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区退火论文-赵炜,孙志伟,刘志盼,杨小代,郝露菡

双相区退火论文-赵炜,孙志伟,刘志盼,杨小代,郝露菡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相区退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锰钢,双相区退火,组织和力学性能,强塑积

双相区退火论文文献综述

赵炜,孙志伟,刘志盼,杨小代,郝露菡[1](2019)在《双相区退火工艺对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和单轴拉伸实验等研究了自主设计的"预淬火+双相区退火"热处理工艺对成分为0.15C-5Mn的中锰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屈服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和强塑积先升后降,此结果与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有关;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实验钢抗拉强度先增后降,屈服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和强塑积先增后降;当热处理工艺为"800℃保温30 min水淬+655℃退火4 h空冷"时,实验钢可以获得最佳组织和力学性能,此时其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25%,抗拉强度为1250 MPa,伸长率为37%,强塑积达到46 GPa·%。实验钢的高强度和高塑性是由超细晶组织和TRIP效应共同决定的。(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孟群[2](2016)在《双相区退火时Mn与Si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0.17%℃-1.5%Si-1.7%Mn钢,研究探讨了双相区退火期间Mn与Si的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板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展,在双相区退火过程中,Mn与Si的分配抑制了等温淬火过程中的贝氏相变,减少了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和其串的固溶C含(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6-04-12)

葛潇琛,王伯健,刘世锋,任晨辉,曹猛[3](2015)在《80WVRe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冷拔至不同直径80WVRe钢丝的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时间、等温温度、保温时间对Ф3.39mm钢丝退火后硬度的影响程度相当,等温时间对Ф1.91mm钢丝退火后硬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其它叁因素;对于Ф3.39mm钢丝,当奥氏体化温度为760℃、保温时间为60min、等温温度为690℃、等温时间为360min时,组织中碳化物的均匀性及圆整度最佳,此时的硬度为175HV0.5;对于Ф1.91mm钢丝,当奥氏体化温度为760℃、保温时间为90min、等温温度为690℃、等温时间为240min时,组织中碳化物的均匀性及圆整度最佳,此时的硬度为177HV0.2。(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5年09期)

李楠,时捷,陈为亮,曹文全[4](2012)在《碳含量对冷轧中锰钢双相区退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含碳量为0.1%~0.4%的冷轧态中锰钢经650℃退火后微观组织和单轴拉伸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SEM进行了组织形貌表征,采用XRD法测量了残余奥氏体量,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了钢的单轴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冷轧态实验钢在退火过程中都发生奥氏体逆相变,获得具有一定量亚稳奥氏体的超细晶组织;随实验钢碳含量从0.1%增加到0.2%时,钢的抗拉强度(Rm)变化不大(约1000 MPa),而断后伸长率(A)从27%升高到43%时,强塑积(Rm×A)从28 GPa%提高到45 GPa%,而碳含量为0.4%时,钢的强度明显提高(约1200 MPa),但塑性却下降。分析认为,冷轧中锰钢中的碳有利于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及稳定,但碳含量过高会形成大量碳锰化合物,不利于奥氏体的形成,从而降低塑性。亚稳奥氏体相的TRIP效应以及超细的晶粒尺寸是获得超高强度、高塑性及高强塑积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2年02期)

刘嘎,王伯健,师晓莉[5](2009)在《70Nb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大塑性变形70Nb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在冷却速度一定(30℃/h)的条件下,决定球状碳化物尺寸的主要因素是保温时间(极差为0.407,可信度达到67%)。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70℃,加热时间60 min,保温温度680℃,保温时间360 min。其球状碳化物颗粒直径为1.81μm,球化等级在3.5~4.0级范围内,硬度HV 168.1,较好的达到了锡林针布的使用标准。(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刘嘎,王伯健[6](2008)在《50Cr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金属针布钢丝制造企业在球化退火过程中利用无氧化罩式炉更好地保证球化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塑性变形50Cr合金钢丝进行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750℃、加热时间60 min、保温温度720℃、保温时间120 min时,其球状珠光体平均直径为1.66μm,硬度为162.3 HV,球化等级为3~3.5级,基本上满足道夫针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纺织器材》期刊2008年02期)

刘嘎,王伯健,李明山[7](2007)在《50CrVA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冷拔50CrVA合金钢丝进行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750℃,加热时间60 min,保温温度720℃,保温时间120 min时,钢丝中球状碳化物平均直径为1.66μm,维氏硬度值为162.3,球化等级为3~3.5级,能满足道夫针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金属制品》期刊2007年06期)

双相区退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0.17%℃-1.5%Si-1.7%Mn钢,研究探讨了双相区退火期间Mn与Si的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板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展,在双相区退火过程中,Mn与Si的分配抑制了等温淬火过程中的贝氏相变,减少了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和其串的固溶C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相区退火论文参考文献

[1].赵炜,孙志伟,刘志盼,杨小代,郝露菡.双相区退火工艺对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2].孟群.双相区退火时Mn与Si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力学性能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6

[3].葛潇琛,王伯健,刘世锋,任晨辉,曹猛.80WVRe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的优化[J].机械工程材料.2015

[4].李楠,时捷,陈为亮,曹文全.碳含量对冷轧中锰钢双相区退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2

[5].刘嘎,王伯健,师晓莉.70Nb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J].钢铁研究学报.2009

[6].刘嘎,王伯健.50Cr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J].纺织器材.2008

[7].刘嘎,王伯健,李明山.50CrVA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J].金属制品.2007

标签:;  ;  ;  ;  

双相区退火论文-赵炜,孙志伟,刘志盼,杨小代,郝露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