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

模块化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

一、模块式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江翠翠[1](2021)在《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型汽车驱动桥零部件的铸造缺陷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要素之一。济南鑫源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购过桥箱盖零部件的毛坯件进行生产加工,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需要对其进行渗油检测,过桥箱盖生产线上原有的传统人工操作的渗油检测装置工作效率低、检测精度不高、零部件合格率只有83%,而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小型检测设备与本企业检测产品不匹配,高精度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对本企业来讲经济性能不高。为了契合新旧动能转换理念,根据企业需求与实际情况,在原有渗油检测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设计,研制了具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首先,研究适用于企业的气密性检测方法。经过对比,结合企业实际,选定为水检冒泡法,用气体压力模拟卡车过桥箱工作运动过程中润滑油产生的压力。其次,研究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设备工作台的控制方案。首先对工作台零部件放置位置做了限定设计;其次对半成品件与成品件不同的结构对工作台的密封性不同的要求做了设计;最后对工作台及检测气体密封设备的工作情况做了控制设计。再次,研究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设备储水箱液位及压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分别建立各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PID控制及模糊-PID控制算法仿真,对比仿真数据,选定符合企业工艺要求的PID控制算法实现储水槽液位的稳定控制、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压力的稳定控制。最后,系统调试。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试验,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出利用此研制的设备进行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时的检测正确率提高了95%,解决了人为加压不定量的缺点,缩减了工人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本系统作为非标准设备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中确立了一种新型简单有效的铸造类零件内部气孔、砂眼的检测方法与手段,系统机械结构设计简易、容易操作、受外界干扰小,适用于其他一些小型加工车桥零部件的渗油或气密性检测。

朱永忠[2](2021)在《基于PLC的高效智能换热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受自控技术掌握程度不够等诸多限制,工厂内使用的很多热源供给设备大多采用水-水换热机组,这种形式设备占地面积大、自重偏大,建筑资金投入占比高。而且设备运行时,维护人员24小时监视,加重了设备运行成本。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运行方式被逐渐淘汰。本文从智能换热机组各部分主要组件开始论述,确定整套设备机械部分主要包含板式换热器,水泵、气动阀,水箱;电器部分主要包含电器输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其中自控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温度探测器、压力探测器。并根据最佳计算方式选定各设备使用型式。在设备自控组成上引进了 PID模糊控制技术,因传统PID技术直接利用比例、积分、微分三部分来控制整个换热过程运行时积分与微分存在不能直接使用结果,在此对PID控制过程进行离散处理,离散方式的使用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大,进而控制系统再引进了增量式PID控制方式方案,改善了系统控制过程,在大部分时间内满足要求,但季节交替变化时,增量式方案又出现无法及时提供正确的数据,根据季节转化特点引进了增量式不完全微分方式。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系统的控制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压力、温度检测设备在运行时不可避免存在滞后现象,为减少滞后现象影响,系统运行进入了 Smith预估方案,但往往不恰当的预估值会造成灵敏度降低。随后在simth预估方案上引进模糊控制技术,从而提高响应速度,避免超调量,提高了设备快速反应的精度。系统PID控制方式确定后,转而编制PLC控制流程,根据选用的PLC控制设备特征对CPU、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进行组架。然后根据智能换热机组的控制流程、循环水泵运行流程、温度控制流程及补水泵的运行流程来编制PLC控制过程程序。在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基础上编制的主程序含开机检测程序、循环水泵进出口 PID压差程序、板式换热器进出口 PID温度控制程序、补水泵PID压差控制程序,最后编制PLC运行过程中调用的次程序。PLC程序编制成功保证了对设备数据的传输、检测、控制等功能实现,也达到了在监控系统的触摸屏上进行系统数据管理、历史记录的查阅、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预测。智能换热机组的上位机触摸屏实现了人机友好界面对话,触摸屏上可就地直观显示各设备参数及运行状态,经过多次的运行测试与监控,智能换热机组满足了空调新风机组变化需求。

