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馈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混凝土坝,蜗壳,垫层材料,有限元分析
互馈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姚远[1](2019)在《高混凝土坝蜗壳及软垫层互馈机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垫层作为蜗壳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部分,其材料特性和尺寸对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垫层蜗壳组合埋入方式对结构特性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分析比较了不同垫层材料的物理特性,对软垫层物理尺寸进行了特性分析,在对高压聚乙烯闭孔泡沫板软垫层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蜗壳与垫层之间的摩擦系数、垫层平面铺设范围进行了研究,最后确定了合适的混凝土重力坝蜗壳垫层。同时详细阐述了蜗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通过选取不同的垫层弹性模量,对正常工况、半数磁极短路、短路叁种组合甩负荷工况下的蜗壳进行叁维有限元计算,进而分析了蜗壳外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垫层弹性模量对蜗壳外混凝土的应力分布影响显着,弹性模量越大外围混凝土越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并导致局部裂缝的出现,而采用软垫层则可以很好地避免此问题。(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9期)
符鲜[2](2019)在《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罗增良[3](2019)在《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及分布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把经济社会-水-生态看作由经济社会子系统、水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和谐依存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高强度人类活动流域,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单纯以自然或社会要素为核心的机理和模型研究在处理高强度人类活动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复杂系统问题时,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从系统角度,开展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和定量模型研究。本文在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和综述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提出经济社会系统对河流系统影响的定量方法,揭示高强度人类活动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以SWAT模型的水循环模块为基础,通过研究自然-社会水循环过程与河流水质和水生态模型的耦合机理,构建经济社会-水-生态分布式模型并进行模型程序集成;通过与和谐调控模型相结合,将构建的分布式模型应用于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和谐调控研究,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要素演变特征分析。在对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概念和结构组成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沙颍河流域多闸坝、高污染和强人类活动的典型特征,从经济社会、河湖水系、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等方面选择代表性指标,基于水生态实验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分析经济社会-水-生态系统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径流量趋于减小;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水质指标变化剧烈,但并无明显的减小趋势。(2)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研究。从定性方面,分析子系统两两以及叁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定量方面,基于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和河流水质和水生态评价方法,提出研究经济社会系统对河流系统影响的定量方法。结合沙颍河流域特征,研究经济社会对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揭示复杂环境影响下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河流水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显着。以对水质的影响为例,从2000-2015年影响度介于0.19-0.79之间,且表现为从2010年之后开始缓慢减小的趋势,主要的经济社会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和污水处理率。(3)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分布式模型构建。在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耦合社会水循环取-用-耗-排水和排污过程、降雨-径流模型、河流水质模型和水生态模型(水量-水质-水生态非线性关系),构建基于自然-社会水循环定量关系的经济社会-水-生态分布式模型(SEWE),实现流域水文过程、经济社会取-用-耗-排水过程与河流水质和水生态过程的综合模拟。结果表明,水量模拟精度可以接受(流域出口断面,校准期R~2=0.78,NSE=0.73;验证期R~2=0.74;NSE=0.70);水质和水生态模拟精度基本可以接受,但部分断面的平均相对误差超过20%。(4)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和谐调控应用研究。将构建的SEWE模型与和谐调控模型相结合,提出考虑经济社会-水量-水质-水生态多维互馈的经济社会-水-生态和谐调控框架,处理和谐调控模型及类似调控方法在研究系统和谐问题时,对经济社会-水-生态要素互馈机理考虑不足,且难以处理经济社会数据与河流水质和水生态数据时空尺度的问题。