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

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

论文摘要

文学意义是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作为基本主题,其中文学意义的生成又是本文的论述重心。本文对此问题的求解,主要诉诸西方文学理论。学术界对西方理论的功利化态度,不利于研究的真正深入。鉴于西方理论大多有其哲学根基,本文选择了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诗学研究。诗学研究的思路,直接体现于本文的论证结构。论文分六章展开:上篇三章重在追问文学意义的哲学根基,以论证意义诗学的基本规定性。下篇三章重在诗学图景中探讨文学意义,以论证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文学意义的哲学根基在于意义,因此,第一章对哲学史中的语言—意义问题作了系统追问。在古希腊,逻各斯学说奠定了意义学说的基础,自然论与约定论虽有分歧,仍同属实在论。在实在论之外,中世纪的唯名论开始重视语言本身。语言—意义在语言论转向中成为现代学术重心。在此“转向”中,分析哲学建立了严格的意义哲学,索绪尔语言学破解了语言—意义的任意性原理。“转向”中的解释学哲学在意义生成性问题上有重要突破,因此,第二章考察了其“生成”思想的希腊根基,从而对“意义生成”问题予以了多方揭橥。尽管生成在形而上学传统中长期被遮蔽,但前形而上学的希腊思想与后形而上学的现代哲学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成意蕴。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与亚理士多德分别以直观和逻辑实现了对生成的最高把握。现代哲学中,尼采以“隐喻”说、透视主义等揭示了意义的生成性,其思想根源又在于“永恒轮回说”。海德格尔的此在解释学、“语言言说”发展了意义的生成性,这种发展又呈现为一种境域生成性。意义哲学有待回归意义诗学,因此,第三章分析了意义与文学在范畴、学科和学派上的多维关联,并重点考察了学科层面的几种意义诗学与文学意义生成性的不同关联。通过回顾哲学根基与展望文学问题,提炼出了意义诗学的三种规定性,即整体性、生成性与境域性。由此完成了对上篇主题的论证。下篇首先借助意义诗学的规定性,经过改造雅各布森学说,构造了一种意义诗学图景。由此,从三个方面展开下篇论证,即作者意图论、接受阐释论和作品层面论。现代学术盛行“作者消亡论”,符号学和存在论都对作者予以了消解。整体性诉求使本文根本质疑此类观点。因此,第四章首先对消解之后的作者予以了重构。在作者意图论上,本文揭示了现代学术从经验意图向文本意图转向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语言论转向予以了诠释,解释了“生成性”对文本作者、文本读者的生成功能。由此,完成了对作者意图问题的理论求证。“作者消亡论”有助于凸现意义在接受中的生成性,但可能矫枉过正。因此,第五章首先提出了作者—读者的非对称性,非对称性有助于克服不适当的作者决定论或作者虚无论。进而,探讨了不同读者类型在理论研究中融通的可能。其次,对意义阐释的论证分内外两步进行。在外,论证了意义与情感的整体生成,由此克服了传统的二元分立。在内,对“阐释”问题展开了前提研究、个案研究与拓展研究,由此完成了意义阐释的诗学求证。其中,对海德格尔哲学、诗学思想与诗歌阐释的辨析作了严格辨析,揭示了文学阐释朝向理论和现实敞开的问题。由此,完成对文学阐释问题的诗学求证。文学意义开始于语义,又不止于语义。因此,第六章将现代西方学术中的层面理论作为主要对象。其中,经验论美学体现了“质料→形式”的生成特征。再现/表现被视为艺术作品的意义层面。在此问题上,分析美学取得了多方突破。其中,布洛克在再现/表现问题上的境域生成性思想,构成了尼采学说在艺术哲学中的现实发展。现象学美学在再现(呈现)/表现问题上同样有重要建树。通过对相关理论的解读,本文在作品层面实现了对文学意义生成—持存问题的学理求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文学意义的持续性与当下性
  • 0.2 本文上篇的基本思路与创新
  • 0.3 论文下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
  • 0.4 本文的研究策略及写作体例
  • 上篇 意义诗学的基本规定性
  • 1 意义问题的哲学史轨迹
  • 1.1 意义哲学追问的起始问题
  • 1.1.1 生存与意义的哲学联系
  • 1.1.2 意义研究的整体性格局
  • 1.1.3 意义追问的理论参照点
  • 1.2 意义学说在古希腊的发端
  • 1.2.1 逻各斯对意义论的奠基
  • 1.2.2 理念论对意义论的开启
  • 1.2.3 四因说对意义论的推进
  • 小结