陈枭[3](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土壤中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出现了土地破坏的情况。为了节约农业用水和化肥,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必须实行精准灌溉施肥。本文结合国内外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情况,设计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变送器、物联网技术相融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中,首要部分是施肥器的设计。系统采用文丘里施肥器,实现文丘里的吸肥试验,研究了进出口压强差和结构尺寸对吸肥量的影响,通过搭建试验装置进行测试,实验数据表明,文丘里随着入水段压强的减小吸肥量减小。系统设计包括三部分,采集控制层通过微控制器读取大棚环境参数,为水肥一体化执行模块提供温室信息;通过Siemens PLC采集水肥信息,与水泵、各管路电动球阀为执行器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精准调节温室施肥流量;采用触摸屏实现现场监控;同时通过GPRS将采集控制层数据传输至终端应用层,终端应用层结构利用B/S模式,存储数据使用My SQL,通过远程访问和触摸屏浏览现场参数,并且可操控系统的执行器。系统在实地测试应用中,进行变送器数据采集准确性测试、水肥溶液配比测试,最后实验数据表明,本文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准确,数据传输稳定,灌溉施肥过程中实现了对水肥溶液配比的精准控制,在提高作物产量、节约资源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金伟清[4](2020)在《基于HART协议的粗真空压力自动测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某大型粗真空系统气路距离远、压力测量点多,传统的分布式测控系统难以满足系统的高性能及智能化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HART协议,由横河EJA智能压力变送器和西门子S7-300系列PLC及其SM 331 HART模拟量输入模块等构成的粗真空压力自动测量系统设计方案。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性价比高,适用性强,为其他HART智能仪表与PLC组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

孟祥迎[5](2020)在《樊庄区块煤层气单井自动化测控单元的优选及地质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因其清洁和品质优良的特点,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青睐,也成为新时期我国重点开发的新型能源。煤层气的排采需要密切关注各项生产数据,在注重储层特征,强化地质分析的同时引入自动化测控单元和通信技术,将自动化技术与地质分析相结合,研究适合樊庄区块煤层气单井的自动化测控单元,完善测控单元的各项功能,不仅能提高地质分析的精度,降低人工巡井的误差和劳动强度,及时准确地制定排采制度,加大安全系数,还能提高煤层气单井的产量,延长稳产期,减少成本,达到煤层气井的精细化、自动化的实时性管控。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樊庄区块,对于其他煤层气产区,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樊庄区块的地质概况进行分析,掌握了樊庄区块的地层特征,发现了煤层气的排采特性,然后根据不同的排采方法采用相应的测控单元,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并首次提出了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在综合评价各项因素和听取各方意见后,确定了一套最佳方案,即光纤有线网口变频PLC一体型。该测控单元采用光电传输系统进行光纤通信,彻底解决了山区内有些单井信号弱,通信质量差的问题;有线采集,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网口传输,提高了数据上传的效率和数据的完整性;变频器调速,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还扩展了远程控制的功能;远程数据终端装置和自动化控制柜合为一体,便于操作。本文对该方案的产生过程及相应的配置有详尽的描述。本文确定的测控单元在樊庄区块的实际应用中表明可以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准确的监控,能远程控制地面设备,能及时调整排采制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了地质排采的功能需求,为地质人员的分析提供了依据,达到了预期效果。

唐德阳[6](2020)在《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智能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为进一步提升员工岗前培训效果,本文根据项目需求,针对某单位废液蒸发工艺操作流程培训,设计了一套实训系统,同时研究了智能化考评方法。首先综合分析了废液蒸发工艺实训需求,并研究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在线考试技术、仿真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的智能考评方法,并通过系统测试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内容有:(1)分析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内容与教学需求,提出本文研究技术路线为借鉴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实训实物系统,同时利用在线考试系统设计实训考评软件,并探索主观题评分方法;(2)论证废液蒸发工艺流程与工艺故障仿真方案,通过物理仿真与数字仿真结合的方法设计实物实训系统,完成实训实物模型、PLC控制程序、工艺仿真上位机程序设计;(3)分析工艺操作试题与企业理论试题特点,设计试题属性结构表与题库管理功能模块,分析常用组卷算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利用改进随机抽取算法实现试题自动组卷,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人工组卷耗时长等问题;(4)分析客观题评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二进制编码的方法解决了多选题答案多样化的问题,并通过关键词匹配、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的方法实现主观题自动评分,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对短文本评分具有一定有效性。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实训系统及其智能化考评方法,有效解决了该项目所提出的工艺操作流程实训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岗前实训效果。

黄彬[7](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及LoRa无线网络的智能径流采样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径流采样系统作为径流小区设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径流采样系统的出现,解决了研究人员每次需要亲自跑到试验地径流小区设施中提取径流,费时费力,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采集到雨水过程中径流信息等问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径流采样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本论文主要围绕径流采样系统方案进行论述,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设计案例,前期也参考过部分设计方法,总结出许多的问题,经过反复的实验验证以及方案的修改,最终实现了径流采集智能化以及采集信息的可视化,大大减轻了水土侵蚀研究人员的工作负担。