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曾于1921年3月至7月,以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员的身份,到中国来旅行。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海外旅行。在这次历经百余天的旅行中,芥川龙之介游历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很多城市,包括上海、杭州、苏州、扬州、镇江、南京、芜湖、九江(庐山)、武汉、长沙、郑州、洛阳、北京、天津等地。回国后,芥川龙之介在大阪每日新闻上先后连载了《上海游记》和《江南游记》,并于1925年11月连同后来创作的《长江游记》、《北京日记抄》、《杂信一束》一起,出版了单行本的《中国游记》。二十世纪初期,包括作家在内的很多日本人都曾来中国旅行,也出版了很多旅游见闻方面的书,但是其中由作家创作的游记却很少见。所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一直被作为大正时期文人眼中中国形象的代表,而受到瞩目。本论文就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及其游记《中国游记》为论述对象,以文本研究为中心,探讨这一倍受争议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积极意义。本论文共由六章构成(包括序章、正文的四章和终章)。序章中首先指出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及其成果《中国游记》一直成为批判焦点的表面原因,即:一、该作品是由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创作的少见的单行本的中国游记作品,因而容易引起关注;二、芥川龙之介自中国旅行回国后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三、《中国游记》中包含很多令中日两国读者不快的描写。在此之后,提出近来在日本文学研究界出现的、对芥川龙之介中国之行进行重新评价的新动向,从而引出《中国游记》中所包含的表里两个层面,提出本论文的论述方向。第一章对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做一个总体的介绍。其中包括二十世纪初日本国内兴起中国旅行的时代背景、芥川龙之介自身由来已久的赴中国旅行的愿望、这次长达百余日的旅行的具体行程以及回国后游记出版的始末。在日本国内对当时新旧两个态势并存的中国充满兴趣的时代背景下,芥川龙之介是背负着同行作家的期待,满怀着将中国的真实状况传递给日本读者的抱负踏上了行程的。第二章综合分析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及《中国游记》在中日两国评论界受到的评价。中国国内部分,首先对芥川龙之介作品在国内的译介做一梳理。从鲁迅第一个翻译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开始,到2005年芥川龙之介全集的出版为止,国内评论界经历了一个对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由批评其缺乏现实意义到高度评价其艺术性的转变。而对《中国游记》的评价直至中文全集出版的今日,仍是以批评为主。当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转变,本论文着重分析巴金对于《中国游记》进行激烈批评的时代背景以及解放后巴金在与日本文学界交流中的一些言论,指出对《中国游记》持强烈批评态度的代表作家巴金所发生的转变。同时对近来国内日本文学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所体现出的对《中国游记》全面认识的态度做一介绍。日本国内部分,首先介绍对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和《中国游记》的代表性评论,分析日本评论界对于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及《中国游记》持批判态度的两个主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原生家庭对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影响[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2].论人生与艺术的抉择——芥川龙之介与画师良秀的殊途同归[J]. 传播力研究 2019(01)
- [3].小说的背面——读芥川龙之介的《橘子》[J]. 名作欣赏 2019(12)
- [4].芥川龙之介的痛苦与幸福[J]. 名作欣赏 2019(18)
- [5].芥川龙之介《基督徒之死》与《蜜柑》的比较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6].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及演变[J]. 农家参谋 2017(18)
- [7].浸透了爱与悲哀的灵魂——读芥川龙之介《某傻子的一生》[J]. 名作欣赏 2018(11)
- [8].芥川龙之介《橘子》——火车之身份的象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03)
- [9].芥川龙之介成就了电影《罗生门》[J]. 派出所工作 2016(11)
- [10].芥川龙之介:不安的行者[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6(11)
- [11].《芥川龙之介全集》出版感言[J]. 书屋 2017(07)
- [12].神圣与世俗的碰撞——解析芥川龙之介名作《鼻》[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3)
- [13].芥川龙之介《杜子春》的时间地点设定[J]. 北方文学 2019(36)
- [14].《芥川龙之介散文随笔》[J]. 少年文艺(中旬版) 2020(Z1)
- [15].芥川龙之介的西湖之旅[J]. 文化交流 2020(02)
- [16].芥川龙之介与东西文化的连接[J]. 山海经 2019(01)
- [17].芥川龙之介笔下中国女性形象的转变——从《南京的基督》到《湖南的扇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9(05)
- [18].民国10年的中国像——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J]. 唐山文学 2019(08)
- [19].芥川龙之介生活上的不安[J]. 语文学刊 2011(09)
- [20].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南京形象及其中蕴藏的历史话语[J]. 祖国 2018(04)
- [21].论芥川龙之介的自我否定精神[J]. 青年文学家 2018(09)
- [22].芥川龙之介扬州游览时的诗情变迁[J]. 青年文学家 2018(23)
- [23].对芥川龙之介《手帕》的一点思索[J]. 青年文学家 2018(26)
- [24].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看人性的阴暗[J]. 明日风尚 2016(21)
- [25].芥川龙之介的“蝴蝶梦”——从多边文化视角考察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6(01)
- [26].芥川龙之介《鼻子》——论内供的悲剧性[J]. 北方文学 2016(19)
- [27].一曲矛盾人性的悲怆挽歌——评析芥川龙之介《枯野抄》[J]. 北方文学 2016(20)
- [28].芥川龙之介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6(32)
- [29].浅谈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言语艺术——永远难解的谜题[J]. 青年文学家 2016(35)
- [30].浅析芥川龙之介《阿吟》阿吟教名中的圣母意象[J]. 北方文学 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