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较差,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均GDP、第叁产业占GDP比重、万人拥有卫生床位数、人均日常生活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栖息地环境质量和区域工农业发展与城乡生活排水量中COD_(Cr)、COD_(Mn)、NH_4-N和TN的浓度。(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叶涛焱[4](2019)在《杭州湾多时空尺度悬沙动力变化特征及与潮滩变化的互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区域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核心地带。悬浮泥沙浓度及输移特性对河口海域的生态环境、地形演变、潮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反之亦然。本文以杭州湾为典型研究区域,研究该区域悬沙动力多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重点研究潮滩变化条件下悬沙输运动力特征的变化趋势,分析潮滩变化影响悬沙动力过程的互馈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工程意义。本文比较选取了适用于杭州湾海域的Landsat、GOCI卫星悬沙浓度反演算法,建立了杭州湾表层悬沙浓度反演模型,其中Landsat反演算法平均相对误差为15.6%。基于FVCOM水动力数值模型及ESSed泥沙数值模型,双向耦合水沙密度,引入浮泥对底边界层的影响,考虑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对沉降速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浮泥-密度场-潮滩变化的跨尺度叁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ESed)。模型应用于杭州湾,采用实测水沙数据及遥感反演数据进行多时空角度验证,具备实际可行性与可靠性。基于以上研究手段,对以下杭州湾悬沙动力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1.杭州湾表层悬沙浓度及最大浑浊带年际变化特征基于1984~2015年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数据、2011~2015年GOCI卫星影像数据,细化遥感数据筛选原则,最大程度减少悬沙浓度日、月变化在年际变化分析中的干扰。筛选近叁十年的卫星影像数据,并将其分为5个年代组。结果表明,从年代组a(1984~1988)到年代组e(2013~2015)期间,杭州湾最大浑浊带(>700 mg/L)面积从2205 km2下降为647 km2,年化下降率为4.57%。各年份组悬沙浓度面积分布类型均为正偏分布,且偏态系数由0.63增长至2.03,显示高悬沙浓度区域占比不断降低。长江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潮滩减少导致的水流挟沙能力降低及局地泥沙来源减少是杭州湾悬沙浓度及最大浑浊带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洪季钱塘江大洪水通过减小湾顶水深,增大泥沙再悬浮率使得湾顶局部悬沙浓度异常升高。2.杭州湾潮滩-悬沙动力特征及其产生机理基于所建泥沙数值模型(ESed),分析了杭州湾悬沙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多时空角度悬沙输移机制,以及南岸浅滩局部输沙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平面上由于水深差异,北岸悬沙浓度明显低于南岸;垂向上受水体层化的影响,表层悬沙浓度与底层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时间上涨潮期最大悬沙浓度约为落潮期的1.2倍,大潮期悬沙浓度约为小潮期的2倍。杭州湾悬沙呈现“北进南出”的运移趋势。潮泵输运是悬沙净进出杭州湾的主要机制。受横向环流的影响,杭州湾南北两岸悬沙交换整体上呈现表层向北岸输移,底层向南岸输运的分布特点,具有“北冲南淤”的冲淤分布特征。非线性对流项、摩擦耗散项对特征断面横向环流的影响占比之和在60~70%之间,科氏力影响占比从湾顶附近的11%增加至湾口附近的26%。受涨落潮流及地形影响,南岸庵东前沿水域悬沙净输运呈逆时针涡旋状,相应的该水域以淤积为主,局部水域冲刷。科氏力的存在减小了庵东水域的冲淤幅度,水深地形则是主导庵东水域悬沙输运特征的重要因素。3.杭州湾潮滩变化与悬沙动力特征的互馈作用机理1974至2020年间杭州湾沿岸潮滩累计减少面积将达1290km2,占杭州湾面积的25.8%。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潮滩变化对杭州湾悬沙浓度、输运特性及地形冲淤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潮滩减少改变了湾内流速及底床切应力,使得悬沙浓度在乍浦以西/东水域有降低/增加的趋势。潮滩减少主要通过影响潮泵效应,改变湾内纵向悬沙输运特征。1974至2003年,澉浦断面陆向悬沙净通量增大,金山、芦潮港断面陆向悬沙净通量减小,杭州湾淤积量减少。2003年后,各断面悬沙净通量变化趋势与1974至2003年间相反,杭州湾淤积量增大。1974至2020年,潮滩减少后杭州湾岸线缩窄,横断面弯道输沙效应增强,向南岸输沙趋势加大,南岸潮滩区沉积率明显上升。潮滩面积减少后,湾内悬沙输运特性的变化主要是水动力条件变化导致的,泥沙来源的减少对湾内悬沙输运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局地范围之内。潮滩变化的地理位置对杭州湾水沙动力特征的影响不同,其中湾顶以上区域潮滩的减少对湾内水沙特征的影响最大,且影响幅度自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各区域潮滩的减少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特征参数的影响具有迭加效应。(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3)
李新荣,张志山,黄磊,王新平[5](2013)在《我国沙区人工植被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和互馈机理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是沙区主要的生态限制因子,沙区植被组成、格局和过程取决于水文过程,植被的演替又改变着水文过程.本文评述了干旱沙区人工固沙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被的演变为例,分析了50余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而结合沙区植被建设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3年Z1期)