智能径流采样系统大量采用电控技术,避免了传统机械式流体控制单元所带来的效率以及精度等问题。因涡轮流量计输出信号较为微弱,前期实验当中出现了数据断续的问题,通过改进信号检测电路,流量信号得以正常捕获。在同一采样规则下,经过多次采样试验,发现其采集瓶内径流样本量差异明显。发现其原因为采样装置中的采集泵管道前端出现了气液两相流影响了流量测量传感器测量数据,为了找出其变化规律,需采集原始测量数据,然后对测量误差进行数学建模,设计了一套气液两相流试验方案与实验流程。实际情况中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测量的误差,其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难以从理论分析建模,所以采用实验建模的方法,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建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BP神经网络是最常用的分类算法之一,复杂度较低,从而易于移植到控制系统,其分类效果较好,完全适用于本系统。最终的实验表明,相比于无算法情况下,选取环流状气液两相流流型作为参考,最大相对误差从原来的48.5%降到了18.23%,其采样装置的采样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国内外径流小区径流采集系统功能都还有待完善,智能化水平都比较低,大多数还使用有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恶劣的雷电降雨以及复杂的地貌植被环境下,其传输效率受到极大影响。为了解决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距离等问题,本文基于远距离无线电(LoRa)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径流小区径流采集系统,可实现田间复杂环境下的数据无线传输,有效的避免了因有线传输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能降低系统成本和功耗,可实现径流信息的实时传输。系统采用ARM公司的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整个采样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分为设备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设备层由22台径流小区径流采集装置组成,能够远程设定采样规则并动态监测和及时采集径流,同时每一个装置可以储存多次雨水过后的径流样本,解决了研究人员每次都要跑到田间提取样本的问题。装置体积小,安装便捷,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时间。传输层负责所有田间径流采样装置的数据实时传输,将数据汇集到中心节点并通过TCP/IP网络传输方式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采用中移物联OneNET云平台,负责整个径流采集系统数据的管理以及存储,可供后续研究分析所用。应用层则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数据监测界面,同时可随时随地远程修改田间径流采样装置采样规则,以满足不同研究人员所需,为其提供Web端以及APP端应用。经过田间实验,通过最终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水土流失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张路路[8](2020)在《大型预制梁场智能喷淋养生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传统预制梁喷淋养生施工时存在的养护时间不足、成本高、水资源浪费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Cortex-A73主控制器的智能喷淋养生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天气晴雨、预制梁养生面温、湿度信息智能计算喷淋养生参数并能够准确控制供水系统开闭、供水压力、喷淋时间、喷淋间隔、喷淋生产台座状态及养生周期等。此外,该系统还具备互联网远程访问及控制功能。本文依托LJ-5合同段大型预制梁场实际工程量及工作任务,首先,本文在分析智能喷淋养生系统功能需求和参数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喷淋养生规范,确定了预制梁场智能喷淋养生的总体方案。该方案由恒压供水控制单元、养生水循环利用单元、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环境感知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主喷淋养生控制箱单元、从喷淋养生控制箱单元、现场控制单元、远程控制单元、养生数据存储单元等10个模块单元构成。其次,对各个组成单元进行了硬件选型及电路设计,完成现场硬件系统的研发。接着,针对预制梁场喷淋养生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利用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智能喷淋养生管理系统软件,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软件可实现移动便捷的喷淋养生管理工作,包括设置喷淋养生预计划、下发喷淋养生指令、浏览各台座喷淋养生进度及详细历史喷淋数据信息等,实现了预制梁场管理方式由之前的“人工式、半自动式”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最后,在依托工程预制梁场现场进行安装的基础上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硬件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养护效果较好,能够达到全天候、全方位、全湿润的“三全”养护质量标准,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同时该系统可为其它喷淋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姜皖迪[9](2020)在《《威卡仪表说明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国之间都在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紧密,在机械工业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着频繁的互动,为此我国引进了越来越多的机械进口设备和先进技术,满足了我国制造企业和客户的各种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机械文本的翻译在机械工程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报告以《威卡仪表说明手册》的英译汉翻译为案例,旨在探讨提高类似英译汉机械文本质量的方法。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以《威卡仪表说明手册》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变送器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及修理。