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结构多层面优化设计研究及典型应用

铁路车辆结构多层面优化设计研究及典型应用

论文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高速、重载化,铁道车辆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对车辆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铁路车辆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耦合的复杂产品,尤其对于时速200 km/h以上的高速动车组,其要求性能更高、耦合因素更多。我国的高速车辆在其研制过程中,尽管借鉴了国外许多先进技术,也采纳了铁路大提速以来车辆行业积累下来的许多成熟技术,但是在整体性能上,与国外仍有明显差距;在设计方法上,主要是采用“试算—验证—修改”的传统设计方法,还没有将结构优化设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因此,本文从不同层面上对铁路车辆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由概念设计的拓扑优化、详细设计的形状(尺寸)优化到整体设计的多学科优化,将结构优化的设计方法应用到铁道车辆结构设计过程的不同层面上。采用现代优化理论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是现代铁路车辆产品设计手段的升华,必将为提升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设计盲目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对国内外铁路车辆结构优化设计的现状及结构优化发展概况综述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次的研究策略,以铁路车辆结构优化设计为研究目标,从概念设计的拓扑优化、详细设计的形状(尺寸)优化到整体设计的多学科优化,分别从优化方法、优化策略、实例验证到典型工程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归纳起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系统阐述了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概述了结构优化算法的类型和特点,对常用工程优化算法及多学科优化的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2)针对复杂结构优化设计的效率问题,研究了基于近似模型的优化策略。介绍了试验设计常用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响应面近似模型、kriging近似模型、RBF近似模型及泰勒序列近似的原理和建模要求;给出了近似模型精度的评价标准,并采用算例对RSM、kriging及RBF模型进行了比较。(3)采用变密度法对转向架轴箱转臂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针对应力约束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复杂结构的可操作性,采用考虑接触关系的详细有限元模型进行强度验证,保证拓扑优化的实用性。该研究为铁路机车车辆结构概念设计阶段优化设计的开展提供了技术范例。(4)分析了位移敏度和应力敏度的求解原理;建立了高速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模型,按规范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板厚为设计变量,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计算了车体结构对设计变量的位移敏度和应力敏度;基于敏度的知识信息,给出了结构轻量化的优化方案。为复杂结构基于敏度信息的快速优化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实用方案。(5)对内燃动车组废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片进行了多学科优化研究。建立了叶片三维参数化模型,在保证叶片的气动性能基础上,以叶片不同位置截面的分布厚度为设计变量,对结构、振动频率进行了多学科可行一体化优化设计,取得了满足条件的最优结果,这一结果亦有典型示范作用。(6)对铁路车辆主型焊接结构,考虑疲劳损伤约束的多学科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Goodman疲劳安全系数、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以及国外焊接接头的疲劳评估标准(IIW、BS);提出了虚拟疲劳试验的技术路线,在虚拟样机上实施疲劳试验,预测产品的设计疲劳寿命;对焊接结构多学科优化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近似模型、提高优化效率的多学科可行法;建立了焊接构架疲劳损伤、结构一体化优化模型;开发了Goodman疲劳安全系数、虚拟疲劳试验损伤计算程序;实现了焊接构架疲劳损伤、结构分析的多软件集成、自动优化技术;并采用基于近似模型的多学科可行方法对焊接构架进行了疲劳损伤结构多学科优化,在满足应力、疲劳安全系数及焊接接头累积损伤约束下,构架质量减轻11.6%,这对车辆轻量化要求下焊接结构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实用参考。本课题得到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复杂产品协同设计、仿真、优化一体化平台研究开发及其应用》(项目编号:2006AA04Z160)的资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铁路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发展概况
