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问题研究

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 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文艺学

作者: 朱寿兴

导师: 冯宪光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实践,生命,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所说的中国当代美学,指的是9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中国当代美学的存在形态问题,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中国当代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的问题。这里的“实践”、“生命”、“存在”,并不是含义上并列的三个概念,而是彼此有互涉关系的概念。这意味着:如果说美学的生命毫无疑义地是在美学的存在状态中呈现和展现出来,而美学的存在既有其理论形态,也有其实践形态的话,那么,美学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总和并不就等于美学的存在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从美学的生命赖以勃发和延续的全部缘由来看,美学在其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之外,自有其别样的即既非理论形态也非实践形态的存在形态。 中国当代美学的存在形态,是多元、多层次、多状态并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的;换言之,多元、多层次、多状态是中国当代美学本体精神的具体展现。中国当代美学的本体论精神,是本真的美学精神即美和审美所必然蕴含以及美学研究所自然流露的对人的存在的终极性关怀的学理性体现。本真的美学精神,它是与美学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泛——人的生命活动所涉及的范围都可能是美学所涉及的范围,所指涉之层面之丰富——生产实践、日常生活、艺术生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所呈现的范畴之微妙——律、韵、神或者说形式美与内容美及其象征或蕴含的意味,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息息相关的。 当今时代的中国,一方面是人的整体性存在的内在需要空前突出,另一方面是人的整体性存在的真正实现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或者说挑战。这样一种社会现实,这样一种文化境况,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逐渐全面兴盛来说,是其契机

论文目录:

绪论

1.美学存在形态问题研究的基本意义与原则

2.美学本体论与美学存在形态问题

3.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结构分析

4.中国当代美学的本体性存在

第一章 实践美学与美学的实践

一、实践美学

1.实践美学的性质与历史

2.李泽厚美学观点评析综览

3.有关李泽厚的评论探析

4.实践美学的核心问题与发展前景

二、美学的实践

1.美学实践的非宗教超越性

2.美学实践的生命建构意义

3.美学实践的意识形态功能

4.美学实践的文化创造意义

[附录]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 生命美学与美学的生命

一、生命美学

1.个人生活与生命美学

2.生产实践与生命美学

3.社会生活与生命美学

4.文化活动与生命美学

二、美学的生命

1.日常感觉与美学

2.艺术意象与美学

3.生命境界与美学

4.生存体验与美学

第三章 存在论美学与美学的存在

一、存在论美学

1.生存的境界:从“个体”到“自我”到“此在”

2.持存与拓展: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探析

3.此岸与彼岸:现实性的超越与非现实性的超越

4.天地的絮语: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之发生

二、美学的存在

1.形式范畴与美学

2.意识形态与美学

3.日常生活与美学

4.文学艺术与美学

余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性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 詹志和.湖南师范大学2004
  • [2].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 王进进.浙江大学2005
  • [3].宋明理学美学引论[D]. 杨庆杰.复旦大学2005
  • [4].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D]. 邓莹辉.福建师范大学2006
  • [5].清代实学美学研究[D]. 张传友.复旦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人生美学的创构[D]. 薛雯.苏州大学2003
  • [2].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 李明.复旦大学2006
  • [3].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 刘广新.浙江大学2006
  • [4].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 张弓.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  ;  ;  ;  

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