彼得·纽马克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其中设备说明书是典型的信息性文本,具有向机械行业专业人员传递标准化,专业化的机械信息及促进沟通交流的功能。因此,本报告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作者自身的实践,分析设备说明书英译汉中因英汉差异而常遇到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类,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翻译技巧。本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项目描述、项目流程、翻译难点与解决方法、翻译项目反馈与建议。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作者发现机械类文本在词汇层面,名词化现象和非谓语形式十分明显,针对这种难点,翻译时可采用直译和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同样,在句法层面上,解决被动句和长句问题可采用转变句子语态和拆分的翻译技巧。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语序,增译等翻译技巧来解决针对于语篇层面出现的连贯与衔接问题。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作者发现交际翻译理论对机械文本翻译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希望此报告提出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能够对从事相关机械领域翻译的译者提供参考。

马宏光[10](2020)在《一体式多功能智能液位计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液位值是工业测量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在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都需要进行液位测量。液位测量的测量方式多种多样,基于吹气法测量的吹气式液位计是一种非接触式液位计,由于其实体不与测量介质发生接触,仅是吹气导管与测量介质接触,因此能够广泛应用在高温、高腐蚀等复杂恶劣环境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吹气式液位计智能化程度低、集成化程度不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款一体式、智能化、操作简捷且测量精度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吹气式液位计。针对现有传统吹气式液位计体积大、集成化程度不高的缺点,本文主要从液位计的测量原理和结构入手,分析了影响吹气式液位计精度的原因及目前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不足,结合对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原理和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将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应用到吹气式液位计当中的设计方案,使得液位计整体的体积大大减小,集成化程度更高。同时,针对现有的吹气式液位计中压力变送器模块的压力传感器易受温度影响而产生较大测量误差的问题,对现有的温度补偿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鲸鱼优化算法(WOA)改进的BP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其理论的可行性,相比现有的温度补偿模型,本文提出的温度补偿模型精度更高。最后,本文介绍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液位计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液位计各主要模块的电路设计和硬件实现方案,并按照方案对液位计所需的各个功能进行了软、硬件实现。同时,将提出的鲸鱼优化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模型固化进了单片机中,通过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文所提出的基于WOA-BP的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且所设计的液位计符合现有的应用场景需求,测量精度控制在了±1%以内。

二、模块式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块式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过桥箱盖零部件结构
    1.2 企业中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设备现状
    1.3 国内外在本选题领域内研究现状
    1.4 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方法
        1.4.1 水检冒泡法
        1.4.2 氦气示踪检测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7 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1 系统整体控制结构
    2.2 系统整体控制流程图
    2.3 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压系统设计
    3.1 液压系统回路元器件的选择
        3.1.1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3.1.2 油泵电机的选择及理论数值计算
    3.2 液压系统回路的PLC控制设计
    3.3 液压缸参数选择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4.1 压力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1 压力控制阀的选择
        4.1.2 零部件内部压力信号采集设备的选择
    4.2 压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研究
        4.2.1 常规PID控制
        4.2.2 模糊-PID控制
    4.3 压力控制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
    4.4 压力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4.4.1 压力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
        4.4.2 模糊控制表的获取方法
        4.4.3 压力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4.5 压力控制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4.5.1 压力控制系统中PLC的选择
        4.5.2 西门子S7-1200 介绍
        4.5.3 博途软件使用介绍
        4.5.4 PID功能指令的使用
