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油菜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在中国和印度等地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目前油菜已成为世界上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花生)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菜作为重要的植物油源和饲料源,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全球水资源短缺现象致使较为严重的干旱状况,其问题在中国表现比较严重,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培育出抗旱油菜成为当下我国油菜生产的一项研究任务。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物定向改造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转基因技术有农杆菌介导法、电激法、聚乙二醇(PEG)法、显微注射法、花粉通道法、基因枪法、离子束介导法等,而农杆菌是遗传转化中比较常用首选的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遗传转化方法。本研究中以中油821作为试验材料,主要就影响其转化效率的因素Kan的筛选浓度、菌液的浓度及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是否添加和硝酸银对转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创造了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采用根癌农杆菌方法将控制角质膜厚度的SHN1/WIN1基因转化到甘蓝型油菜细胞中,目的是防止油菜自身体内水分过度蒸腾散失,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以此来提高油菜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为提高油菜抗逆性。柴凌燕于2009年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HN1/WIN1,为本研究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HN1/WIN1导入农杆菌LBA4404奠定了基础,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SHN1/WIN1导入油菜细胞中,从而得到抗旱的转基因油菜中油821。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杆菌介导蜡质基因WIN1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J]. 植物研究 2011(06)
- [2].植物表皮蜡质的研究进展及WIN1对植物表皮蜡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