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及其优势种天敌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Kurdjumov)这一寄生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该体系中的寄生因子:畸形细胞的主要特性和生理功能及其对幼蜂生长发育的协同作用展开了研究,初步明确了菜蛾盘绒茧蜂畸形细胞调控寄主小菜蛾幼虫生理的一些途径和作用机理,取得以下结果: 一.畸形细胞对寄主小菜蛾幼虫幼虫免疫系统的影响 寄生后不同时间段寄主小菜蛾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PO)活性均高于加PTU晶体处理的未寄生寄主小菜蛾血淋巴,但又明显低于未加PTU晶体处理的未寄生寄主小菜蛾血淋巴PO活性,且不同时间均有变化;寄主幼虫血淋巴PO活性与畸形细胞对血淋巴PO活性的抑制能力有关,随畸形细胞的发育成熟到衰亡,其对血淋巴PO活性的抑制能力先上升,而后下降。 畸形细胞与血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h后,畸形细胞有50%以上被血细胞包囊,到第6h,达到100%,畸形细胞被血细胞吞噬或杀死,数量迅速减少,12h时只有开始时的20%左右;蜂卵与血细胞培养1h后,蜂卵的被包囊率为4.2%,12h后也只有49.2%,而血细胞仍有很大活性,数量变化也不大;当畸形细胞、蜂卵和血细胞进行共培养时,蜂卵和畸形细胞的被包囊率同比均略低于与血细胞单独培养时的被包囊率,可能是畸形细胞和蜂卵共培养时,增加彼此的活性,抵御包囊,并加速血细胞的降解。 二.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 寄主小菜蛾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其取食、发育及营养代谢在各种寄生因子的作用下伴随幼蜂的发育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畸形细胞作为调节因子之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寄生、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蛋白浓度以及两种血淋巴对幼蜂进行体外培养的培养液的蛋白浓度,发现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比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的蛋白浓度略低但差异不显著,而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证明畸形细胞有蛋白质分泌功能。寄生后期,寄生寄主体重明显大于未寄生寄主体重,而脂肪体重量相比正好相反;通过显微染色观察,在寄主念珠状脂肪体表面粘附有畸形细胞,对脂肪体进行分解破坏而使其成颗粒状;蛋
论文目录
致谢中文摘要目录前言第一章 文献综述1.畸形细胞的起源及存在范围2.畸形细胞的发育方式3.畸形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4.畸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4.1 对寄主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4.1.1 对寄主体液免疫的抑制4.1.2 对寄主血细胞免疫的抑制4.2 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4.2.1 抑制寄主发育4.2.2 抑制寄主组织的生理功能4.3 调节寄主的内分泌系统4.3.1 抑制寄主幼虫血淋巴保幼激素酯酶的活性4.3.2 引起寄主蜕皮素水平的下降4.4 营养作用4.4.1 合成并分泌营养物4.4.2 分泌酶类分解寄主组织4.4.3 积累营养并作为幼蜂的食物4.5 分泌抑菌物质4.6 畸形细胞与其他寄生因子的协同作用5.其他寄生因子5.1 毒液5.2.1 毒液的分类5.2.2 毒液对寄主的主要生理作用5.2 多分DNA病毒(PDV)5.2.1 PDV的大小及存在范围5.2.2 PDV在寄主体内的表达5.2.3 PDV对寄主的生理作用5.3 幼蜂5.3.1 幼蜂的发育5.3.2 幼蜂的分泌特性5.3.3 幼蜂自身的抗免疫包囊能力6.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1.养虫设备1.1 人工气候室1.2 光照培养箱1.3 大养虫笼1.4 小养虫笼1.5 产卵笼1.6 保蜂盒2.实验仪器3.供试材料与方法3.1 供试蔬菜3.2 供试昆虫3.2.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3.2.2 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Kurdiumov)3.2.3 单头寄生3.3 试剂配制3.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3.5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3.6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象处理第三章 畸形细胞对寄主小菜蛾幼虫免疫系统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昆虫1.2 寄主幼虫血淋巴的提取及血浆的制备1.3 菜蛾盘绒茧蜂不同同龄畸形细胞匀浆液的制备1.4 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PO活性的测定1.5 畸形细胞、蜂卵及寄主血细胞的体外包囊观察1.5.1 寄主血细胞的获得1.5.2 畸形细胞及蜂卵的获得1.5.3 畸形细胞、蜂卵、寄主血细胞体外共培养及包囊观察2.结果与分析2.1 寄生及加畸形细胞的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PO活性的变化2.1.1 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PO活性变化2.1.2 畸形细胞对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PO活性的影响2.2 畸形细胞对寄主幼虫血细胞包囊能力的影响3.讨论第四章 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1.材料和方法1.1 昆虫的饲养1.2 寄主幼虫血淋巴中总脂滴浓度的测定1.3 寄主幼虫血淋巴及幼蜂培养液蛋白浓度的比较1.4 寄主幼虫中肠酯酶活性的测定1.5 寄主幼虫脂肪体重量、可溶蛋白量和总脂滴浓度的测定1.5.1 脂肪体重量的测定1.5.2 脂肪体可溶蛋白量的测定1.5.3 脂肪体总脂滴浓度的测定1.6 幼蜂总脂滴量和酯酶活性的测定1.6.1 总脂滴量的测定1.6.2 幼蜂酯酶活性的测定1.7 寄主脂肪体的染色观察2.结果和分析2.1 寄主幼虫血淋巴、脂肪体及幼蜂脂滴溶度的变化2.2 寄主幼虫血淋巴、幼蜂培养液和寄主脂肪体蛋白浓度的变化2.3 寄主中肠和幼蜂酯酶活性的变化2.4 寄主体重及其脂肪体重量的变化2.5 不同龄期幼蜂及其中肠的观察2.6 寄主幼虫脂肪体的形态3.讨论第五章 畸形细胞及幼蜂分泌特性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昆虫1.2 寄主幼虫血淋巴的收集1.3 畸形细胞和幼蜂的收集及培养液制备1.4 寄主幼虫血淋巴及畸形细胞、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测定1.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6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2.结果与分析2.1 SDS-PAGE电泳2.1.1 寄主幼虫血淋巴蛋白电泳2.1.2 畸形细胞培养液蛋白电泳2.1.3 幼蜂培养液蛋白电泳2.2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2.2.1 寄主幼虫血淋巴的酶谱分析2.2.2 畸形细胞及幼蜂培养液的酶谱分析3.讨论第六章 总讨论参考文献Abstract附录: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菜蛾盘绒茧蜂论文; 小菜蛾论文; 幼蜂论文; 毒液论文; 畸形细胞论文; 血淋巴论文; 脂肪体论文; 包囊论文; 寄主调节论文; 生理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