        4.5.5 压力控制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4.6 智能PID调节器与PLC中 PID功能指令的对比分析
    4.7 氦气示踪检测法在气密性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4.7.1 氦气性质及特点
        4.7.2 氦气示踪检测法原理
        4.7.3 改进方法
        4.7.4 系统MATLAB建模与仿真
        4.7.5 氦气示踪检测法与水检冒泡法应用于该系统的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水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5.1 液位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5.1.1 储水槽液位控制系统
        5.1.2 液位控制系统元器件的选择
    5.2 储水槽液位控制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
        5.2.1 储水槽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5.2.2 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5.3 储水槽液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5.3.1 常规PID控制
        5.3.2 模糊-PID控制
    5.4 储水槽液位控制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
    6.1 系统调试目的
    6.2 系统调试内容
    6.3 系统调试步骤及结果
    6.4 系统投入车间岗位使用情况汇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设备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证明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2)基于PLC的高效智能换热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1.2.1 换热机组发展趋势
        1.2.2 PLC控制进展
        1.2.3 机组系统控制功能进展
    1.3 项目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化换热机组控制
    2.1 换热机组概况
    2.2 智能换热机组关键组件
        2.2.1 温度控制
        2.2.2 压力控制
    2.3 蒸汽气动阀选择及参数
    2.4 板式换热器选择及参数
    2.5 电器控制布置原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换热机组PID控制算法
    3.1 PID控制原理
    3.2 Smith预估控制
    3.3 智能控制系统的建立及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LC结构及硬件设计
    4.1 PLC应用介绍
    4.2 PLC S7-200smart结构介绍
    4.3 控制硬件选择
    4.4 控制柜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PLC程序组成
    5.2 PLC组态
    5.3 智能换热机组运行流程
    5.4 检测地址分配表
    5.5 循环水泵控制程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组参数调节和测试
    6.1 图形界面生成
        6.1.1 热水循环水泵设定
        6.1.2 调节阀参数设定
        6.1.3 补水系统参数设定
    6.2 系统报警界面设定
    6.3 系统检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2 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总体分析
    2.1 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2.2 系统可行性分析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3.1 采集控制层功能需求
        2.3.2 数据传输层功能需求
        2.3.3 终端应用层功能需求
    2.4 水肥因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4.1 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
        2.4.2 肥料含量和酸碱度
    2.5 设计原则与目标
        2.5.1 设计原则
        2.5.2 设计目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吸肥性能研究
    3.1 文丘里施肥器概况
        3.1.1 文丘里施肥器工作原理
        3.1.2 文丘里施肥器相关理论计算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水肥一体化执行模块试验装置
        3.2.2 实验方法设计
    3.3 文丘里施肥器水力性能实验分析
        3.3.1 入水段压强和文丘里施肥器尺寸对入水段流量的影响分析
        3.3.2 入水段压强和文丘里施肥器尺寸对吸肥速度的影响分析
        3.3.3 入水段压强和尺寸对吸肥流量的影响分析
        3.3.4 入水段压强和尺寸对吸肥浓度的影响分析
        3.3.5 入水段压强和文丘里使用数对一路吸肥量的影响分析
        3.3.6 入水段压强和文丘里使用量对总吸肥量的影响分析
        3.3.7 水肥混合液电导率值随入水段压强的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4.2 温室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4.2.1 模块结构设计
        4.2.2 单片机芯片选型
        4.2.3 变送器的介绍
        4.2.4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4.2.5 温室数据采集模块搭建
    4.3 水肥一体化执行模块硬件设计
        4.3.1 硬件结构设计
        4.3.2 控制器和触摸屏的选择
        4.3.3 变送器与执行器的介绍
        4.3.4 水肥一体化执行模块搭建
    4.4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5.2 采集控制层软件设计
        5.2.1 温室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5.2.2 水肥一体化执行模块软件设计
    5.3 人机交互界面软件设计
        5.3.1 监控界面总体设计
        5.3.2 主界面
        5.3.3 变送器设置界面
        5.3.4 模式设置界面
        5.3.5 历史数据界面
    5.4 云平台软件设计
        5.4.1 My SQL数据库
        5.4.2 总体设计
        5.4.3 数据库设计
