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近80%散发性大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引起的,而增生性息肉,一直以来认为其不会引起恶变。但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大肠内存在—系列锯齿状结构的病变,统称为锯齿状病变(serratedlesions),包括:畸形隐窝灶(ACF);锯齿状息肉[又可分为增生性息肉(HP)、无蒂锯齿状腺瘤(SSA)、混合性息肉(MP)、传统锯齿状腺瘤(TSA)】;锯齿状腺癌(Sca),其与部分散发性大肠癌密切相关。Hawkins提出可能存在“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这样一条结直肠癌发生途径,即锯齿状瘤形成途径,晚近更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两条平行的、几乎很少交叉的锯齿状通路,即:传统锯齿状通路和无蒂锯齿状通路。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散发性结肠癌发生的经典“腺瘤-癌”成瘤途径的重要补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围绕SA展开研究工作很有必要。目前国内对此类病变的研究很少,国外研究多集中于SA的组织发生学、形态学、分子遗传学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目的】1.了解TSA的一些临床特征,并与AD比较,寻找不同点;2.通过比较TSA、AD、SCa、非锯齿状CRC四类病理组织的特异性分子标记(MSI、BrafV600E变异),希望能够间接验证传统型锯齿状通路的存在。[方法】1.复习2003年至2005年我院病理科所有大肠息肉的切片,重新诊断TSA,然后收集整理相关临床资料,并与AD组对比,统计分析二者差别;2.另复习部分大肠癌切片,诊断SCa,选取15例SCa、20例非锯齿状大肠癌、20例AD、20例TSA蜡块,每张蜡块以10μm厚度连切10张,显微切割挑出所需部分,置于1.5ml离心管中,二甲苯脱蜡,然后蛋白酶K消化,以离心柱型DNA提取试剂盒,按照操作说明,提取DNA,分装后-20℃保存备用;3.将以上获得的DNA,分别取适量,采用特异的荧光标记引物,通过PCR法扩增微卫星片段BAT25和BAT26,所得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后,应用ABI 3130全自动DNA测序仪和Genemarker 1.65软件进行分析,观察这2个微卫星片段长度的变化,判断得出MSI结果,继而统计分析TSA、AD、SCa、非锯齿状癌四组标本的MSI差异;4.仍以第2步所得DNA适量为模板,按文献设计引物,PCR扩增Braf基因exon15片段,所得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后,选用TSprI行限制性酶切反应筛查Braf V600E变异,对筛查为阳性的标本再测序验证,最后统计分析四组标本Braf变异有无差异,得出结论。【结果]1.共检出1200张大肠息肉切片,其中传统型锯齿状腺瘤29例,占全部息肉2.42%,另还有24例增生性息肉、5例无蒂锯齿状腺瘤、2例HP/SA混合型息肉。比较传统腺瘤与传统型锯齿状腺瘤的部分临床特征,发现:TSA患者平均年龄较传统腺瘤患者小(56.0vs62.7,P=0.0336);在直乙结肠,TSA的发生率要高于传统腺瘤(62.07%vs 35.21%,P=0.0252),而在降结肠则刚好相反(0 vs 25.35%,P=0.0068),其余部位二者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性别组成及息肉平均直径、蒂部情况二者亦无明显差异(P>0.05)。2.Sca在散发性CRC中所占比例为15%。3.MSI检测情况:有部分标本检测失败,对余下标本统计,18例TSA中共有6例为MSI-H,12例为MSI-L/MSS;18例AD均为MSS;13例SCa中,共有3例为MSI-H,10例为MSI-L/MSS;19例非锯齿状肠癌中1例为MSI-H,18例为MSI-L/MSS,经χ2统计分析发现,MSI发生频率AD组、非锯齿状肠癌组明显低于SA组、SCa组(P<0.05),而后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4.Braf变异检测情况:有部分标本检测失败,对余下标本统计,15例SA中共有4例发生Braf V600E变异;11例sca中,共有4例发生Braf V600E变异;11例AD及14例非锯齿状肠癌中则无1例发生BrafV600E变异。Braf变异发生频率AD组、非锯齿状肠癌组均明显低于SA组、SCa组(P<0.05),而后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SA与AD在患者年龄、发生部位存在差异,但仅凭临床特征尚难以进行区分,确诊仍需病理诊断;2.MSI-H、BRAF V600E变异在AD组、非锯齿状肠癌组均明显低于SA组、SCa组,而后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3.由以上实验结果基本可推断存在一条有别于传统腺瘤-癌发生模式的传统型锯齿状成瘤通路,但尚需通过随访确认,并对其预后及亚型分类、蛋白表达产物等展开研究,以利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