具备相关的信息素质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力求教会科研人员自己掌握文献查找与利用的技能。这种教学能力又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和图情知识)和技能结构(检索技能和IT技能)分不开的,只有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才能提升用户的信息素质。

3.协同互动的素质。

协同互动是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这种行为艺术贯穿于学科馆员服务的始终。在学科联络工作方面,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包括书面和语言表达),帮助学科馆员积极开展沟通联络,和用户建立一种互信的合作关系,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用户咨询服务方面,要清晰地明白用户的信息需求和需要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服务支持方面,能和图书馆各部工作人员团结协作,搞好关系,取得各方支持,建立学科服务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工作空间。此外,学科馆员还要有团队精神,在学科馆员团队工作和项目工作时,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完成团队工作既定目标。

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1.学科馆员服务要定人、定向、定题。

选择专业中的代表,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及文献需求,建立个人专业档案。学科馆员通过了解对口专业近年的科研成果,跟踪其研究方向,建立相关项目主题词档案,及时了解专业代表对信息的需求,主动提供相应的文献服务。为他们提供新书动态,编制有关专题文献书目、文摘、综述等,提供定题服务。有针对性的完成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与传递工作。针对学科的专业服务,将图书馆相关资源的专业研究,专题文献报道,会议动态,专业咨询等综合起来,建立专业网站,提供专业信息资源导航,使其成为专业信息服务中心。对信息用户进行适时适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使其能够拥有对信息的敏锐感知力和对信息利用的自觉性和准确性,以达到供需双方的双赢。

2.要建立学科馆员的培训机制。

学科馆员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信息素质,才能为专业人员不断提供深层次的服务,从而确保学科馆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进修班、培训、国内外交流、研讨会等来提高学科馆员的业务素质,相关专业知识科通过自学、参与项目、参加学术报告等活动,保持与专业同步,不脱节。学科馆员只有长期不懈,不断充实自我,提高素质,才能跟上学科的发展,掌握所负责的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学科的研究过程,研究热点等,真正成为该学科的信息专家。

3.关于学科馆员的考评机制。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一项新的服务措施,它所从事的是一项具有开拓性、主动性的服务工作。要使学科馆员制度能有效的运作,还需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明确学科馆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给予学科馆员以适度的弹性,圈定学科馆员重点服务对象后,确定工作目标,下达工作任务书。。学科馆员的考评机制可以用户的评价为评价指标,应包括与用户联系频率,专业人员的反馈意见,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用户对学科馆员业务素质的综合评价等。应科学的组织,充分调动学科馆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馆员的能力,为专业学科用户提供最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学科馆员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缩短了图书馆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到大学的教学科研之中,将图书馆服务引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学科馆员制度目前已在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南开、西安交大等图书馆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校图书馆要转型为研究型信息机构,必须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以周到、深入、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的科研水平,从而开创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范爱红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

[2]张易.学科馆员发展目标探讨.图书馆建设,2007(5)。

作者简介:刘淑玲,女,1972年生,毕业于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学士,现工作于沧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曾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大学时代》、《河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标签:;  ;  ;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