        5.4.4 远程监控界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系统现场安装及调试
    6.2 系统应用及测试分析
        6.2.1 温室环境数据采集准确性分析
        6.2.2 水肥溶液配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HART协议的粗真空压力自动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于HART协议的粗真空压力测量系统构成
    1.1 基于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1.2 压力变送器选型
    1.3 粗真空压力测量系统构成
2 粗真空压力测量系统HART通信设计
    2.1 HART通信设备设计选型
        2.1.1 HART通信设备类型
        2.1.2 HART通信设备的选择
    2.2 HART通信模式选择
    2.3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3 结语

(5)樊庄区块煤层气单井自动化测控单元的优选及地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煤层气排采与监测背景
    2.1 樊庄区块地质概况
    2.2 煤层气的排采方法
    2.3 监测背景
3 自动化测控单元的排采实验
    3.1 套压控制实验
    3.2 降流压实验
    3.3 小结
4 自动化测控单元的现场测试
    4.1 通信质量
    4.2 数据采集与上传
    4.3 远程控制
    4.4 故障信息
    4.5 使用寿命
5 经济性价比
    5.1 性能评价
    5.2 经济性评价
    5.3 性价比
6 地质评估与工程优化
    6.1 第一代测控单元的评价与改进
    6.2 传输方式等的改变与影响
    6.3 通信质量与故障信息的优化
    6.4 光纤改造的成果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智能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与趋势
        1.3.1 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现状
        1.3.2 在线考试系统发展现状
        1.3.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组织结构
2 课题需求分析与研究
    2.1 废液蒸发工艺流程描述
    2.2 工艺实训内容及教学需求分析
        2.2.1 工艺实训内容
        2.2.2 工艺实训教学需求
    2.3 技术路线及需求分析
        2.3.1 技术路线
        2.3.2 技术需求
3 实物实训系统设计
    3.1 工艺模拟方法研究
        3.1.1 物理模拟方法
        3.1.2 数字模拟方法
    3.2 故障模拟方法研究
        3.2.1 故障分类
        3.2.2 工艺故障处理方法研究
        3.2.3 工艺故障模拟方法
    3.3 实训实物结构设计
        3.3.1 硬件选型设计
        3.3.2 总体结构设计
    3.4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3.4.1 数据采集
        3.4.2 蒸发过程模拟控制
        3.4.3 高低液位控制
    3.5 上位机及人机界面设计
        3.5.1 工艺操作界面设计
        3.5.2 实训功能设计
        3.5.3 实训操作说明
4 实训考评软件系统设计
    4.1 考评系统总体设计
    4.2 题库设计
        4.2.1 题库建立需求分析
        4.2.2 操作题库设计
        4.2.3 理论题库设计
    4.3 试卷生成方法研究
        4.3.1 试卷生成问题
        4.3.2 组卷算法比较
        4.3.3 改进随机抽取算法设计
        4.3.4 组卷算法分析
    4.4 答题平台设计
        4.4.1 操作答题平台
        4.4.2 理论答题平台
    4.5 客观题自动评分方法研究
        4.5.1 工艺操作评分机制
        4.5.2 理论客观题评分机制
    4.6 主观题智能化评分方法研究
        4.6.1 主观题分类
        4.6.2 主观题评分方法比较
        4.6.3 主观题评分模型设计
        4.6.4 评分模型分析
    4.7 功能模块设计
        4.7.1 题库管理
        4.7.2 试卷管理
        4.7.3 考试管理
        4.7.4 成绩管理模块
5 实训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及方法
    5.2 测试内容
        5.2.1 实物实训系统测试
        5.2.2 考评软件测试
    5.3 测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5.3.1 测试结果分析
        5.3.2 测试结论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基于神经网络及LoRa无线网络的智能径流采样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3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2.4 系统需求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总体方案设计
    3.1 采样系统方案设计
        3.1.1 径流采样装置方案设计
        3.1.2 控制器方案设计
        3.1.3 控制算法方案设计
        3.1.4 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3.1.5 云平台监控方案设计
    3.2 控制器硬件方案设计
        3.2.1 主控单元电路设计
        3.2.2 电源电路设计
        3.2.3 径流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3.2.4 压力降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3.2.5 流量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3.2.6 电机及电磁阀驱动单元电路设计
        3.2.7 无线通讯中心节点电路
        3.2.8 无线通讯终端节点电路
        3.2.9 硬件实物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液两相流试验
    4.1 实验装置
        4.1.1 流体控制单元
        4.1.2 微处理器单元
    4.2 实验流程
    4.3 液相流下涡轮流量计模型
    4.4 气液两相流下涡轮流量计误差
    4.5 仪表系数与压力降之间关系的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测量
    5.1 人工神经网络神经元模型简介
    5.2 BP神经网络
        5.2.1 仪表系数测量技术路线
        5.2.2 数据划分
        5.2.3 数据预处理
