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是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必然经历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从发展经济学的各种讨论中,我们看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探讨大都着重关注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及劳动力转移后的经济效益。在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各种经验研究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对不同因素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本课题从前人的结论中引入对劳动力转移的“结果”的思考,论文基于从效率角度对分工和技术进步的理解,以分工效率为中间变量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首先从基础理论着手,界定了分工效率和技术效率两个关键概念。从本质上说,分工效率就是配置效率。配置效率的规范解释是帕累托优先改变,或者如果一种产品生产的增加不会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那么,效率要求这种改变。技术效率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一个主体,指在一定成本的约束下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据此,论文阐述了分工效率、技术效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界定了本课题所要应用的内生技术进步的基本概念。 随后,本课题构建了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生技术进步的四种典型模式的分析框架。其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与城市市场效率改进。论文基于城乡不同劳动力之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建立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和厂商三方的议价模型,从行业(部门)的结构性、人力资本提高和资源配置状况改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对技术效率改进的作用机制。其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服务业多样化。以家政业兴起的超边际分析为例,论文研究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服务业多样化的促进。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市经济的分工细化和专业多样化发展的效应。其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职能分工。论文研究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不同农户家庭之间的职能分工。并且以生产和经营职能分工的超边际分析为例论述了这种分工格局推进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和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内分工。论文通过对农户家庭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内部分工的博弈分析,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实现农户家庭内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J]. 青海农牧业 2010(03)
-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四大困境[J]. 财经政法资讯 2008(03)
- [3].重庆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 决策导刊 2009(02)
- [4].外商直接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复杂网络视角[J]. 经济经纬 2020(01)
- [5].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J]. 就业与保障 2020(01)
- [6].对如何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问题探究[J]. 农家参谋 2020(07)
- [7].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8)
- [8].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 2020(03)
- [9].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对策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2)
- [10].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 [11].大数据助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路径探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7)
- [12].职业院校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径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21)
- [13].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二、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4].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1)
- [15].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8(29)
- [16].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 2018(24)
- [1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9(04)
- [18].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 黑龙江档案 2019(02)
- [19].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国企研究 2019(08)
- [20].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与变化趋势[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08)
- [21].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甘肃省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法与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81)
- [22].农村电商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机制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1)
- [23].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24].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3)
- [2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5)
- [26].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山西农经 2018(05)
- [27].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07)
- [2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6(22)
- [29].新疆四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分析[J]. 新疆农垦科技 2016(11)
- [30].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