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泥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影响因素
水泥细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雯[1](2019)在《对通用硅酸盐水泥细度(比表面积)检测结果偏差因素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作为最为基本的胶凝材料,其检测结果的偏差对施工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通用硅酸盐水泥的选择性物理指标——细度(比表面积)试验检测结果存在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其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了控制检测结果的有效措施,增强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4期)
魏玉荣,徐正杰,封培然[2](2019)在《对水泥细度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细度与水泥和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有密切联系。水泥熟料不能充分发挥其水化反应活性是一种浪费,而混凝土构筑物不能保持长期的耐久性同样是一种浪费。水泥细度需要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既不是无上限的增加,也不是无下限的降低。确定合理水泥细度的标准,宏观上是混凝土规定龄期的最高强度,微观上是水泥混凝土形成混合物在水化动态中最紧密堆积,通过物理和化学两方面保持混凝土强度持续增长,按照水泥混凝土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要求确定水泥细度。水泥细度与凝结速率之间是化学方式的对应,水化热法可能是检测凝结时间比较恰当的方式。水泥细度与混凝土碳化之间存在正反两方面的迭加效应,较细的水泥水化生成大量的水化产物有利混凝土的密实和碱度,而可溶性碱的增加却不利于抵抗碳酸盐的侵蚀,水泥中大量使用超细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同时又在不断消耗水化产物和碱。根据目前水泥行业共同粉磨的生产现状,需要降低对水泥早期强度的考核,以实现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水泥导报》期刊2019年01期)
袁连旺,周宗辉,杜鹏,程新[3](2018)在《纯熟料水泥细度对砂浆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基材料中的裂缝一直是威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服役寿命的重大隐患。而水泥基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本文研究了平均粒径分别为11.7μm、15.6μm、30.5μm、47.4μm的纯熟料水泥以及平均粒径为16.9μm的商品水泥对砂浆裂缝自愈合能力的影响。在7天和28天龄期时,通过叁点弯曲的方法制作裂缝并在水中养护,并对自愈合前后的裂缝宽度、抗压强度、超声波传播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7天龄期时的裂缝自愈合效果更好,平均粒径小于30μm的纯熟料水泥砂浆自修复14天,裂缝基本完全愈合,强度回复率超过50%。28天龄期的裂缝继续自修复28天后,平均粒径为30.5μm的纯熟料水泥砂浆的裂缝基本完全愈合,抗压强度回复率超过20%,超声波检测的修复效果最好。通过微观分析可知,自愈合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熟料颗粒的水化和碳酸钙结晶的形成。因此,不同细度的水泥颗粒对不同龄期裂缝的自修复效果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11)
刘斌,耿建章[4](2018)在《浅谈负压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水化反应速度越快,而且越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是在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粉磨成本也较高。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时,具有较高的活性,大于100μm时,活性较小,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GB175-2007标准中规定:矿渣硅酸盐(本文来源于《中国水泥》期刊2018年07期)
刘向东[5](2018)在《水泥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UM法对复合硅酸盐水泥细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定。首先建立测量模型,分析水泥细度的不确定度来源,然后确定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结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09期)
李辉[6](2016)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泥细度软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泥粉磨过程中,成品细度这个关键控制参数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继而用一个实例说明BP神经网络在Matlab仿真软件中的建模过程,并通过软测量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说明用BP神经网络进行水泥成品细度软测量,具有建模方便、计算迅速、结果精确、无需增加硬件成本等优点。软测量能够实时给出结果,对于中控的操作员的系统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水泥》期刊2016年07期)
李文涛[7](2016)在《浅谈水泥细度对水泥性能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水泥细度是反映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6年02期)
施莲香,黄琼辉[8](2015)在《浅谈水泥细度变粗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处理水泥粉磨工艺流程中的打散分级机筛网穿孔问题以及调整磨机钢球级配后,入磨物料的粒度得到很好的控制,出磨水泥0.045mm筛余由原来的>20.0%下降到<12.0%。从本文可以知道,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出磨水泥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5年10期)
钟安泰[9](2015)在《探究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兴起,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所以水泥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水泥细度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总结前人的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为同工程或者是同行的人带来一些借鉴或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5年06期)
吕茂超,辜卫国,杨玉军,许义,冯建文[10](2014)在《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校准方法的研究以及负压示值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是一种新颖的粉末细度筛分测试仪器,它是检验水泥细度的专用仪器,主要用于水泥细度检验和水泥生产控制,广泛应用于水泥质检站、水泥生产厂、科研所和大专院校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实验室,以及其它行业的粉末细度测试。通常,水泥一般由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它的粗细(本文来源于《江苏现代计量》期刊2014年11期)
水泥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泥细度与水泥和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有密切联系。水泥熟料不能充分发挥其水化反应活性是一种浪费,而混凝土构筑物不能保持长期的耐久性同样是一种浪费。水泥细度需要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既不是无上限的增加,也不是无下限的降低。确定合理水泥细度的标准,宏观上是混凝土规定龄期的最高强度,微观上是水泥混凝土形成混合物在水化动态中最紧密堆积,通过物理和化学两方面保持混凝土强度持续增长,按照水泥混凝土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要求确定水泥细度。水泥细度与凝结速率之间是化学方式的对应,水化热法可能是检测凝结时间比较恰当的方式。水泥细度与混凝土碳化之间存在正反两方面的迭加效应,较细的水泥水化生成大量的水化产物有利混凝土的密实和碱度,而可溶性碱的增加却不利于抵抗碳酸盐的侵蚀,水泥中大量使用超细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同时又在不断消耗水化产物和碱。根据目前水泥行业共同粉磨的生产现状,需要降低对水泥早期强度的考核,以实现混凝土性能的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泥细度论文参考文献
[1].林雯.对通用硅酸盐水泥细度(比表面积)检测结果偏差因素的探讨[J].河南建材.2019
[2].魏玉荣,徐正杰,封培然.对水泥细度的再认识[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9
[3].袁连旺,周宗辉,杜鹏,程新.纯熟料水泥细度对砂浆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C].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刘斌,耿建章.浅谈负压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J].中国水泥.2018
[5].刘向东.水泥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6].李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泥细度软测量方法[J].中国水泥.2016
[7].李文涛.浅谈水泥细度对水泥性能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
[8].施莲香,黄琼辉.浅谈水泥细度变粗的原因及处理办法[J].四川水泥.2015
[9].钟安泰.探究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广东建材.2015
[10].吕茂超,辜卫国,杨玉军,许义,冯建文.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校准方法的研究以及负压示值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江苏现代计量.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