        5.2.4 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确定
        5.2.5 运行环境
    5.3 仪表系数测量模型
    5.4 仪表系数测量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软件设计
    6.1 物联网云平台
    6.2 OneNET云平台技术
        6.2.1 OneNET云平台架构
        6.2.2 OneNET云平台网络通信方式
        6.2.3 OneNET云平台网络通信协议
    6.3 OneNET云平台上位机
    6.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4.1 径流检测程序设计
        6.4.2 压力降检测程序设计
        6.4.3 无线通讯程序设计
        6.4.4 流量检测程序设计
        6.4.5 云平台通信程序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系统安装与测试
    7.1 系统安装
    7.2 系统整体测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大型预制梁场智能喷淋养生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预制梁喷淋养生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养生机理及传统养生方法
        1.2.2 混凝土养生理论分析
        1.2.3 喷淋养生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方案设计
    2.1 依托工程与项目背景
        2.1.1 LJ-5地理位置概况
        2.1.2 LJ-5预制梁场整体布局
    2.2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需求分析
        2.2.1 硬件控制性需求分析
        2.2.2 软件功能性需求分析
        2.2.3 系统设计性能需求分析
    2.3 系统设计原则及参考规范
        2.3.1 系统设计原则
        2.3.2 系统设计参考规范
    2.4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1 系统网络拓扑图
        2.4.2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总体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硬件设计
    3.1 主从喷淋养生控制箱设计
        3.1.1 主从控制箱硬件方案设计
        3.1.2 控制箱主控制器
        3.1.3 JY-DAM3200型电磁阀专用控制器及接口电路
    3.2 温湿度环境感知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
        3.2.1 温湿度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设计
        3.2.2 RS-WS-DC-25温湿度变送器
        3.2.3 RS-XZJ-100-W-4G数据采集仪
        3.2.4 RS-YUX-N01雨雪传感器
    3.3 恒压供水控制单元
        3.3.1 恒压供水控制单元方案设计
        3.3.2 YE2-160M1-2管道增压泵
        3.3.3 YTZ-150远传压力表
        3.3.4 A90-4T025B变频器
        3.3.5 恒压供水控制系统接线图
    3.4 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
        3.4.1 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方案设计
        3.4.2 ZQ211液位浮球开关
        3.4.3 80WQ40-10-2.2水源高压潜水泵
        3.4.4 蓄水池水位控制单元接线图
    3.5 养生水循环利用三级沉淀池
    3.6 喷淋养生执行终端
        3.6.1 2w-500-50高压电磁阀
        3.6.2 Dn20雨鸟5004伸缩喷头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喷淋养生管理系统设计
    4.1 智能喷淋养生管理系统相关技术
        4.1.1 B/S系统架构的确定
        4.1.2 ASP.NET技术
        4.1.3 Web服务技术
        4.1.4 SQL Server数据库
    4.2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2.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2.2 养生现场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4.2.3 系统总用例图设计
    4.3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各模块详细设计
        4.3.1 用户模块
        4.3.2 台座详情子模块
        4.3.3 养生计划子模块
        4.3.4 生产任务子模块
        4.3.5 预制梁子模块
        4.3.6 预制梁场生产统计子模块
        4.3.7 预制梁场监控子模块
        4.3.8 系统管理员子模块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4.2 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
        4.4.3 概念结构设计
        4.4.4 数据库表单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梁场现场系统布置与调试
    5.1 梁场水路和电路安装布设
        5.1.1 LJ-5现场水路管道布置
        5.1.2 LJ-5台座喷淋伸缩喷头布置
        5.1.3 LJ-5预制梁场控制系统布线图
        5.1.4 温湿度变送器现场布置
    5.2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安装调试
    5.3 智能喷淋养生系统功能测试
        5.3.1 登陆界面及系统主界面
        5.3.2 预制梁管理模块
        5.3.3 生产任务管理模块
        5.3.4 台座详情模块
        5.3.5 梁场统计模块
        5.3.6 梁场监控模块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完成的工作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系统E-R实体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威卡仪表说明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1.1 Background of Task
    1.2 Requirements of Task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and Parallel Texts
