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与集聚化研究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与集聚化研究

论文摘要

系统论者认为,要素和结构是决定系统功能的双重元素。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企业网络系统,若不存在企业间的频繁化、秩序化、效率化的价值联结,必然没有集群整体优势的产生。因此,研究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与集聚机理,无疑将从系统动态优化的角度对企业网络理论作出延拓。另一方面,在目前的企业集群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们所考察的对象几乎为市场化生成且天然具备价值网络的集群,对于我国由地方政府建设的构建型工业园区这种价值联结缺失的“非集聚”企业集群研究尚处启蒙。可见,研究的内容不仅可为我国工业园区集群化发展给予启示,更为重要的是,可为企业集群理论的体系完善注入基因。本文以隐喻我国构建型工业园区这种“非集聚”企业集群为基础,首先就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其“非集聚”成因来看,本文运用利益博弈模型和投资收益模型,推导出由于各地竞争性的招商环境,决定了企业以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替代集聚效应为取向,同时政府的财政压力又决定了招商过程重速度而轻集聚,从而诱发构建型园区这种企业集群的“非集聚”,即价值网络的缺失。第二,本文通过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表明在“非集聚”的集群中,企业入群前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损失和群内专用性资产投资风险将导致群内企业保持价值联结群外化,即“非集聚”企业集群在群内生成价值网络存在自组织的障碍。第三,本文在分析委托代理理论的锦标机制激励模型基础上,从集群政府对企业群内专用性资产投资水平进行激励补贴着手,根据企业对集聚经济认识不同,构建出既能提高群内企业价值联结群内化活动努力程度,又能保障政府收益的两阶段激励机制模型。第四,由于如果有基于价值联结群内化的发端,便会引发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生成的自组织过程。本文在刻画其自组织形成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在自组织过程中,企业价值链共享、企业价值联结互动和企业结构孔消减将引发价值网络的生成、扩张和规模化。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并不代表价值网络的集聚化,价值网络的集聚化要求价值网络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对于展现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集聚化行为,本文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从企业性质的视角考察,企业集群价值网络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存在于由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环境复杂性的四维状态中。本文在沿袭交易成本理论的原理分析出此四维要素对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稳定性影响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导出若通过互动、整合、规制、协调的群内企业自律机制,可以实现集群价值网络的效率治理。第二,从集群企业价值联结的活动考察,本文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模型分析得出,在集群成员企业价值联结过程中,合作目标、合作业绩、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是影响价值联结紧密性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四大因素本文提出了对应措施以激励集群价值网络更好地建立。第三,以企业集群价值网络内信息充分为基础,本文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得出,集群价值网络存在一个最适规模,并且这个最适规模受市场容量、需求价格弹性、企业规模、企业边际成本和价值链迂回程度五大因素的影响。并且,从价值网络最适规模和集群企业一致性出发,本文得出了基于集群企业在稳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下规模控制的调控方式和调控手段。第四,从集群企业价值网络联结的路径考察,本文通过数学建模推导得出,企业在自利行为的驱动下,对于竞争机制是不愿意实施的,而会沿价值联结的固化和垄断演化,同时本文通过数学模型推导出,竞合机制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优势,为此,在这对矛盾体系中,基于竞争的价值网络集聚化治理就非常重要。以此为基础,本文给出了基于环境和方式的治理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企业集群价值网络形成和集聚化提供理论途径,这对填补集群理论中“非集聚”企业集群集聚化转型和进化这一研究空白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本研究也可为政府制定工业园区发展政策,促进园内企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启示,这对工业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企业集群理论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2.1 企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 2.2 企业集群形成原因和组织性质
  • 2.3 企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和竞争优势
  • 2.4 企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演进阶段
  • 2.5 企业集群的网络形态和价值活动
  • 2.6 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
  • 3 企业集群及其价值网络形态
  • 3.1 企业集群及价值联结的相关概念界定
  • 3.2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及其集聚化的概念
  • 3.3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特征
  • 3.4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经济优势
  • 3.4.1 基于治理结构比较的经济性
  • 3.4.2 基于空间结构比较的经济性
  • 3.4.3 基于他利效应的共生经济性
  • 4 “非集聚”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缺失的成因及影响
  • 4.1 基于政府间竞争性招商引致的“非集聚”成因
  • 4.2 基于政府自身现值收益引致的“非集聚”成因
  • 4.2.1 投资收益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推演
  • 4.2.3 基于政府现值收益影响的“非集聚”集群生成
  • 4.2.4 有关“非集聚”到集聚的调整分析
  • 4.3 “非集聚”企业集群价值联结群内化的障碍现象
  • 4.3.1 集聚企业集群集聚经济性
  • 4.3.2 基于集聚经济性不确定的价值联结群内化障碍
  • 4.3.3 基于集聚经济性确定的价值联结群内化障碍
  • 4.3.4 企业集群价值联结群内化的治理形式
  • 5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群内化的激励机制
  • 5.1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群内化的激励模式分析
  • 5.2 基于锦标制度的价值网络群内化激励机理分析
  • 5.3 基于两阶段合约的价值网络群内化激励形式分析
  • 5.4 基于企业群内化行为强倾向的政府激励策略分析
  • 5.5 基于企业群内化行为弱倾向的政府激励策略分析
  • 5.6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群内化的政府激励行为选择
  • 5.6.1 价值网络群内化的激励机制分析
  • 5.6.2 价值网络群内化的激励机制实施
  • 6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群内形成的自组织形式
  • 6.1 企业集群价值联结的对象选择过程
  • 6.2 企业集群价值联结的对象选择原则
  • 6.3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路径
  • 6.4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方式
  • 7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集聚化的调节
  • 7.1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中间组织”性质
  • 7.2 影响企业集群价值网络集聚化的因素
  • 7.3 企业集群成员企业价值联结的行为调节模式
  • 8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集聚化的优化
  • 8.1 面向集聚化的企业集群成员企业价值联结激励
  • 8.1.1 集群成员企业纵向价值联结激励模型
  • 8.1.2 集群成员企业横向价值联结激励模型
  • 8.1.3 集群成员企业价值联结激励机制
  • 8.2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最适规模的控制
  • 8.2.1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最适规模及影响因素
  • 8.2.2 基于企业集群成员企业数量稳态下的规模控制
  • 8.2.3 基于企业集群成员企业数量动态下的规模控制
  • 9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集聚化的治理
  • 9.1 集群成员企业自利行为对价值网络集聚化的负面影响逻辑
  • 9.1.1 集群成员企业的价值链固化分析
  • 9.1.2 集群成员企业利润最大化倾向下连续垄断分析
  • 9.1.3 集群成员企业价值链连续垄断下的一体化倾向分析
  • 9.2 集群成员企业横向竞争对价值网络集聚化的正面影响逻辑
  • 9.2.1 集群成员企业横向竞争下的产品低价格优势
  • 9.2.2 集群成员企业横向竞争下的一体化企业分解优势
  • 9.2.3 集群成员企业横向竞争下的横向合作优势
  • 9.3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治理的行为
  • 9.3.1 企业集群成员企业价值联结非网络化治理理由
  • 9.3.2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集聚化的治理环境培育
  • 9.3.3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集聚化的治理方式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和出版的部分专著及教材
  • B. 博士在读期间的部分获奖成果
  • C. 博士在读期间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形成与集聚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