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埃利希·弗洛姆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新弗洛伊德学派创始人。他的一生理论建树颇丰,其中最值一提的便是其健全社会思想,弗洛姆试图以此来警醒世人需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虽然弗洛姆批判的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弊端,但同样也为我们提供了评判我们当下的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新视角,这也是本论文选择这一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动因。本论文首先从社会背景、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和理论构架等四个方面入手,力图全面展现弗洛姆健全社会思想的总体概貌。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别从人性、社会性格、社会心理和情感等四个维度,重点讨论弗洛姆对于现代西方社会全面异化的批判以及其关于健全社会构建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在弗洛姆看来,表面繁华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病态社会,而人性异化、社会性格的异化、社会心理的异化以及情感的异化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健全的根源。因此,要想真正治疗这种病态社会,就必须诊断出它的病源,即人性、社会性格、社会心理和情感等何以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异化;健全的人性、社会性格、社会心理和情感对于健全社会的构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总之,弗洛姆就是在全面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病态社会的基础上,力图从人性、社会性格、社会心理和情感这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健全社会的合理途径。也可以说,这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弗洛姆对西方病态社会“破”与“立”的诊断和治疗。总体而言,弗洛姆的健全社会思想具有四个明显的理论特征:目标规划的乌托邦色彩、价值取向的伦理道德性、实现途径的主观革命论以及理论方法的抽象批判性。其在理论上的创见,就在于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引入关于健全社会的思考中,在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予以批判性剖析,进而归纳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四种具体的异化现象,为我们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病态的真相,提供了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实质的新视角;同时,在理论体系上创造性地提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元化发展。当然,弗洛姆的健全社会思想也有其理论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理论立场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和对人的心理因素的社会作用过度夸大,从而贬低和否定了社会历史规律的根本作用;在批判方法上囿于认识论视域的分析,而忽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域的批判,陷入了道德教化之误区。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0.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0.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0.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0.3 研究思路和方法0.3.1 研究思路0.3.2 研究方法第1章 弗洛姆的健全社会思想概述1.1 社会背景1.1.1 经济生活状况1.1.2 政治生活状况1.1.3 文化生活状况1.1.4 精神生活状况1.2 理论渊源1.2.1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2.2 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1.2.3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影响1.2.4 巴霍芬的母权社会理论的影响1.2.5 犹太教思想的影响1.2.6 存在主义的影响1.3 形成过程1.3.1 酝酿阶段(1950 年以前)1.3.2 形成阶段(1950 年-1960 年)1.3.3 成熟阶段(1960 年-1980 年)1.4 理论架构1.4.1 内在逻辑1.4.2 理论主题1.4.3 理论方法第2章 健全的人性2.1 人性及其社会功能2.1.1 何为“人性”?2.1.2 人性的社会功能2.2 人性的异化2.2.1 人性异化的表现2.2.2 人性异化的原因2.2.3 人性异化的后果2.3 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2.3.1 人性与健全社会的关系2.3.2 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第3章 健全的社会性格3.1 社会性格及其社会功能3.1.1 何为“社会性格”?3.1.2 社会性格的社会功能3.2 社会性格的异化3.2.1 社会性格异化的表现3.2.2 社会性格异化的原因3.2.3 社会性格异化的后果3.3 培养健全的社会性格3.3.1 社会性格与健全社会的关系3.3.2 培养健全的社会性格第4章 健全的社会心理4.1 社会心理及其社会功能4.1.1 何为“社会心理”?4.1.2 社会心理的基本功能4.2 社会心理的异化4.2.1 社会心理异化的表现4.2.2 社会心理异化的原因4.3 发展健全的社会心理4.3.1 社会心理与健全社会的关系4.3.2 发展健全的社会心理第5章 健全的情感5.1 情感及其社会功能5.1.1 何为情感?5.1.2 情感的社会功能5.2 情感异化5.2.1 情感异化的表现5.2.2 情感异化的原因5.2.3 情感异化的后果5.3 塑造健全的情感5.3.1 情感与健全社会的关系5.3.2 塑造健全的情感第6章 弗洛姆健全社会思想评价6.1 理论特征6.1.1 浓厚的乌托邦色彩6.1.2 诉诸于道德重建6.1.3 走向心理革命6.1.4 抽象的批判性6.2 理论价值6.2.1 拓展对人的精神分析的新的思考6.2.2 创立批判资本主义的新的视角6.2.3 促进重新反思传统历史唯物主义6.2.4 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6.3 内在困境6.3.1 唯心主义立场6.3.2 夸大心理因素的社会作用6.3.3 囿于认识论视域的分析6.3.4 陷入道德教化之误区结语参考文献致谢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埃利希弗洛姆论文; 健全社会论文; 异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