马超[6](2012)在《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地边际化互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地理学界研究的焦点。基于宏观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难以分析出土地利用决策者的意图和行为,利用MAS模型来模拟决策者的土地利用行为,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之间的内在关系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从农户行为与土地利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着手,运用基于BDI的MAS模型构建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地边际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框架,以位于咸宁市的山区和平原的两个村落为例从微观角度来揭示农户主体的土地利用决策的变化机制。首先介绍咸宁市整体农地边际化程度背景,接着是运用构建基于BDI的MAS模型进行模拟,农户先是基于农地的现状安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下一年的农地行为决策可能与上一年一致,但农户会在权衡其他农户的意愿、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政策的调整来确定一个最终的决策。该决策导致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形成的土地利用安排重要度成为下一个时期的信念,并选择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有:(1)由咸宁市的农地边际化的时序分析表明咸宁市农地边际化主要发生2005年之前,2005年农地边际化的情况逐渐改善,但是自2005年到2009年期间仍有轻微的农地边际化发生。(2)运用基于BDI的MAS模型定量分析了微观的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受其他农户意愿和市场的影响程度。综合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确定农户的土地利用安排重要度,可以直观的表述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结合农户土地利用经验构建了农户的行为产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则,较好的构成了一个连续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馈体系。(3)咸宁市的纯农户比例在2005年之前较多,主要的行为是农业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陆续有农户将田转出或是撂荒。到2005年后,纯农户比例逐渐减少,农户土地减退行为发生的比例增多,也相应出现了种植专业户的群体,该类群体经营大量田地的现象从整体上缓解了农地边际化的发生。该模型的优点是运用各主体连续函数介于0到1之间定量分析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农地行为决策,并能连续的反映出土地利用与农户行为的互馈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胡世凯[7](2011)在《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渍土工程特性及其与环境互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盐渍土地区土木工程的实施是对特殊地域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青海格尔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盐渍土,这些盐渍土由于受到温度、水分和盐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修筑在该地区的路基产生盐胀和冻胀,导致路基不均匀隆起、松胀、开裂,对修筑在该地区的许多建造物(铁路、公路、建筑物)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格尔木地区铁路、公路及建筑物受盐渍土危害的问题,本论文以格尔木市郊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野外勘察,了解了盐渍土的野外特征和病害特点;通过现场对铁路病害严重区域和察尔汗盐湖周边盐渍土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样品采集,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研究,研究了在不同含水量、含盐量及冻融循环情况下,盐渍土理化性质和力学特点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在改变这些环境因素和不同因素组合下盐渍土工程特性变化规律,并就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解释,最后针对察尔汗盐湖地区的病害和特殊地段的路基,深入研究了该地区超氯盐渍土的物理性质、吸湿性、崩解性等因素对路基修筑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03-01)
何兴江[8](2008)在《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也愈来愈严重。矿山地质环境及相伴的地质灾害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矿山发展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论文以华蓥山矿区为研究对象,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论文针对地下采矿活动的特点,提出和建立了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地下采矿工程与地质环境互馈作用机理及环境效应的分析评价方法与防治的技术途径,对类似矿山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有较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意义。(2)地下采矿对地下水的疏干作用是引起水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以李子垭矿区为例,研究了地下采矿对地下水的疏干作用规律:①提出了利用地下径流模数和疏干排水量反算矿区地下水疏干面积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有效计算和评价地下采空所影响的疏干面积。通过实例验证其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有较好的一致性。②提出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AR(p)模型预测地下水疏干漏斗的扩展规律。为评价地下采矿引起的地下水垂向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③得到了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矿井涌水量逐年递增,但增加幅度逐年减缓,矿井排水量由建井初期的含水层疏干水逐渐转化为含水层接受降水入渗补给水量,水量大小取决于该区地下含水层的降水补给量。(3)系统分析了龙滩煤矿10.4突水事故原因。查明突水点位于长兴组厚层状石灰岩分布段,该岩石具有较强的可溶性和更快的溶蚀速度。