  • 1.3 唯名论对意义学说的拓进
  • 1.3.1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划分
  • 1.3.2 奥康对于唯名论的贡献
  • 1.3.3 唯名论对意义论的拓展
  • 小结
  • 1.4 语言论转向中的意义学说
  • 1.4.1 语言论转向的基本含义
  • 1.4.2 分析哲学的意义论拓展
  • 1.4.3 索绪尔对意义论的推进
  • 小结
  • 1.5 结论
  • 2 意义问题的生成性探析
  • 2.1 前苏格拉底:生成性与观念论共生
  • 2.1.1 始基问题的生成性意蕴
  • 2.1.2 轮回学说的二元论迹象
  • 2.1.3 火本原说的生成性精神
  • 2.1.4 通向持存的本体论建构
  • 2.1.5 生成与存在的初步调和
  • 小结
  • 2.2 阿提卡哲学:生成在观念论中隐匿
  • 2.2.1 在普遍定义中达向持存
  • 2.2.2 相论对生成精神的遮蔽
  • 2.2.3 四因说对生成性的解蔽
  • 小结
  • 2.3 尼采哲学与意义研究的生成性转向
  • 2.3.1 对尼采哲学的基本定位
  • 2.3.2 生成性精神的现代回归
  • 2.3.3 尼采哲学的语言论转向
  • 2.3.4 透视主义的境域生成性
  • 小结
  • 2.4 海德格尔对意义研究的生成性拓进
  • 2.4.1 胡塞尔与欧陆语言转向
  • 2.4.2 海德格尔与语言论转向
  • 2.4.3 海德格尔语言上的转向
  • 2.4.4 语言思想的生成性蕴涵
  • 2.4.5 海德格尔与尼采的关系
  • 小结
  • 2.5 结论
  • 3 意义诗学的基本规定性
  • 3.1 意义诗学与文学意义的生成性研究
  • 3.1.1 文学与意义的多维关联
  • 3.1.2 意义诗学的生成性探微
  • 3.1.3 文学解释学研究之概览
  • 小结
  • 3.2 “意义诗学”所由展开的基本视域
  • 3.2.1 抵御碎片化的整体视域
  • 3.2.2 超越对立的生成性视域
  • 3.2.3 有限境域的生成性视域
  • 3.3 结论
  • 下篇 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
  • 4 意义诗学的作者意图论
  • 4.1 意义诗学整体图景的反思与建构
  • 4.1.1 四要素说及其重要变式
  • 4.1.2 六要素与意义诗学图景
  • 小结
  • 4.2 “作者”的消解及其生成性重构
  • 4.2.1 对“作者之死”的质疑
  • 4.2.2 “艺术家消亡”说辨疑
  • 小结
  • 4.3 作者意图:从经验到文本的超越
  • 4.3.1 经验意图的还原与超越
  • 4.3.2 解释学:从经验到文本
  • 4.3.3 隐含作者的生成性特征
  • 小结
  • 4.4 结论
  • 5 意义诗学的接受阐释论
  • 5.1 “读者”的历史轨迹与类型融通
  • 5.1.1 作者—读者的非对称性
  • 5.1.2 读者观念的文论史轨迹
  • 5.1.3 读者类型的生成性融通
  • 小结
  • 5.2 对意义—情感关联性的诗学新探
  • 5.2.1 意义情感的接受整体性
  • 5.2.2 意义对情感的奠基功能
  • 小结
  • 5.3 文学接受—阐释问题的诗学研究
  • 5.3.1 阐释与规范的层面分析
  • 5.3.2 描述与阐释的哲学辨疑
  • 5.3.3 阐释:描述与评价之间
  • 小结
  • 5.4 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与阐释实践
  • 5.4.1 海德格尔的阐释学思想
  • 5.4.2 海德格尔诗歌阐释辨疑
  • 5.4.3 问题分析与新思路开启
  • 小结
  • 5.5 敞开性与走向敞开的文学阐释观
  • 5.5.1 海德格尔的敞开性思想
  • 5.5.2 从透视论看理论敞开性
  • 5.5.3 文学理论的现实敞开性
  • 小结
  • 5.6 结论
  • 6 层面理论的生成性解读
  • 6.1 经验论美学的层面论及其生成性
  • 6.1.1 桑塔耶纳的作品层面论
  • 6.1.2 奥尔德里奇的层面理论
  • 小结
  • 6.2 分析美学家论艺术的再现与表现
  • 6.2.1 再现表现的语义学融通
  • 6.2.2 再现表现的境域生成性
  • 小结
  • 6.3 英伽登作品层面论的关联与疑点
  • 6.3.1 不同层面的内在关联性
  • 6.3.2 形而上质的生成性意蕴
  • 6.3.3 杜夫海纳论艺术的结构
  • 小结
  • 6.4 结论
  • 结束语:作为文学意义本然的生成与持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内文学意义研究著作目录
  • 附录2 文中部分论题索引
  • 附录3 部分西人译名对照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