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影响研究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逐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将日益复杂,风险也越来越集中,而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却与这样的信用风险的状况不相适应。信用衍生产品这种新兴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引入将为我国金融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通过参与国外贷款市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整体质量,而且对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也大有裨益。在看到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乐观前景和我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后获得的诸多收益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到随着近几年信用衍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的讨论也随之产生。本论文旨在从正负两个方面深入的分析和阐释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影响问题,同时选取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和银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VEC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据此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收益水平的影响进行论证,为我国银行业在引入信用衍生产品后正确处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银行业稳定的协调统一做好理论铺垫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保证信用衍生产品能够真正的促进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概括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论文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从正负两个方面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并利用了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博弈模型和Wagner模型对这一影响加以论证;第三章选取了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和银行业相关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建立恰当的VECM模型,进一步论证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影响;第四章在分析了中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双重影响,为我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提供对应的政策建议;第五章是对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的总结陈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主题选择
  • 二、实证模型
  • 第二章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影响
  • 2.1 银行业稳定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1 银行业稳定的界定
  • 一、微观角度
  • 二、宏观角度
  • 2.1.2 银行业稳定的相关理论
  • 一、戴蒙德——戴维格的银行挤提模型
  • 二、吉本斯的动态博弈论模型
  • 三、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 2.1.3 对银行业稳定影响的论述方向
  • 2.2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正面影响
  • 2.2.1 传统信用风险管理办法的改革——基于信用风险控制途径选择
  • 一、信用风险的度量
  • 二、信用衍生产品介绍
  • 三、信用衍生产品对传统风险管理办法的改革
  • 2.2.2 贷款出售相关问题的解决——“柠檬问题”和“指示效应”
  • 2.2.3 银行间信用风险的分散——资产相关系数与组合收益
  • 2.2.4 信用风险和资本成本的套期保值——以信用价差期权为例
  • 2.2.5 高质量信贷市场的进入渠道——以总收益互换交易为例
  • 2.3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的负面影响
  • 2.3.1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博弈模型
  • 2.3.2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信用扩张的推动作用——基于Wagner模型
  • 第三章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模型构建与检验结果
  • 3.2.1 单位根检验
  • 3.2.2 协整检验
  • 3.2.3 VECM
  • 3.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3 实证分析与主要结论
  • 3.3.1 长期趋势
  • 3.3.2 短期调整
  • 一、信用衍生产品对银行贷款规模的短期影响
  • 二、信用衍生产品对银行总收益的短期影响
  • 3.3.3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对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 4.1 我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的必要性分析
  • 4.1.1 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状况
  • 4.1.2 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4.1.3 积极介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 4.2 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基于影响研究
  • 4.2.1 银行部门的参与
  • 一、积极、适度、谨慎的参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 二、增强银行业风险防范意识,明确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目的
  • 三、专业技术的引进和专业人才培养
  • 4.2.2 监管体系的完善
  • 一、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二、完善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
  • 三、加强对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力度
  • 4.2.3 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一、发展债券市场,实现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互动
  • 二、完善场内交易机制,加强交易所管理
  • 三、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促进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卖方的形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含有交易对手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9(14)
    • [2].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J]. 党政干部论坛 2009(04)
    • [3].信用衍生产品对银行信贷业务选择及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1(02)
    • [4].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及在我国发展的思考[J]. 财会研究 2010(09)
    • [5].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思考[J]. 中州学刊 2010(04)
    • [6].信用衍生产品之探[J]. 新理财 2010(11)
    • [7].发展中国信用衍生产品,推动金融体系功能升级[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0(12)
    • [8].信用衍生产品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投资研究 2008(11)
    • [9].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的经验教训[J]. 农村金融研究 2008(12)
    • [10].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J]. 商业时代 2008(07)
    • [11].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合约的法律性质[J]. 金融法苑 2008(02)
    • [12].防风险、重管理——信用衍生产品的中国实践[J]. 金融市场研究 2018(02)
    • [13].信用衍生产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金融经济 2015(20)
    • [14].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 现代乡镇 2009(10)
    • [15].关于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几点思索[J]. 浙江金融 2008(05)
    • [16].关于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相关误区的思考[J]. 中国货币市场 2010(08)
    • [17].国际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动态及借鉴[J]. 国际金融 2010(06)
    • [18].信用衍生产品与美国次贷危机[J]. 北方经济 2008(19)
    • [19].我国信用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J]. 金融经济 2016(18)
    • [20].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以及启示[J]. 北方经贸 2015(04)
    • [21].次贷危机下信用衍生产品创新与监管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1)
    • [22].积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美国次贷风波的启示[J]. 宏观经济管理 2008(02)
    • [23].浅析信用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J]. 中国外资 2011(14)
    • [24].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教训与借鉴[J]. 贵州农村金融 2010(08)
    • [25].解析“次贷危机”中的CDO[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04)
    • [26].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 时代金融 2014(08)
    • [27].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J]. 金融发展研究 2009(07)
    • [28].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J]. 中国货币市场 2010(08)
    • [29].中央对手方清算:做好衍生品市场的防火员[J]. 金融市场研究 2017(04)
    • [30].信用衍生产品对冲、货币市场波动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对银行业稳定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