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体测量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体测量学,天球参考系,综述,非旋转原点
天体测量学论文文献综述
夏一飞,金文敬[1](2004)在《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观测、参考架、模型、时间尺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被引入使用, IAU 2000年大会决定从2003年起采用新的天球中介极(CIP)、新的天球中介原点(CIO)、新的岁差-章动模型和新的UT1定义等,并定义了新的中介的运动参考架,由此给天体测量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天体测量学的内容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据此,对天体测量学的术语、概念和定义的变化作了描述,并讨论了变化的原因和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新的一套天体测量理论和方法正在变更之中,我们应及时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04年03期)
唐正宏[2](2001)在《图象复原技术在天体测量学中的应用暨河外射电源的精确光学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门以观测为主的学科,天体测量学的发展一直随着观测手段与观测技术的改进而得到极大的推动,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新技术与新方法,这些进步使得天体测量学对整个天文学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天体测量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获取目标天体的有用信息。为了取得真实可靠的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观测过程中各种系统误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天文望远镜的导星设备或者机械系统的不完善,在天体测量长时间观测中往往存在跟踪误差,它们会给星象质量带来影响。当望远镜工作良好即无跟踪误差时,天体图象的强度分布通常类似二维高斯函数分布,(这里假设大气在长时间露光下是稳定的)。当望远镜的导星系统或机械系统工作存在问题即有跟踪误差时,星象的强度分布就不再是高斯函数分布,而且往往是不对称的。虽然跟踪误差对视场内所有目标都应该有同样的影响,但过去并没有对跟踪误差影响作过系统分析处理,主要是因为以前采用照相底片作为接收终端,其有限的线性响应范围使得跟踪误差对底片上不同区域不同星等目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消除这个系统误差。 现在CCD已经成为天文观测中的主要接收终端,其高线性、高量子效率等特点能够准确记录跟踪误差的影响,并能反映出它所具有的空间不变特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提出利用图象复原技术消除望远镜跟踪误差影响。有关内容在第二、叁章。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图象复原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图象的产生,到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图象产生退化,以及如何采用付里叶变换方法消除退化影响等过程,分析比较了图象复原技术中求逆的各种方法。第叁章是给出利用图象复原技术消除望远镜跟踪误差影响的具体过程。 建立和维持一个高精度的天球参考系是天体测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AU第23届大会上,通过了参考架工作组提出的由608颗河外射电源实现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并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在天文研究、空间探测、大地测量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中采用。依巴谷星表是国际天球参考系在光学波段的代表。200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IAU第24届大会上,在原有的参考系工作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天球参考系工作组,其主要研究方向为:ICRS的维持与扩充;在光学和红外波段的加密;空间天体测量和参考架;与动力学参考系的连接;计算方法;天文标准;与IERS的联系。 实现射电与光学参考系连接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两个波段观测河外射电源,由于射电源的射电定位精度已达亚毫角秒,因此河外射电源的精确光学定 位是关键。在第四章综述了国际天球参考系的定义、实现与维持以及各种天 球参考系间进行连接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利用CCD确定河外射电源光学位置 的详细过程,同时给出了目前可用的几本光学参考星表情况。第五章给出我 们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以及60厘米望远镜 配备的CCD观测45颗河外射电源的结果,给出它们在不同参考星表中得到的 光学位置,并与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是: 1.首次将图象复原技术应用于消除望远镜跟踪误差影响。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 明,利用图象复原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跟踪误差影响,特别地,它能够将相 邻星象显着区分开来,使该技术在双星的观测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考虑到河外射电源与参考星之间星等差较大,提出长短露光观测的思路,提 高了射电源光学定位精度。 3.详细分析比较了iAF软件中叁种星象中心定位方法与不同计算范围得到的 结果,给出适合云南天文台 lin望远镜与北京天文台 2二 6m望远镜CCD的方法 与计算范围。 4.利用 Stone赤道带天体测量标准天区资料,分析讨论了给出适合 lin与 2二 6m望 远镜CCD的底片常数模型。 5.分析了参考星表局部系统差情况,指出不同参考星表间虽然是同一系统,但 仍可能存在局部系统差。 6.给出45颗射电源的光学定位结果,并与其他作者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有35 颗是南天射电源,因为南天射电源中光学位置己经精确测定的还不多,所以 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期刊2001-06-01)
须同祺,金文敬,唐正宏,陆佩珍[3](1998)在《GAIA计划与微角秒天体测量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空间局正在考虑的空间天体测量卫星计划(GAIA计划)将对目视星等V亮于15.5mag的5千万颗目标进行位置、自行和视差的测定,其精度为10μas,同时还对这些目标进行多色多历元光度测定.该计划可对星系距离尺度、恒星演化、银河系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参考架联结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开创的微角秒天体测量学亦将会对天体物理学、太阳系天体和参考架联结等方面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8年01期)
韩春好[4](1994)在《相对论天体测量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相对论天体测量学中有关天球和天体方向的基本概念,给出了本征方向、自然方向、坐标方向、质心天球方向和视差、光行差、光线引力偏折的概念性定义及其在一般度规形式下的数学表达式。(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徐林[5](1993)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学术讨论会(序号156):天体测量学的发展及其对天体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议的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美国俄亥俄大学I.I.Mueller教授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教授担任,委员有国际着名学者S.Debafbat(法国)、M.Feissel(法国)、E.Groten(德国)、J. Hughes(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3年01期)
