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主要并发症为心血管损害,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以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狭窄最为严重,是KD患儿致死的主要原因,并对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发生影响。因此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川崎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急性期存在明显免疫调节异常。免疫细胞过度激活可分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等,损伤内皮细胞,从而引发血管炎。肿瘤坏死因子-α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与多种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其启动子区域基因多态性目前发现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相关。但是否与川崎病及其冠脉损害相关目前尚无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肿瘤坏死因子-α在血清水平、转录水平及分子水平的检测,了解与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相关性。第一部分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血清水平、转录水平的调控与川崎病发病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1.ELISA法检测40名川崎病患儿与40名对照组儿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浓度。2.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40名川崎病患儿与40名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1.川崎病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脉损害组高于无冠脉损害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川崎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浓度成线性相关(P<0.05),二者与Harada评分亦相关(P<0.05)。3.川崎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损害组高于无冠脉损害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川崎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血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C反应蛋白、血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Harada评分明显相关(P<0.01)。5.川崎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浓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川崎病急性期血清TNF-α浓度和血清sTNFRⅠ浓度均明显升高,尤其合并冠脉损害者,且两者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提示肿瘤坏死因子参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2.川崎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冠脉损害者,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清TNF-α浓度和血清sTNFRⅠ浓度成线性相关关系。在川崎病冠脉损害发生机制中,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3.川崎病患者血清TNF-α浓度、sTNFRⅠ浓度以及外周血TNF-αmRNA表达水平与Harada评分成线性相关。第二部分TNF-α基因多态性和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点和-23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名川崎病患儿和100名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点和-238位点基因突变位点的确认。结果1.川崎病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损害组与无冠脉损害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点A等位基因的患儿,血小板升高及白蛋白降低的程度较G等位基因患儿更明显(P<0.05)。3.川崎病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238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损害组与无冠脉损害组及对照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4.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238位点A等位基因的患儿,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G等位基因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5.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点A等位基因的患儿,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αmRNA表达水平、血清TNF-α浓度及血清sTNFRⅠ浓度均较G等位基因患儿为高(P<0.05);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238位点A等位基因的患儿,与G等位基因患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TNF-α基因-308位点A等位基因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相关,可能可作为川崎病冠脉损害的遗传易感性标志之一。2、TNF-α基因-238位点A等位基因与川崎病及冠脉损害无显著相关性。3、TNF-α-308位点G/A多态性对TNF-α血清水平及转录水平均有调节作用,可能是TNF-α发挥作用的始动因素之一。4、TNF基因多态性尤其是-30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作为川崎病易感性的遗传标志,可能作为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又一项预测性指标。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过程。TNF-α-308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对TNF-α血清水平及转录水平均有调节作用,可能是TNF-α发挥作用的始动因素之一。TNF基因多态性尤其是-30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作为川崎病易感性的遗传标志,可能作为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又一项预测性指标。随着对TNF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相关性研究的深入开展,必将对KD冠脉损害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冠状动脉疾病易感基因及突变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23)
-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06)
- [3].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术前开展促适应训练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20(01)
- [4].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与发热持续时间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5].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A1)
- [6].冠状动脉微循环与慢性肾脏病[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6)
- [7].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07)
- [8].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通价值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8)
- [9].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病变的治疗策略及展望[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08)
- [1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原位冠状动脉通畅率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02)
- [11].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微循环学杂志 2019(04)
- [12].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9(32)
- [13].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评价技术现状与未来[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03)
- [14].逆转冠状动脉疾病有可能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3)
- [15].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评估方法简介[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05)
- [16].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06)
- [17].微粒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11)
- [18].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7)
- [19].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08)
- [20].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05)
- [2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3)
- [2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7(07)
- [23].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同年龄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07)
- [24].加强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5)
- [25].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间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18)
- [26].白塞氏病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六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5)
- [27].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30)
- [28].婴幼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6)
- [2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07)
- [30].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