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用户规模的扩张和用户对互联网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行为特征的变化,以Web2.0为特征的相关需求应运而生。传统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Web2.0互联网模式己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2.0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它根据著名的六度理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将人际关系网的资源完全挖掘出来。在SNS的帮助下,用户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网络资源,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Web2.0的本质是社会化的互联网,这使得SNS在Web2.0时代飞速的发展。基于Web2.0的SNS平台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它拥有众多令人激动的崭新应用,能够将广大用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能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本课题历时八个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2.0的SNS平台。它在丰富的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原创性提供了同步通讯录服务,并且提供Web网站、Wap网站和手机数据同步功能等多种访问途径,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更新信息、保持联系,同时通过Ajax、SyncML、Lucene等技术极大的改善用户体验。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相关的技术,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针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首先分析了Web2.0和SNS平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接着详细描述了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总体设计和各模块的功能设计,详细说明了该课题的三大模块:Web和Wap模块,数据同步模块,站内搜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对系统进行的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优化方案并实现。文末分析了本课题的价值,总结了经验,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Web2.0的SNS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Web2.0
  • 2.1.1 Web2.0 简介
  • 2.1.2 Web2.0 的核心理念
  • 2.1.3 Web1.0 与Web2.0 的关系
  • 2.2 基于 Web2.0 的 SNS 平台
  • 2.2.1 SNS 简介
  • 2.2.2 基于 Web2.0 的 SNS 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总体设计
  • 3.1 基于 Web2.0 的 SNS 平台的功能设计
  • 3.1.1 SNS 平台的定位
  • 3.1.2 SNS 平台的核心功能
  • 3.1.2.1 同步通讯录服务
  • 3.1.2.2 社区服务
  • 3.1.3 用户访问平台的途径
  • 3.2 基于 Web2.0 的 SNS 平台的模块设计
  • 3.2.1 Web 和Wap 模块
  • 3.2.2 数据同步模块
  • 3.2.3 站内搜索模块
  • 3.2.4 SNS 平台的服务器架构
  • 3.3 用户关系的设计
  • 3.3.1 隐私保密设计
  • 3.3.2 关系等级的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Web和Wap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相关技术介绍
  • 4.1.1 LAMP 介绍
  • 4.1.2 Ajax 介绍
  • 4.2 总体设计
  • 4.2.1 开发环境
  • 4.2.2 网站功能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架构设计
  • 4.3.1 服务器架构设计
  • 4.3.2 代码存储结构
  • 4.4 数据访问层
  • 4.4.1 数据访问层的总体设计
  • 4.4.2 DBConnection 类的设计与实现
  • 4.4.3 DBHelper 类的设计与实现
  • 4.4.4 UserBuilder 类的设计与实现
  • 4.4.5 User 类的设计与实现
  • 4.5 业务逻辑层
  • 4.5.1 自动匹配流程设计
  • 4.5.2 请求连接流程设计
  • 4.5.3 接受连接流程设计
  • 4.6 表示层
  • 4.6.1 Web 表示层
  • 4.6.1.1 UI 设计
  • 4.6.1.2 通过 PHP 和 Sajax 使用 Ajax
  • 4.6.2 Wap 表示层
  • 4.7 相关插件设计与实现
  • 4.7.1 数据异步更新的设计与实现
  • 4.7.2 日志记录的设计与实现
  • 4.8 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同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SyncML 简介
  • 5.1.1 SyncML 协议框架
  • 5.1.2 SyncML 数据同步协议
  • 5.1.3 SyncML 冲突检测及处理机制
  • 5.2 vCard 电子商务卡片
  • 5.3 使用 Funambol 搭建数据同步模块
  • 5.3.1 Funambol 服务器架构与功能分析
  • 5.3.2 数据同步模块总体设计
  • 5.3.3 需要修改的 Funambol 相关类分析
  • 5.3.4 同步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5.3.5 冲突检测及处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5.3.5.1 对冲突检测的修改
  • 5.3.5.2 对冲突处理机制的修改
  • 5.3.6 同步通讯录的实现
  • 5.4 小结
  • 第六章 站内搜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1 Lucene 搜索工具包
  • 6.1.1 Lucene 基本概念
  • 6.1.2 Lucene 全文搜索与数据库全文搜索的比较
  • 6.1.3 Lucene 并发控制机制
  • 6.1.4 Lucene 软件包分析
  • 6.1.4.1 建立索引相关类介绍
  • 6.1.4.2 搜索文档相关类介绍
  • 6.2 使用 Lucene 搭建站内搜索模块
  • 6.2.1 站内搜索模块总体设计
  • 6.2.2 索引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
  • 6.2.3 索引查询器的设计与实现
  • 6.2.4 调用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性能测试
  • 7.1 服务器性能测试
  • 7.1.1 测试环境及配置说明
  • 7.1.2 测试方案
  • 7.1.3 测试结果
  • 7.2 性能优化
  • 7.2.1 性能指标
  • 7.2.2 瓶颈分析
  • 7.2.3 优化方案
  • 7.2.4 优化后性能测试结果
  • 7.3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图书馆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发展研究[J]. 兰台世界 2015(20)
    • [2].校园社会性网络服务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应用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0)
    • [3].移动社会性网络中基于朋友关系的社区服务[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05)
    • [4].基于社会性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07)
    • [5].社会性网络服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现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2(02)
    • [6].政府2.0: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视角分析[J]. 情报科学 2012(04)
    • [7].社会性网络服务用户使用意图影响因素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 2012(04)
    • [8].在线社会性网络: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21)
    • [9].社会性网络服务社区中人际节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地缘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1(11)
    • [10].中国和美国的社会性网络伦理教育比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 [11].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上的媒介融合——以开心网和人人网为例[J]. 新闻世界 2010(07)
    • [12].交流、互动与分享——中国SNS社区将促进社会资本的增长[J]. 中国电信业 2011(03)
    • [13].今天,你SNS了吗?[J]. 绿色中国 2011(16)
    • [14].网络悄然改变管理模式[J]. 企业文化 2010(11)
    • [15].SNS发展浅析[J]. 电信技术 2008(12)
    • [16].好看簿:不仅只是分享图片[J]. 信息技术教育 2008(01)
    • [17].大学生SNS网络行为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 2011(12)
    • [18].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站点[J]. 新电脑 2008(06)
    • [19].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J]. 图书馆研究 2016(02)
    • [20].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的终身学习模式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S1)
    • [21].浅析商务SNS发展方向[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0)
    • [22].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流行原因分析[J]. 新闻世界 2009(05)
    • [23].社会性网络服务用户使用激励因素研究——基于U&G理论的社会化视角[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01)
    • [24].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的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方式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1)
    • [25].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形态演变、学理特征与功能批判[J]. 科技传播 2010(12)
    • [26].SNS炙手可热 手机交友商机日现[J]. 中国新通信 2008(14)
    • [27].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多模型推荐系统[J]. 计算机应用 2013(S1)
    • [28].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 2014(05)
    • [29].基于SNS平台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 中国商贸 2014(12)
    • [30].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10)

    标签:;  ;  ;  

    基于Web2.0的SN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