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IC的交流伺服电机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dsPIC的交流伺服电机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损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对其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控制方式。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研究60。坐标系下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该策略减小了运算过程的复杂性。除此之外,还将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升级为三电平逆变器,传统的PI控制算法升级为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文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展开工作:在硬件方面,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dsPIC30F4011芯片作为系统主控芯片,根据主控芯片的特点设计了模拟给定单元,正交编码器单元,电流反馈单元及其故障处理单元等外围电路。由控制电路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控制三电平逆变器开关动作,从而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在软件方面,首先用Matlab/Simulink完成交流伺服系统的仿真,位置环和速度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逆变器采用60。坐标系下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将交流伺服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划分,理清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给出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图,以MPLAB为开发环境编写C代码并下载到主控芯片中。最后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综合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装置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从历史的角度看电机的发展
  • 1.2.2 交流伺服在我国的发展
  • 1.2.3 交流伺服在国外的发展
  • 1.3 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
  • 1.3.1 交流伺服系统简介
  • 1.3.2 交流伺服系统调制策略
  • 1.3.3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及特点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1 坐标变换原理
  • 2.2.2 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定子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永磁同步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和初始定位
  • 2.3.1 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
  • 2.3.2 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装置调制策略的优化与仿真
  • 3.1 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3.2 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3.3 三电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3.4 60°坐标系下SVPWM调制策略的仿真
  • 3.4.1 传统的三电平逆变器SVPWM调制策略
  • 3.4.2 60°坐标系下三电平逆变器SVPWM调制策略
  • 3.4.3 三电平逆变系统的仿真研究
  • 3.5 直流侧中点电位的平衡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4.1 PI控制算法简介
  • 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4.3 滑模变结构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 4.4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定义
  • 4.5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设计目标
  • 4.5.1 滑模控制的存在性与可达性
  • 4.5.2 滑模运动方程及其稳定性
  • 4.6 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
  • 4.7 交流伺服系统趋近律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4.7.1 速度控制器设计
  • 4.7.2 位置控制器设计
  • 4.8 滑模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 5.1 控制单元的选型及应用
  • 5.2 控制单元外围电路设计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1 系统初始化
  • 5.3.2 PWM周期设定
  • 5.3.3 电机转速计算
  • 5.4 系统开发环境
  • 5.4.1 MPLAB IDE简介
  • 5.4.2 MPLAB ICD 2简介
  • 5.4.3 系统设计步骤
  • 5.5 系统调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dsPIC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5)
    • [2].基于dsPIC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装置的研究与设计[J]. 自动化应用 2015(07)
    • [3].基于dsPIC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研究[J]. 微特电机 2014(06)
    • [4].基于dsPIC和FPGA的可控线性调频信号源设计[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0(04)
    • [5].基于dsPIC数字信号控制器的测井传输仪器实验装置设计[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05)
    • [6].基于dsPIC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设计[J]. 科技资讯 2010(27)
    • [7].基于dsPIC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J]. 机电工程技术 2009(04)
    • [8].一种基于dsPIC的新型反激逆变器的实现[J]. 通信电源技术 2012(02)
    • [9].基于dsPIC数字信号控制器的抽油机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4)
    • [10].16位dsPIC33数字信号控制器[J]. 今日电子 2015(06)
    • [11].Microchip推出全新PIC MCU和dsPIC DSC[J]. 电子与电脑 2011(07)
    • [12].基于dsPIC30F6014的新型数字测保装置[J]. 电气制造 2010(10)
    • [13].dsPIC33FJ256MC710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9(07)
    • [14].基于dsPIC30F的电动纠偏系统的设计[J]. 机床与液压 2010(14)
    • [15].基于dsPIC的油田通井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01)
    • [16].基于dsPIC单片机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J]. 电机技术 2011(04)
    • [17].基于dsPI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J]. 电器工业 2011(10)
    • [18].dsPIC在油田通井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9(06)
    • [19].使用串行外设接口协议的混沌数字加密系统及其dsPIC实现(英文)[J].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8(02)
    • [20].基于dsPIC的交流接触器选相合闸装置设计与实现[J]. 电气技术 2016(04)
    • [21].基于dsPIC30F6010A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2].基于dsPIC的预冷水泵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J]. 电气自动化 2009(06)
    • [23].基于dsPIC30F6010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 2013(01)
    • [24].基于dsPIC30F4012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J]. 自动化应用 2013(05)
    • [25].基于dsPIC30F处理器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2(06)
    • [26].基于dsPIC30F5015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04)
    • [27].基于dsPIC33EP控制器的多路电源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18)
    • [28].Microchip推出针对dsPIC33F和PIC24H的开发板Microstick[J]. 电子与电脑 2010(08)
    • [29].基于dsPIC的全向足球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 [30].针对dsPIC33F和PIC24H的开发板Microstick[J]. 电子设计工程 2010(08)

    标签:;  ;  ;  ;  

    基于dsPIC的交流伺服电机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