        2.1.2 Glossary Establishment
        2.1.3 Translation Tools Preparation
        2.1.4 Theoretical Guidance-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2.2 While-translation
        2.2.1 Supplementation of Glossary
        2.2.2 Translation with“Jeemaa”CAT Software
    2.3 Post-translation
        2.3.1 Proofreading
        2.3.2 Evaluation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Task
        3.1.1 Lexical Level
        3.1.1.1 Nominalization
        3.1.1.2 Non-finite Verbs
        3.1.2 Syntactic Level
        3.1.2.1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3.1.2.2 Long Sentences
        3.1.3 Discourse Level
        3.1.3.1 Discourse Coherence
        3.1.3.2 Discourse Cohesion
    3.2 Translation Solutions
        3.2.1 Solutions to Lexical Difficulties
        3.2.1.1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Conversion
        3.2.1.2 Conversion
        3.2.2 Solutions to Syntactic Difficulties
        3.2.2.1 Voice Transforming
        3.2.2.2 Splitting
        3.2.3 Solutions to Discourse Difficulties
        3.2.3.1 Adjustment
        3.2.3.2 Amplification
Chapter Four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
    4.1 Reflection
    4.2 Sugges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Appendix A
Appendix B

(10)一体式多功能智能液位计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液位计概述
        1.2.1 液位计发展现状介绍
        1.2.2 液位计的分类
        1.2.3 吹气式液位计发展现状介绍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2.1 基于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方案设计
        2.1.1 吹气式液位计理论研究
        2.1.2 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2.2 液位计的重要元器件选型
        2.2.1 主控制器选型
        2.2.2 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选型
        2.2.3 压力变送器理论研究及主传感器选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WOA-BP的压力变送器温度补偿研究
    3.1 压力变送器结构特性
    3.2 常见温度补偿模型理论研究
        3.2.1 BP神经网络
        3.2.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3.2.3 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3.3 基于WOA-BP的温度补偿模型
        3.3.1 WOA算法介绍
        3.3.2 WOA算法特点分析
    3.4 结果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件设计
    4.1 硬件电路设计
        4.1.1 电源模块设计
        4.1.2 复位电路设计
        4.1.3 AD转换电路设计
        4.1.4 串口通讯电路设计
        4.1.5 显示电路设计
    4.2 PCB设计
        4.2.1 布局布线规则
        4.2.2 PCB绘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工具
    5.2 软件设计
        5.2.1 MCU初始化程序设计
        5.2.2 压力值读取程序设计
        5.2.3 流量值读取与控制程序设计
        5.2.4 按键控制及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5.2.5 软件滤波和温度补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机测试
    6.1 压力测试
    6.2 流量测试
        6.2.1 按键开合度功能测试
        6.2.2 流量及显示结果测试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模块式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过桥箱盖零部件渗油检测系统的设计[D]. 江翠翠.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基于PLC的高效智能换热器控制系统设计[D]. 朱永忠. 扬州大学, 2021(08)
  • [3]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D]. 陈枭.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基于HART协议的粗真空压力自动测量系统设计[J]. 金伟清. 机电信息, 2020(32)
  • [5]樊庄区块煤层气单井自动化测控单元的优选及地质评估[D]. 孟祥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废液蒸发工艺实训平台智能考评方法研究及应用[D]. 唐德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基于神经网络及LoRa无线网络的智能径流采样系统的研究[D]. 黄彬. 西南大学, 2020(01)
  • [8]大型预制梁场智能喷淋养生系统设计[D]. 张路路. 长安大学, 2020(06)
  • [9]《威卡仪表说明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姜皖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10]一体式多功能智能液位计研究与实现[D]. 马宏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模块化压力信号智能变送器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