受近东西向应力挤压扰折成膝状构造,伴随产生大量的纵向张性裂隙及层间脱空区域;同时长兴组灰岩在矿区北段出露标高约900~1000m,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造就了岩溶地下水系及岩溶空间发育的独特优势,形成巨大的岩溶储水空间。当采掘扰动后,隔水岩体形成破裂带,为突水提供了通道。(4)在分析地下水水动力平衡条件和原有矿井突水过程的叁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突水过程的四阶段理论。该理论为正确选择矿山突水救灾的时机提供依据,从而保证救援或探测工作安全。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矿井开挖后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动态分析了矿区地下水与采矿过程的相互作用过程。提出了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依据的避、排、堵手段和相关的配套方法以及合理的矿井突水预防方法。(5)对绿水洞煤矿实测工作面采空区地表变形实际观测数据分析,得出该工作面采空区主断面观测线移动变形规律,确定了该矿区控制地表变形的关键参数。以此为基础,利用概率积分法能计算采空矿区沉陷范围,为地下采矿所引起的地表沉陷灾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6)通过对绿水洞排土场矸石堆积体灾害的形成机理、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为排土场的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方法。具体成果如下:①应用FLAC~(3D)方法建立了矸石堆积体数值模型,对堆积体的在各种工况下的变形特征进行模拟,找出了滑动可能性最大的潜在滑动区域。滑面为近圆弧形,位于排土场的中部,后缘拉裂,中部沿粘土层滑动,前缘在排土场坡脚上方一定位置剪出。变形量大小从表面向滑面逐渐减小(成带分布),位移方向基本与坡面平行,在前缘剪出口发生偏转。②应用极限平衡分析理论,对排土场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矸石堆积体在天然、天然+暴雨、天然+暴雨+地震等不同状态下的稳定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坡顶存在较大范围的局部失稳,特别是在暴雨作用下,坡体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坡体失稳的方量大幅增加,可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物源。③在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挡墙+地表排水+削坡及坡面防护”的排土场综合治理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措施实施后,边坡的稳定性较好,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8-05-01)
向衍,吴中如[9](2007)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体互馈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界荷载的作用驱使接触体之间相互作用。接触面在荷载作用下动态变化的过程即为互馈作用,相应的接触面即为互馈面。互馈是工程界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经典接触力学假设接触表面为几何光滑面的不足,利用分形几何知识研究了接触体相互作用的互馈机理和相应的力学模型,并用前人所做的节理试件的光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法向荷载的增大导致互馈面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且小于初始分形维数。因此,利用互馈面的分形维数建立的接触体互馈模型,可揭示接触体互馈的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向衍,吴中如[10](2007)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体互馈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界荷载的作用驱使接触体之间相互作用。接触面在荷载作用下动态变化的过程即为互馈作用,相应的接触面即为互馈面。互馈是工程界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经典接触力学假设接触表面为几何光滑面的不足,利用分形几何知识研究了接触体相互作用的互馈机理和相应的力学模型,并用前人所做的节理试件的光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法向荷载的增大导致互馈面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且小于初始分形维数。因此,利用互馈面的分形维数建立的接触体互馈模型,可揭示接触体互馈的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7年S1期)
互馈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馈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姚远.高混凝土坝蜗壳及软垫层互馈机理探究[J].人民黄河.2019
[2].符鲜.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3].罗增良.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水—生态互馈机理及分布式模型[D].郑州大学.2019
[4].叶涛焱.杭州湾多时空尺度悬沙动力变化特征及与潮滩变化的互馈机理[D].浙江大学.2019
[5].李新荣,张志山,黄磊,王新平.我国沙区人工植被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和互馈机理研究评述[J].科学通报.2013
[6].马超.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地边际化互馈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7].胡世凯.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渍土工程特性及其与环境互馈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8].何兴江.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9].向衍,吴中如.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体互馈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C].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2007
[10].向衍,吴中如.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体互馈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