赵铭[6](1990)在《天体测量学家面前的相对论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天体测量学家再也不能对相对论问题置之不理了。天体测量学许多问题中的相对论效应已被许多人讨论过并在资料处理中应用。但是,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天体测量学需要在相对论框架下重新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综述了对天体测量中的相对论问题的现有讨论所导出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0年03期)
吴守贤,何妙福,漆贯荣[7](1982)在《天体测量学发展评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分支学科,虽然在某些问题上曾经取得较大成就,但是它的一些重大问题至今并未得到很好解决。近十余年来,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以及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得整个天体测量学面临着重大变革。我国现代天体测量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较好的基础;今后应在坚持继续做好时间、纬度服务工作的同时,逐步把重点转移到研究建立基本参考系方面上来,扩展研究领域,争取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天体测量学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本文来源于《陕西天文台台刊》期刊1982年02期)
A.H.德伊奇,李竞[8](1957)在《近代照相天体测量学的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枝.天体测量学是研究测量天体在天空的方向的方法,是研究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方法.目视天体测量的主要困难是如何将所有的量度测定到尽可能的精确,这些量度都是对起始方向和起始平面而言的.起始方向和起始平面就是地轴和二分点平面,因此,我们所采用的方向和平面就得彼此完全平行.这样我们才能进行绝对坐标和恒星自行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1957年01期)
天体测量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门以观测为主的学科,天体测量学的发展一直随着观测手段与观测技术的改进而得到极大的推动,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新技术与新方法,这些进步使得天体测量学对整个天文学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天体测量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获取目标天体的有用信息。为了取得真实可靠的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观测过程中各种系统误差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天文望远镜的导星设备或者机械系统的不完善,在天体测量长时间观测中往往存在跟踪误差,它们会给星象质量带来影响。当望远镜工作良好即无跟踪误差时,天体图象的强度分布通常类似二维高斯函数分布,(这里假设大气在长时间露光下是稳定的)。当望远镜的导星系统或机械系统工作存在问题即有跟踪误差时,星象的强度分布就不再是高斯函数分布,而且往往是不对称的。虽然跟踪误差对视场内所有目标都应该有同样的影响,但过去并没有对跟踪误差影响作过系统分析处理,主要是因为以前采用照相底片作为接收终端,其有限的线性响应范围使得跟踪误差对底片上不同区域不同星等目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消除这个系统误差。 现在CCD已经成为天文观测中的主要接收终端,其高线性、高量子效率等特点能够准确记录跟踪误差的影响,并能反映出它所具有的空间不变特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提出利用图象复原技术消除望远镜跟踪误差影响。有关内容在第二、叁章。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图象复原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图象的产生,到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图象产生退化,以及如何采用付里叶变换方法消除退化影响等过程,分析比较了图象复原技术中求逆的各种方法。第叁章是给出利用图象复原技术消除望远镜跟踪误差影响的具体过程。 建立和维持一个高精度的天球参考系是天体测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AU第23届大会上,通过了参考架工作组提出的由608颗河外射电源实现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并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在天文研究、空间探测、大地测量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中采用。依巴谷星表是国际天球参考系在光学波段的代表。200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IAU第24届大会上,在原有的参考系工作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天球参考系工作组,其主要研究方向为:ICRS的维持与扩充;在光学和红外波段的加密;空间天体测量和参考架;与动力学参考系的连接;计算方法;天文标准;与IERS的联系。 实现射电与光学参考系连接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两个波段观测河外射电源,由于射电源的射电定位精度已达亚毫角秒,因此河外射电源的精确光学定 位是关键。在第四章综述了国际天球参考系的定义、实现与维持以及各种天 球参考系间进行连接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利用CCD确定河外射电源光学位置 的详细过程,同时给出了目前可用的几本光学参考星表情况。第五章给出我 们利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以及60厘米望远镜 配备的CCD观测45颗河外射电源的结果,给出它们在不同参考星表中得到的 光学位置,并与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是: 1.首次将图象复原技术应用于消除望远镜跟踪误差影响。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 明,利用图象复原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跟踪误差影响,特别地,它能够将相 邻星象显着区分开来,使该技术在双星的观测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考虑到河外射电源与参考星之间星等差较大,提出长短露光观测的思路,提 高了射电源光学定位精度。 3.详细分析比较了iAF软件中叁种星象中心定位方法与不同计算范围得到的 结果,给出适合云南天文台 lin望远镜与北京天文台 2二 6m望远镜CCD的方法 与计算范围。 4.利用 Stone赤道带天体测量标准天区资料,分析讨论了给出适合 lin与 2二 6m望 远镜CCD的底片常数模型。 5.分析了参考星表局部系统差情况,指出不同参考星表间虽然是同一系统,但 仍可能存在局部系统差。 6.给出45颗射电源的光学定位结果,并与其他作者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有35 颗是南天射电源,因为南天射电源中光学位置己经精确测定的还不多,所以 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体测量学论文参考文献
[1].夏一飞,金文敬.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J].天文学进展.2004
[2].唐正宏.图象复原技术在天体测量学中的应用暨河外射电源的精确光学定位[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1
[3].须同祺,金文敬,唐正宏,陆佩珍.GAIA计划与微角秒天体测量学[J].天文学进展.1998
[4].韩春好.相对论天体测量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4
[5].徐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学术讨论会(序号156):天体测量学的发展及其对天体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影响[J].天文学进展.1993
[6].赵铭.天体测量学家面前的相对论问题[J].天文学进展.1990
[7].吴守贤,何妙福,漆贯荣.天体测量学发展评论[J].陕西天文台台刊.1982
[8].A.H.德伊奇,李竞.近代照相天体测量学的任务[J].天文学报.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