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及其生态化模式探析

林业技术及其生态化模式探析

论文摘要

从工业文明开始,林业技术迅猛发展,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想像的后果。森林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剧了森林环境问题的爆发,使生态学思想得以凸显,生态学思想目前已经渗透到不同的领域,当然也包括林业技术领域。正是生态学思想向林业技术的渗透、融合,形成了林业技术的生态化过程,其结果则是林业技术的生态化。这一思想要求我们应转变以往单一的林业经济发展观,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过去片面追求林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森林环境成本的损失,在林业技术活动中应充分考虑森林环境生态效益,将森林生态效益及森林保护纳入林业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因此,研究林业技术及其生态化模式对于我国顺利推进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林业的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本文以林业技术作为研究的着眼点,首先对林业技术涵义进行界定,总结林业技术的特点、本质、目标、功能、属性。其次结合技术生态化的相关理论,浅薄界定林业技术生态化的含义,分析其本质、特征、作用以及林业技术生态化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以上述的结论为基础,探析符合我国林业发展的林业技术生态化的模式。并根据我国特殊的林业资源特点和林业技术的具体情况,深入剖析我国目前林业技术生态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林业技术的含义、特征、体系以及林业技术生态化的内涵和本质、重要作用分析可以发现,未来林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林业技术生态化,这正好符合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求。林业技术的生态化是否可以真正实现?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针对我国目前的林业技术生态化的现状,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增加林业技术生态化投入、提高林业技术生态化转化的效率与效果、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以及对传统和现有林业技术的改造等才能保证实现。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技术生态化的含义与作用
  • 1.2.2 林业技术的含义、特征、分类
  • 1.2.3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五种模式
  • 1.2.4 林业技术生态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2.5 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及评价
  • 1.3 研究视角、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立场及探讨问题的范围
  • 1.3.2 研究视角和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林业技术与林业技术生态化的涵义
  • 2.1 林业技术的特性
  • 2.1.1 林业技术概念界定
  • 2.1.2 林业技术的本质和功能
  • 2.2 林业技术的构成与分类
  • 2.2.1 林业技术的构成要素
  • 2.2.2 林业技术的分类与体系
  • 2.3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涵义
  • 2.3.1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界定
  • 2.3.2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特征
  • 2.3.3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意义
  • 第3章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原则与模式
  • 3.1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任务与原则
  • 3.1.1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任务、内容与目标
  • 3.1.2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 3.2 林业技术生态化的基本模式
  • 3.2.1 立体林业技术生态化模式
  • 3.2.2 林地地面综合规划技术生态化模式
  • 3.2.3 时间结构调控技术生态化模式
  • 3.2.4 食物链结构调控技术生态化模式
  • 第4章 林业技术生态化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4.1 林业技术生态化过程中存在问题
  • 4.1.1 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较弱
  • 4.1.2 对林业技术生态化投入不足
  • 4.1.3 推广的效率和效果较低
  • 4.1.4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 4.1.5 林业技术生态化法律法规缺失
  • 4.1.6 林业技术生态化意识薄弱
  • 4.2 解决对策
  • 4.2.1 加强林业技术生态化自主创新
  • 4.2.2 加大对林业技术生态化的投入力度
  • 4.2.3 提高林业技术生态化转化效率和效果
  • 4.2.4 加大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 4.2.5 运用法律法规制度作保障
  • 4.2.6 加强全社会生态责任意识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克思生态学思想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比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3)
    • [2].福斯特生态学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观察 2017(04)
    • [3].应对研究中的生态学思想述评[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1)
    • [4].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马克思生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界 2011(06)
    • [5].从“控制自然”到“自然的控制”——评威廉·莱斯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J]. 现代交际 2020(18)
    • [6].用生态学思想审视课堂,促进课堂动态平衡[J]. 基础教育研究 2010(22)
    • [7].科学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的分化——生态学思想简史[J]. 绿叶 2011(10)
    • [8].浅析生态学思想的发展[J]. 现代交际 2013(04)
    • [9].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 学术交流 2017(03)
    • [10].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初探[J]. 绿色中国 2017(23)
    • [11].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12].谁的生态谁的学——刘华杰教授生态及生态学思想述评[J]. 鄱阳湖学刊 2017(05)
    • [13].物质变换概念: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新视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4)
    • [14].马克思对福斯特生态学思想的影响研究综述[J]. 长江丛刊 2018(17)
    • [15].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及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8)
    • [16].生态学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 南方农业 2018(17)
    • [17].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分析[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18].佩珀的生态学思想及对环境伦理学的启示[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9].园林生态学思想为指导的现代古城设计[J]. 山西建筑 2016(06)
    • [20].中国古代生态学思想源远流长[J]. 华夏文化 2013(04)
    • [21].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历史辩证法解读[J]. 浙江社会科学 2011(02)
    • [22].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的生态学思想[J]. 芒种 2014(18)
    • [23].论施奈伯格的生态学思想及当代价值[J]. 民营科技 2010(06)
    • [24].马克思的生态学是否可能?[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3)
    • [25].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数学教育反思[J]. 中国成人教育 2011(24)
    • [26].戴维·佩珀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澄清与辩护[J]. 理论观察 2017(10)
    • [27].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剖析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1)
    • [28].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评《自然的伦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环境工程 2020(04)
    • [29].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论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哲学立场[J]. 天府新论 2009(01)
    • [30].蒲松龄《农桑经》中的农业生态学思想[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3)

    标签:;  ;  ;  

    林业技术及其生态化模式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