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场所,打工子弟学校经常搬迁校舍,而且在这些学校里,教师的流动较其他性质的学校也更为常见。频繁的教师流动使一些流动儿童需要不断地适应新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方式,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挑战,也是很多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对打工子弟学校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在打工子弟学校的运作和管理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教师的流动,他们的流动有何规律和特点,会带来什么影响,并提出稳定打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的思路和对策。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关注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分析影响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的各方面因素,从实际出发探索稳定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和途径,并认为这会为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促进打工子弟学校改善教师生存和发展环境,从而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好的学校教育条件,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本文以北京市某打工子弟学校初中部为个案,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工资待遇差;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缺乏职业发展空间;缺乏成就感;不适合学校的要求;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选拔不够科学等。另外,学校搬迁、被取缔和学校间的重组也会造成教师的流动。本文认为,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频繁而且无序,影响了学生的课业成绩和学习心理,对其他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热情也带来很大影响,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化、细化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对于打工子弟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师的任职资格、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人员编制、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工作任务量,以及对于教师培训资金的投入,都要进行规范。对于已经合法化的打工子弟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更加详细的监管措施,将其纳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审计、指导和监督,尤其要财务收支监管,甚至派员进驻,而不能放任办学者随意为之。本文主张把那些合法化后的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纳入统一的国家教师编制,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公立学校教师一视同仁。第二是社会各方面也要对打工子弟学校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负起监督的责任。可以通过捐款捐物、义务支教、组织免费培训、舆论支持等不同形式进行支持和援助,要更加突出对于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如在打工子弟学校对社会捐款的利用等方而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要求学校对于款项、物资的使用有明确的计划和记录,符合捐助者的要求,确保对教师待遇、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教师培训的投入。使打工子弟学校不能仅仅为了最大化获取经济利润或留作未来购置校舍用而置教师当前状况于不顾。第三个方面主要靠打工子弟学校自身的努力。有远见、负责任的办学者在维持合理经济利润的前提下,应该持续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通过科学规划收支,建立相应的选拔和竞争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精神激励氛围等各种措施和途径改善教师生存和发展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