  • 1.2.1 我国铁路车辆发展概况
  • 1.2.2 车辆结构设计仿真与优化的复杂性
  • 1.2.3 国内外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应用概况
  • 1.3 结构优化方法的研究与发展综述
  • 1.3.1 结构优化方法发展概述
  • 1.3.2 对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认识
  • 1.3.3 多学科优化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结构优化基础理论
  • 2.1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定义
  • 2.2 结构优化算法原理及分类
  • 2.2.1 结构优化技术基本原理
  • 2.2.2 结构优化方法分类
  • 2.2.3 结构优化算法简介
  • 2.3 多学科优化方法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近似模型的优化技术
  • 3.1 基于近似模型的优化策略
  • 3.2 试验设计
  • 3.2.1 全因子试验设计
  • 3.2.2 正交试验设计
  • 3.2.3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 3.2.4 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
  • 3.2.5 均匀设计
  • 3.3 近似模型
  • 3.3.1 响应面近似模型
  • 3.3.2 Kriging 近似模型
  • 3.3.3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 3.3.4 泰勒序列近似模型
  • 3.4 近似模型的精度分析
  • 3.4.1 精度标准
  • 3.4.2 算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向架轴箱转臂结构拓扑优化
  • 4.1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值方法
  • 4.1.1 均匀化方法
  • 4.1.2 变密度法
  • 4.1.3 ICM 法
  • 4.2 转向架轴箱转臂的拓扑优化设计
  • 4.2.1 转臂结构简介
  • 4.2.2 转臂结构拓扑优化模型
  • 4.2.3 转臂拓扑优化结果
  • 4.2.4 转臂拓扑优化结构的修正
  • 4.2.5 转臂拓扑优化结构的强度校核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敏度分析的高速铝合金车体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敏度分析原理
  • 5.2.1 位移敏度的拟载荷法
  • 5.2.2 位移敏度的单位载荷法
  • 5.2.3 应力敏度
  • 5.3 高速铝合金车体的有限元结构分析
  • 5.3.1 铝合金车体结构概述
  • 5.3.2 铝合金车体计算模型
  • 5.3.3 位移边界条件及计算载荷
  • 5.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 基于敏度分析的轻量化优化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增压器压气机叶片静动态一体化优化设计
  • 6.1 引言
  • 6.2 压气机叶片的三维建模
  • 6.2.1 压气机的组成
  • 6.2.2 离心式压气机叶片的三维建模
  • 6.2.3 压气机叶片的参数化驱动
  • 6.3 压气机叶轮流场分析
  • 6.3.1 叶片流场模型
  • 6.3.2 叶片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 叶片的静强度分析
  • 6.4.1 叶片的有限元模型
  • 6.4.2 气动压力载荷提取与转换
  • 6.4.3 静强度计算结果
  • 6.5 叶片的动态特性分析
  • 6.5.1 静频和动频的概念
  • 6.5.2 静频和动频的计算
  • 6.5.3 叶片的模态分析
  • 6.5.4 计算结果
  • 6.6 压气机叶片的静动态特性一体化多学科优化设计
  • 6.6.1 静动特性一体化优化模型
  • 6.6.2 一体化优化技术路线
  • 6.6.3 优化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疲劳可靠性的焊接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
  • 7.1 疲劳寿命的基本概念
  • 7.2 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原理
  • 7.2.1 基于Goodman 疲劳极限线图的疲劳寿命预测
  • 7.2.2 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疲劳寿命预测
  • 7.3 虚拟疲劳试验技术
  • 7.3.1 基本概念
  • 7.3.2 虚拟动应力换算
  • 7.4 基于疲劳可靠性的车辆焊接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
  • 7.4.1 考虑疲劳损伤约束的多学科优化数学模型
  • 7.4.2 基于近似模型的多学科可行方法
  • 7.5 工程应用—考虑疲劳损伤约束的焊接构架多学科优化设计
  • 7.5.1 焊接构架结构简介
  • 7.5.2 焊接构架的有限元模型
  • 7.5.3 焊接构架抗疲劳多学科优化设计
  • 7.5.4 优化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铁路车辆结构多层面优化设计研究及典型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